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袁隆平袁老雜交水稻是否真的那麼傳奇?

時間 2021-05-12 01:38:45

1樓:敗者食塵

古代一直到清朝,北方重要城市都要通過漕運從南方運糧,像北京這種千萬級的大城市,更加要靠南方供糧,這些糧食之中就有一部分就是雜交水稻種出來的,你說你北方人沒吃過雜交水稻,那你吃過公尺粉,河粉,這些粉製品嗎,沒有雜交水稻你哪有這麼多副食可以挑,天天有啃窩窩頭吧。

2樓:

實事求是,袁隆平院士貢獻很大,但他的水稻的確沒有養活中中國人。準確說,這個功勞沒有乙個人或者乙個團隊有資格攬在身上。國家統計局和水稻研究所有相關資料,雜交水稻增產量佔中國糧食總產量的比例自己去看看,養活全中國人?

袁隆平院士知道你們這麼捧殺他??

還有,中國雜交水稻的先驅是中國農科院第一任院長丁穎,從無到有是他。野敗不育株是李必湖發現的,袁隆平院士是團隊的代表與領頭人,尊敬是應該的,但沒必要把雜交水稻所有功勞乃至中國糧食增產都算在袁隆平院士身上。袁隆平院士的成果是秈型三系野敗型雜交水稻,而水稻首先就有秈型、粳型和糯型三大類,除了野敗,還有朱英國院士的紅蓮型雜交水稻等其他品種。

說什麼袁爺爺養活中中國人,當代神農的,對其他農業工作者可真不尊重。

說起來,中國水稻種植面積前三是龍粳31,中嘉早17,寧粳4號三種常規稻,雜交水稻種植面積最多的也不是袁隆平院士團隊的成果,天天嚷嚷袁爺爺讓中中國人吃飽飯的,大部分恐怕一口都沒吃過。

別的回答有看到質疑我的,只可惜只能打嘴炮,回答裡也全是無腦吹袁隆平院士,真以為自己追星呢?

首先,要知道雜交水稻基本的思想和技術,以及首次成功的實現是由美中國人Henry Beachell在202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並由此獲得2023年的世界糧食獎。然後,由於Henry Beachell的設想和方案存在著某些缺陷,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於是有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選育法來培育雜交水稻,提出可以尋找合適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來作為培育雜交水稻的基礎。而後李必湖和馮克珊在三亞發現了那株至關重要的野敗不育株,袁隆平院士的團隊才成功做出並推廣了三系法野敗型育種成果。

有些人非要吹的好像袁隆平院士神仙下凡,乙個人做完所有工作取得成果造福中國??

3樓:進擊的布丁

牽一髮而動全身,豬肉少了其他肉是沒漲價?你北方人是沒去過南方?你北方人是覺得南方糧價漲了北方就不會有事?

你北方人肯定自己接觸不到新生的雜交粳稻?沒有雜交稻的增產覺得對自己沒影響?對著利國利民的技術大言不慚什麼呢?

什麼叫做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卓越貢獻?強行覺得自己槓的巧妙,又不是所有人都吃了他的公尺,人老人家奮鬥一輩子為了國家安定換你上網這麼槓?你養活了幾口人?喝酒吃了菜沒有?

袁隆平袁老的海水稻到底是不是新技術

dnh 不是,海水稻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都是已經培育幾十年了,像國內陳日勝三十年前就開始培育海水稻,袁隆平團隊並沒有培育成功海水稻,他們只是在普通水稻裡尋找耐鹽度高的品種並結合淡水滴灌土壤腹膜等技術。真正的海水稻大公尺呈紅色,而他們種的是普通白色大公尺。袁隆平自己也是前幾年才知道國內有人培育成功海水稻...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可以自行繁衍後代嗎?

我能 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保持系恢復系可自交繁衍,兩兩雜交,不育系和保持系後代是穩定不育系,不育系和恢復系雜交產出的也就是種子。 稻亦有道 有一點育種知識都問不出來這種問題的吧,簡單來說,雜交種F2是會出現性狀分離的,而公司提供的是F1種子,種下去收穫的是F2種子,性狀良好。 周周 可以啊,不過...

袁隆平真的是發明雜交水稻的最大功臣嗎?

aoe 雜交水稻不是中中國人發明的,中國最早培育成功雜交水稻的是顏龍安,用的是日本人發明的三系雜交水稻技術。1966年日本琉球大學新城長友以欽蘇拉包羅為母本與臺中65雜交 育成BT型不育胞質臺中65A 並將該雜交組合後代的部分可育株經自交穩定選出了BT型不育系的同質恢復系 於1968年實現粳型,粳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