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存在於什麼空間?

時間 2021-05-31 08:20:22

1樓:文森

曾經會在晚上睡不著的時候想過為什麼人要活著?

反正總有一天要結束,身邊的人、屬於自己的一切都要消失。就像一部已經知道結局的懸疑劇。貌似自己做什麼好像都可以,做什麼好像又都無意義。

但其實,人活著的意義卻不在結局。你能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在你活著的時候,世間萬物都與你有關,你可以旅行可以學習,可以與愛人共同體會生活。這意義是你自己給自己的。

2樓:昊冉

在我們這個物質界,光速是最快的,可是,在三維以上的世界裡,光速是最慢的。如果一顆子彈以超光速的速度穿過我們的心臟,別擔心,肯定毫髮無損,因為這時候的子彈「空」了,它可以穿過任何有形質的東西而不會傷害對方。反過來,如果站在子彈的角度,則我們是「空」的,子彈不僅傷害不了我們,自身也不會受損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析:關於「道」,佛陀以「空」來稱呼;儒家以「無極」來稱呼;耶穌就用「上帝」、穆罕默德就用「真主」來稱呼。那到底什麼是「道」?如果將「道」解釋成規律,那只能去幼兒園哄孩子。

「道可道」嗎?當然「可道」。它本來寂滅,無在無不在,動靜一如,顯微無間。

大則包含十方,小則細入微塵。一片清虛,萬相無礙。寂靜而絲毫不減,喧擾而絲毫不增。

動靜兩時全體現,從來不曾隱藏,從來不曾顯露。歸納一下就是:它是不生不滅的,是實相無相的,是時空無限的。

有首詩所描述的正是「道」。

有物先天地,

無形本寂寥。

能為永珍主,

不逐四時凋。

上面的文字已經把「道」給說得很形象了,但問題是,不明白還是不明白,因為「道」是需要體悟的,不能只在文字名相上繞來繞去。事實上,「道」本無名,為了溝通方便,就給它命了乙個假名。「道」著重在「空」上論述;「名」著重在現象界論述。

既然「名」都是假的,如果我們一味地執著在經典文字名相上,那肯定是找不到「道」的,要麼放棄和否定,要麼容易落在宗教信仰的層面。所以,我們學佛修道需要借助經典的指引,但不要迷執在經典的文字名相上面。

當我們把「物質」解析,第一步是分子,再解析就是原子,原子外圍是電子,中間則有質子、中子,再追溯下去是光子、介子、夸克。目前所能夠找到的是夸克,再擊碎之後發現是「能源」,然後就看不見了,是乙個「空」的世界。物理學家只能夠看到「能源」,看不到「空」的玄妙。

「空」不等於「能源」,「能源」是瀰漫在整個無邊無際的「空』裡面的。它們合在一起,無形無色、無質無礙,所以稱做「無」。

「無,名天地之始」,「無」是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這個「無」裡面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果是頑空,那就不可能生出萬物。所以,這個「無」是真真切切的「有」。

「有,名萬物之母」,「有」是宇宙萬物產生的母體。我們可以方便的把「有」理解為「能源」。當因緣成熟的時候,「能源」會凝結而形成極微小的粒子夸克,然後再慢慢凝聚而形成核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分子。

不同的分子再經過排列組合,就形成千差萬別、形形色色的現象界,一切你、我、他、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就是這樣演變出來了。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當我們明白了這個「無」和「有」之後,就要常常站在宇宙的本體,也就是要從「空」、從「道」的角度去感悟天地萬物的整個演變過程,以體悟它們的奧妙、浩瀚和偉大。反過來還要常常站在「有」的立場去觀察天地的孕化,以至於演變出五彩繽紛的世界。

我們會感到,大自然造化萬物竟然是如此的「徼」妙、玄妙。

《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色」就是「有」,「空」就是「無」。現在的物理學家發現能源能夠轉換成物質,物質又可以轉換成能源,也就是「有」「無」之間可以互相轉換。但是,不管怎麼轉換,都是「同出而異名」,都是來自於無邊無際的「空」、無邊無際的「道」。

這樣的「道」實在是無法形容、無法詮釋。難怪老子在深度體悟「道」的玄妙之後,由衷地感嘆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說到「門」,大家頭腦裡馬上會有個「門」的相,生活中,我們什麼樣的門沒見過!正因為如此,修道的人最容易著相去找悟道的「門」,道家把「門」叫做「竅」,用一些隱喻、暗語,猶抱琵琶半遮面,說得人心癢癢,於是努力去找這個「門」,這個「竅」,而這一找,則讓我們億萬年也悟不了道。

特別補充:通常意義的「宇宙」是從三維的角度說的,而「法界」則包含了更多高維次的空間,所以在以後的文章裡我通常都說「法界」。

3樓:粟東聖

如果假設我的存在只是為了一定會死,那我的存在一定是無意義的,根據存在即合理,可推出無意義的東西是不會存在的,而我又偏偏存在,所有我活著與存在是有意義,而活著就一定有死亡,有死亡這有意義的事便會結束,會違背存在定理,所以你看到的死並非是死。而這背後的意義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或許是有個上帝在開玩笑,或許是宿命的牽引。不過人生的意義還有要找個東西與它鬥一斗。

至於空間,你見過乙個能包含無窮小與無窮大的空間或容器嗎,那就是虛擬空間

4樓:苦棘

首先要說,地球、太陽系乃至銀河系,都確實是宇宙中渺小的存在。

而且,人類短短幾千年的歷史,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生物進化到可以思考宇宙的程度,這一段時間與宇宙漫長的壽命相比,不過是一剎那而已。

更何況,宇宙也不是永恆的,宇宙有起點,有終點。如花開花落,也有誕生和覆滅。

那麼人類如此渺小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呢?人類所謂的戰爭、和平、發展、創造,人類的政權鬥爭、文化繁榮,在這廣大的尺度裡,可能是可笑的吧。

那具體到個人,乙個人的一生,愛,恨,奮鬥,哭泣,歡樂,絕望,是不是更渺小,更可笑呢?哪怕你造福了全人類,或者流芳百世,最終不也會隨著人類這個微小集體的滅亡而滅亡嗎?

關於這個,我認為,重點更在過程而不在結果。比如很經典的甜甜圈理論。如果手裡有乙個好吃的甜甜圈,吃掉以後就沒了,那麼你還會去吃它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本來最美好的,不是吃掉沒有了這個結果,而是享受吃的過程。人生也一樣,最終結果是虛無,不代表過程也是虛無的。

而意義這種東西,本來就是靠人賦予的啊。你覺得它有意義,就是有意義。有的人想要功名利祿,有的人想要接觸自然,有的人想感受人間的愛,有的人想要追求真理。

每個人不管有沒有深刻考慮過這個問題,都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著,直至死去。他的一生,可能就是在詮釋著這個意義。

如果題主還是迷惑的話,不要緊,延續原來的生活就好,這個世界的愛是無盡的,真理也是無盡的,希望你去感受到更多的愛和真理,這樣你會發現更廣大的世界,更廣大的意義。就這樣繼續的走下去吧。

「雖然只是宇宙中的塵埃,但人也終究是不平凡的存在。」

5樓:慵懶的造物主

這其實是個極好的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積極不停的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其實每個人都一直在尋找著這個答案。

首先肯定的說這個問題是有終極答案的自古以來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找到過

最後是祝福祝你早日找到答案也祝福所有同樣在找尋的人

6樓:淚不空

說的低階一點,就是體驗生命過程。高階一點,就是了解生命與宇宙的關係;使生命昇華。其二;太陽系是組成宇宙的最小單位。

人做為乙個地球上,以水為載體的宇宙細胞。當然是存在於宇宙的懷抱。

7樓:骨折骨頭骨折骨

我前幾天才這麼想過2333

雖然說地球最終會『毀滅』

但是也要在這『有限』的很長時間內

做一些事情不是嘛?

而且你現在不做事情也活不下去啊

人要活在當下

以上希望有用:>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存在於世界的價值是什麼?

護法居士 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如來常以如實而化眾生如是實義。多文廣義。利根眾生乃可修之。鈍根眾生難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鈍根得入是諦。佛言。令彼鈍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實諦。一切佛法。攝在一四偈中。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願為說之。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因緣所生義是義滅非生 滅諸生滅義是義生非滅 爾時大眾...

人類存在於宇宙中的終極意義是什麼?

好人你光哥 存在是客觀的,意義是主觀的,也就是說,生命的存在只是乙個客觀事實,本身不具備任何意義,而意義是人類主觀賦予的,不同的個體可以賦予不同的意義。意義這個概念是人類的發明,不是人類的發現。簡單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人類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但是每個生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賦予生命意義。 唐伯...

乙個詩人存在於社會的意義是什麼呢?

味微 蟹妖這你就要看是什麼樣的詩人,乙個詩人可以是只為了讓自己開心而寫詩 可以是為了讓他人開懷而寫詩 可以是為了表達心情而寫詩 可以是為了紀念而寫詩 可以是為了出名而寫詩 可以為了寫詩而寫詩 每個樣的詩人對於社會意義都不同。我想說 不應去問詩人存在於社會有什麼樣的意義 而是要讓這乙個詩人對於社會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