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原子結構中是以電磁力為主而非萬有引力為主,那為什麼只能是電子繞著質子轉?

時間 2021-05-12 15:25:33

1樓:境者無界

邏輯正確。兩個質量一樣的粒子靠近的確會互繞,就是質子中子在做互繞運動,這就是原子核的強力機制。電子質量太小,只能在外面繞了。

互繞運動降低了引力效果,為平衡電荷守恆,只能再定義出個不帶電的中子。

2樓:淚不空

因為太Sunny子裂變為電子便失去了熱能,而地球質子的相對熱量使的電子來吸附求索,這就又形成了乙個短暫的以地球質子為中心的微小:地球系。

3樓:ba5rw

原子的行星模型是用來做大眾科普和初級分析的,就如歐姆定律,本質上是完全錯誤的關於電學原理的解析,是帶有民科色彩的分析計算工具,所以歐姆一直不被當時的主流科學界所認可。但是,後來大家發現歐姆定律在解決工程問題的時候非常簡便有效,最終被人們接受並流行至今。同理,原子的行星模型對公眾理解原子領域的科學有一定的建構認知作用,儘管是錯誤的引導。

知道了原子行星模型是錯誤的,那麼就不存在電子繞著原子核旋轉的結構。至於說電子的質量是質子的1800分之一左右,那都是通過實驗測定得出的結論,但是實際是不是這回事還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驗證。一定意義上說地球中心說是沒有錯的,只是計算分析不方便,用太陽中心說更容易接受。

電子和原子核的關係也是這樣的,即使真有電子繞原子核轉,也可以認為是原子核繞電子轉的,只是由於兩者還是有質量不同導致的慣性位移懸殊的問題而已!

有必要糾正的是,電子壓根就不是乙個連續存在的形式,所以不能理解為行星那樣的繞圈運動。還有歷史上用感光的方式證明原子核的存在,我也持懷疑態度。

4樓:jeefee

首先糾正乙個概念,原子結構裡沒有誰圍著誰轉。這個圍著核心轉圈圈的模型是波爾當年提出的,後來很快被否定了。原子結構裡沒有類似恆星系統的結構。

其次,再糾正乙個概念,按照量子力學的觀點,我們不能臆想,而只能對觀察的結果進行判斷和解釋,最多加上數學的嚴謹推理,其他的都是假象。到目前位置,我們只能觀察到電子的軌道分布概率,所以,我們也只能說,原子裡面有電子,電子按德布羅意波函式描述的概率分布在相應的軌道上,僅此而已,沒有什麼旋轉,沒有什麼自轉和公轉。(電子自旋不是自轉的概念)

5樓:Imxiaoyu

電子是繞著原子核轉動,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雖然微觀尺度萬有引力可以不考慮,但相對原子這個集體(快速運動),萬有引力還是適用的。(或者考慮相對論)

銣的原子結構是怎樣的?

李澄宇 銣的原子結構是,中心是48個中子聚成的中子體。其中37個中子在表面,11個被包在中心。表面中子卡住斥力物子 電子 的錐眼,因具有斥力而均勻朝外,構成真正的原子核。成為原子核的中子,科學的稱呼應該是緻密物質單元。質子由於快速自轉,形成從錐眼輻射出的引力漩渦。漩渦引力拉近某個斥力物子 電子 以質...

最穩定的原子結構是怎樣的?

Schuroankes 看從哪個角度講。電子排布結構上。一般是最外層滿殼層是最穩定,也就是第二週期及以後最外層8電子,第一週期是2個電子。這些原子雖然總體穩定,不過部分比較大的稀有氣體原子還是能失電子,比如氙,所以如果還要在它們中間找最穩定的,那麼就應該是氦。這些都是單原子分子。一般我們這麼考慮,不...

道家的萬物結構為什麼和現代原子結構相似?

淮南 實際 現代原子結構只是乙個猜想,並不能證明存在原子 電子道家的的陰陽指的的事物的對立性,並不是是指實物現實 科學就是對的,原子 電子肯定存在 道家什麼的,都是迷信,一句話都不能聽 其實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 老師 道士 和尚 牧師,和某些不能說的 都差不多 說啥都相信 腦子基本就是個擺設 自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