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基因檢測技術可以檢測出精神疾病的基因嗎?能不能確定是否會遺傳?

時間 2021-05-11 23:15:00

1樓:知早

目前國內的基因檢測公司還無法檢測出精神疾病的「遺傳性」,因為目前「遺傳性」的檢測主要針對單基因遺傳病或確定少數基因的遺傳病,像這種一群基因以遺傳統計學方式決定的,還檢測不出(你可以等孩子出來了,針對某些疾病進行檢測,比如下圖)。

但是,從女朋友的媽媽和舅舅這上面就可以看到基因的遺傳性,其他理論多看了不如看這個事實,其他人要說家庭環境導致了兩個人一樣的情況我都懶得反駁,你見過在乙個家庭內不同成員對同乙個Trauma(創傷)感知相同嗎?

基因會導致乙個人對疾病的傾向性。注意這句話,一方面它代表精神疾病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的,但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後天能做的努力,也可能是把自己往坑里帶的「努力」。

說的有點悲觀了,其實我這裡個人提出另外乙個角度,與其糾結在抑鬱症的遺傳性上,不如好好做好其他單基因遺傳病的檢測,確定孩子首先在物理上會是健康的,然後好好去愛她。怎麼,七年了,如果有概率就不結婚了?更好的問題,可能是去問問自己,如果有這個難關,願不願意、有沒有準備好和她一起度過?

你們將怎樣在未來人生艱難的時候彼此扶持?

人生可以很幸福、很富有,但沒有簡單的。

2樓:微暖的晴天

據我所知好像不能,這個東西只是噱頭。我認識一對做生意的夫妻,挺有錢的,今年40多了,不敢要孩子。因為女方姐姐有點問題,女方也有家族史。

他們遍尋了好多遺傳的醫生,都告訴他們,這種精神類疾病,目前沒有什麼基因檢測,沒有百分百的篩查預防手段。所以,家裡有個這樣的親人,這一點也是夠棘手的。

3樓:「已登出」

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不是科學,而是情感和倫理,說白了就是三件事:

家人有精神病史的青年男女是否可以結婚?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應該是可以,畢竟家人有精神病,而不是自身有精神病。

如果相愛的兩人結婚是不是一定需要生小孩?這個因人而異,有人可以接受,有人不能接受,雙方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最好不要結婚。

自己可能有精神病風險基因卻想結婚,想到自己攜帶的精神病風險基因可能會傳給下一代而糾結。說起來應該怪你們的父母,如果他們沒有生下你們,你們就不用糾結了。

如果你們的父母後悔結婚,也後悔生下你們,你們也贊同父母的想法,那你們還是不要結婚比較好。如果你們感激你們的父母冒著讓你們得精神病的風險讓你們來到這個世界,你們也相信你們的孩子也會感激你們讓冒著精神病風險的他們來到這個世界,那你們就結婚生小孩好了。

人生的路是自己選的,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可以選擇自己的愛人和是否要小孩並承擔責任。

4樓:Rev

基因檢測目前分為

1. 醫療級的,就是可以用於輔助診斷的,比如一些單基因疾病,突變會導致患病;

2. 大眾消費級的,就是根據GWAS研究,來判斷你有沒有某些疾病的風險基因,推測你患某個疾病的基因風險。

但是題主提到的躁鬱症和抑鬱症,這兩種手段都不能判斷有沒有致病的基因。

1, 這兩種精神疾病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的。

2, 基於GWAS研究的基因檢測,只能推測你有沒有和研究結論一致的和疾病有關的風險基因,但是有風險基因,不代表會患病。

精神疾病本身就是非常複雜的疾病,受遺傳、生理、心理、環境的共同影響作用。醫院是肯定不會有精神疾病的基因檢測業務,目前國內的基因檢測公司如果有精神疾病的檢測,也都是基於GWAS研究的。

據我了解,還是有公司做躁鬱症專案的。他們檢測的都是和腦部結構、功能相關的SNP位點。比如一些關於躁鬱症的研究表明躁鬱症和腦部白質結構變化有關,而GWAS研究發現有某個基因和腦部白質結構的變化有關,可能導致躁鬱症的發生。

根據你是否攜帶這個基因的變異,推測你有沒有風險,風險高達多少。就像樓上的答主所說的,基因影響蛋白,進而影響大腦的結構功能目前已經比較明確,但是大腦功能結構的改變如何影響人的心理行為還是不盡知的。所以即使攜帶了風險基因,也不是一定會患病。

雖然基因檢測無法判斷是否一定會患病,但是根據GWAS研究給出的基因風險參考還是有意義的。的確存在遺傳風險的人,或許可以通過一些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方法進行預防。

拋開和基因檢測相關的知識,我認為,你和女朋友幸福愉快的生活並不是取決於百分百確定將來孩子不會遺傳到疾病,我相信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也只是因為對方是那個對的人。愛可以戰勝一切,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內心都是溫暖堅韌的,所以說,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當然做個基因檢測看看有沒有風險也是可以的。

5樓:asaki

我覺得大家說的都對,也不完全對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NIH早期支援的其實都是精神類的疾病,無論是SCZ還是BD,GWAS在增大人群後,確實掃出很多有意義的位點。雖然AUC不能作為準確性的標準,但是確實仍有一定的遺傳度的解釋率。

在說到上面提到的AUTISM,那就更複雜,GWAS也掃過,EXOME也掃過。我個人認為有一部分人就是由罕見突變引起的,即使外顯率不是100%,就像BRCA一樣,也只是引起終身58%附近的發病率。

即使是罕見病,我個人的認為當人群基數足夠大,沒有外顯100%的疾病,前段時間不是還發現超人了嗎。目前認為100%只是人群基數不夠大而已,總會有其他逃逸機制的。

回到精神疾病,我認為目前還是因為發病機制過分複雜,但是不排除會慢慢找到亞型,然後定位到基因,甚至某些罕見突變。這個需要大量的樣本數、大量的金錢、大量的時間~~

6樓:journey721

當今的基因檢測技術是沒有問題的,在遺傳標記檢測技術特別是高通量測序技術發展愈來愈成熟,檢測準確率相當之高,只是成本需要考慮。

難點在於所檢測的基因是否可以確定與該疾病相關。之前粗淺的接觸過精分、雙向、抑鬱、孤獨症甚至PTSD的研究,不僅是精神疾病,像冠心病等很多複雜疾病,其遺傳機制都是尚不清楚的,而且研究中遺傳分析的假設也有所不同,即使有很多研究發現一些基因高度相關,卻因為人群、地域等很多因素不具備普適性。而對於精神疾病來講,因為是人腦的研究,想要在功能上證實基因與疾病的因果關係,難上加難。

當然,如果真的就有那麼確定的遺傳標記或者生物標記可以診斷精神疾病,對於現在只停留在醫生主觀經驗評價診斷的這個疾病領域的話,那真的是革命了吧。這是題外話。

嚴格意義上講,既然目前的研究結果還沒有可以用的遺傳標記去檢測是否遺傳了精神類疾病易感基因或者致病基因,那麼從遺傳角度講患病概率,就不太容易實現了。當然如果有家族遺傳性的,概率肯定是要大一些的。

絕大多數疾病或者症狀都是遺傳因素和外界環境共同作用的,所以珍惜身體,自身主動調節,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正經的。

7樓:

抑鬱症的分子機理不明確,現在還無法進行臨床標準的分子診斷。

精神類疾病中有一部分分子機理明確的可以檢測,現有研究推斷遺傳原因致病一般佔所有已報告案例的25%左右(不同疾病、亞型佔比不同)。自閉症、癲癇等可以通過基因檢測排查原因,但是譯音檢測不能覆蓋100%的發病原因,還需要醫療、生物同行們繼續努力研究啊!

8樓:

如果你或你的女友家族中有多代多人患有精神類疾病,可以通過加入研究專案的方式嘗試找到致病基因。如果只是散發病例,現在的基因檢測技術(準確的說是分析技術)還做不到。

基因檢測一定能檢測出遺傳病嗎?

轉殖洋 基因檢測對於大多單基因遺傳病能檢出,目前有些檢測公司推出了如120種遺傳病基因檢測,相對於多基因遺傳病目前還是很難做到絕對檢出。 精準小天使 不能。別說遺傳病了。家族裡直系五六個患癌的檢測不出致病突變也正常。一方面是可能就不是基因突變造成的,另一方面測序技術的侷限性,另外還有生物資訊分析也有...

在基因工程中既然檢測出細胞可以表達相應的蛋白質為什麼還要在分子水平上檢測基因是否插入?

yang 檢查的時間點不一樣呀,總不能做到最後直接看蛋白有沒有吧,沒有咋辦,從頭再來?DNA一般是做質粒的時候檢測吧,這時候實驗剛剛開始,測了不行,重來的成本很低呀 rna應該是轉染以後測吧,qpcr怎麼也比western快一些吧,而且萬一western沒區別,你說你是沒轉進去呢還是沒表達呢?實驗需...

X光可以檢測出肺癌嗎?

CircleDNA圓基因 我們日常的體檢中一般都包含胸腔的X線檢查,但是如果是 肺癌高危人群 的話,不建議使用X線胸片進行肺癌篩查。因為它很難發現直徑小於5 6公釐的病變,並且存在死角。但 X線胸片簡便 易行 放射性損傷少,常被用於 術後的複查 對於肺癌的高危人群,指南上建議進行胸部 CT 檢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