滿足什麼標準才能在基礎科學領域拿到終身教職(tenure)?

時間 2021-05-06 05:02:19

1樓:

還有乙個比較隱性的因素就是和系裡的其他同事是不是相處愉快;如果相處不愉快的話,有可能會引起一些對這個助理教授是不是會影響系裡的氛圍的擔憂。

最後還有一條紅線,就是教學和科研不要出現過錯:比如說抄襲、造假、師生戀、教學事故等;否則的話非但tenure難拿,就算已經tenure的教授都可能會被撤職(如果造成的影響很大的話)。

理論上來說,乙個tenure track被招進來的時候基本上就被預設為有很大概率會通過tenure的(除了那幾所著名的學校之外),所以只要保持和博后期間差不多的產出,應該就可以達到學校在學術上的標準。

2樓:潘安

作為已有教職的人,應該比較合適回答此問題

對於乙個pi而言,

科研底層基礎是:經費、場地、人

頂層條件是:品味(taste)、眼光(insight)、話語權(impact)

也就是說你做著乙個promising的方向,眼光很獨到,發表過一些重要的工作,在業內有話語權,這很重要。就像楊振寧先生講the party is over,你要是做弦論肯定不好找。當然要能夠有這些,對行業了解(big picture)肯定不能少,教育背景肯定也是比較好的。

當你tenure了,這個時候經費、場地、人(學生)就非常重要了,它是你實現科研成果的底層基礎。

有了這些,你就會成功tenure拿到終身教職。

最後,不滿足於終身教職,你如果還想成為乙個不錯的pi,業內大佬,good story必不可少,無論是給學生還是給管經費的人畫餅。

3樓:

沒說學校級別,基本等於沒說。

就一般物理類的情況而言。

華五的話,青年千人依舊是tenure track的,一般五年後要考核。如果期間能上傑青,就穩了。

985一般高校,青千基本就是tenure教授了。

4樓:

我講一下我了解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一點情況。他們的物理學院,據說是要求:①三年五篇prl級別的文章(那邊乙個長聘說的,個人感覺對很多領域基本不太可能)或者拿到四青頭銜;②獲得乙個教學成果獎或優秀導師獎;③縱向經費過300萬(或者500萬?

應該也是考核三年)。三條都滿足,可以轉為長聘副教授,年薪40萬。我覺得這個是很難了,非常難……

5樓:

第一:有錢,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funding就是科學技術的第一推動力,只要老子有錢,說話都比別人大聲,走起路來都能比別人威風兩分

第二:有人,跟領導關係要好,會懂得拍馬屁,要讓上面的人開心,下面的學生滿意,分數又不是錢,學生喜歡你就給他們嘛,上頭不開心才是大事情,從招博士,教課到你的年度總結,想給你穿個小鞋還怕沒地方?上面不喜歡你你幹啥都沒用,研究,經費,乙個不缺,對不起,你英語不好,無法給我們的本科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跟我們學校的教學理念衝突,很抱歉不能給你這個position,回頭一看,嘿,原來這個坑位主任留給了自己的學生。

第三:要會做人,要明白該不該站隊,怎麼在各個派系間遊走生存。不該講的話不要講,不該做的事情看著做。

第四:自己學術水平過關就不要太擔心,真的不行就找個大牛配偶,這也是一條另闢蹊徑的辦法。

至於學術,呵,基礎學科,上面說你有用你就是有用,說你沒用你屁也不是

6樓:流火

前面的很多回答都說得很好了,核心的確就是乙個「錢」字,就美國的環境來看,只能說現在高校的科研越來越偏商業化的感覺了。其他的因素,比如發文章,畢業學生,混口碑,拉關係,其實都是為了拉funding服務的。比如我現在的老闆啟動資金是100萬美元,據聽說是只要是能拉到100萬的funding基本上tenure就穩了。

而我讀博時期的老闆總共拉到了400多萬的funding,當然也是早就拿到tenure了。至於怎麼才能拿到funding,我個人的感覺是相對於科研本身的課題而言,如何把課題包裝得更好以及維持乙個廣泛的交際圈更為重要。前者涉及到怎麼去寫專案計畫書,後者則是可以幫助擴寬你的專案渠道並帶來一些申請專案時的便利。

不過,從某種角度來看,拿終身教職和創業都有些相似,裡面考驗的更多的是你掌控全域性以及溝通的能力;經營不善而破產的是大多數,只有少部分出類拔萃而又受到運氣眷顧的人才能成功地呆下來。

另外,跟多時候從學生的角度和從教授的角度看待問題的確會帶來很大的差異性。比如在學生看來,教授應該博學多識,勤於指導自己的研究,又能體諒自己的生活;而在教授角度看來,他的前途並不取決於他是否要關心學生,而在於能不能發文章,在同僚之中保持乙個好人脈,以及拉到專案。

7樓:

看運氣了吧,幾乎沒有統一標準,我認識有2023年左右回國的一些人如果那個publication放在現在,連講師都拿不到,我以前公司的合夥人,他的publication比他老闆做博后時好的多,然而只能去徐州醫學院南通醫學院這樣的爛地兒,而他老闆卻能在國內top拿到教授,混上長江學者。總之學術界也通貨膨脹,運氣不好雞毛都拿不到,運氣好走上人生巔峰,大膽跟年輕人講情懷,張嘴閉嘴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如果人的學習效率不能滿足基礎科學的發展速度,會不會意味著人類的科技停滯不前?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知識的結構是金字塔形的,人類在研究清楚上層的知識後,高屋建瓴地掌握下層知識是容易的,打個比方,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困難的,但他發現以後,我們後人要到新大陸則輕而易舉,知識也是這樣,沒有更頂層的知識的時候,我們被大量的知識弄得頭昏腦脹,困惑不解,而當我們知道了更頂層的知識後,則...

35歲基礎科學博士以後應該做啥,才能不那麼悲慘地活下去

www 為什麼是 悲慘地活下去 呢?博士本身就是相當高的學歷,其實只要把期望降低一點兒,就不會過的很不好了 去不了大學做老師,去高中行不行 做個基礎學科編輯,專門寫書出書好不好 實在不行也可以去做公務員吧?現在人們的矛盾往往不是社會或者世界對你有怎樣的壓迫痛苦的根源在於你想到的東西 相對其他人優秀,...

為什麼任正非在提到重視基礎科學的時候特別多次說到統計學?

從那麼多可以看出,知乎的水準真的堪憂 關於統計學與數學的關係,英國科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統計系的首任系主任 John Tukey 這樣講 Statistics is a science,not a branch of mathematics,but uses mathematical mod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