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地在月球上建設一座城市?

時間 2021-05-11 19:25:58

1樓:英國萊斯特校友會

以前看太田垣康男的《月亮的距離》(MOONLIGHT MILE 月光之旅) 裡面刻畫的很有意思

有些人可能沒看懂,我來解釋一下。

漫畫中,中國的這一方宇宙飛船拖著,一節,一節,長長的箱子。這些是已經在地球上就造好的各種功能的艙。

到達月球之後,落地會像紅警裡面的基地車短時間迅速展開連起來發揮功能

2樓:方楊

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首先搞清楚月面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以及開採難度。然後有針對性的設計礦產挖掘、冶煉所需要的工藝和裝置,目前地球上已經有完備的礦冶技術,但是如何移植到月面的真空低重力環境下,還是有不少工作要做。

比如大功率裝置的散熱問題,就亟待解決,大型冶煉裝置,功率都是KW、MW級的,完全利用輻射板散熱肯定不行。我認為應該選好地點,然後在月球南極開採水冰,氨冰等物質,並且與月壤混合,人造乙個大型蓄熱/散熱池。

這需要我們了解月球的地質結構,以及岩石的導熱係數,比如這類資料當我們選定一處岩石盆地,就可以改造月壤,提高月壤的導熱係數,為將來大規模工業建設提供基礎條件。

3樓:黑牛

首先,要有乙個BRF級別的全復用火箭。通過5-10發火箭把200噸月球基地的艙段發射到月球組裝好,選址可以在月球極地,基地在隕坑裡面,用工程車蓋上2-3公尺厚的月壤,在隕坑外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畢竟是永久日照區。月球基地的水,碳,氮要做到完全重複使用,只需要提供三個人的生存空間就行,絕大部分食物都是自己生產,小部分物資通過地球運輸,控制在每年不超過10噸的物資運輸。

這樣子,乙個初始階段的科考站就建成了。然而距離所謂的太空城市還是非常遙遠的距離,目前的科技完全無法建立城市

4樓:之汙乎

這個問題我早就想過了,

一是燃料問題,二是氧氣問題,三是水

這三個都可以通過太陽能加水搞定

設計一種高技術的玻璃鋁合金可組裝式可密封箱體,有兩個作用,白天接受光照,晚上變成絕熱保持熱量不流失

每次發射幾個這樣的艙體,艙體可以移動自由組裝,通過太陽能供電,每個艙配備一定的基礎水,讓艙體自行運作,通過太陽能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人呼吸產生二氧化碳也進行收集,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培養植物和蔬菜

這樣首先解決了人的生存問題,然後就是大面積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的安裝,月球上沒有空氣,大面積太陽能可以足夠小型團隊的生存,唯一不足就是需要將大量的液態水從地球運到月球進行迴圈,但是建立城市這一步還是不夠,因為月球沒有產出,所以不及非常大。所以作為乙個觀測外太空的基站是不錯的,無大氣的干擾,輕微重力都適合天文觀測

5樓:Wang Elk

有兩個問題,特別基礎:

1、能量收集和儲存。核電站因為系統太大,無法從地球運輸,暫時無法考慮。和地球相比較,火電水電是不現實的,風電也是不現實的。

不考慮核能的話,唯一可靠的只有太陽能了。太陽能因為能量密度低,最大的問題就是儲存效率也低。

2、基礎工業材料的製備。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冶金,而且必須使用本地的資源。最好是可以使用太陽能直接冶金製造緻密的材料。

有了這兩條作為基礎,就可以通過機械人遙控作業逐漸地積累材料,直到完成乙個最小的生態圈所需。可以保證乙個人短期停留必要的能量和物資支援,類似於空間站,通過換人進行需要靈活度的作業(比如簡單的維修維護)。

和地球通用產品相比,最重要的技術是密閉小型化燃料蓄電池系統(月夜燃燒供電,月晝太陽能電解生產原料,比如氫氧和水),然後是冶金及金屬3D列印。

>>補充:和其他面向未來的科幻工程比起來,月球上建城市還真是最容易的。真的是太空站級別的工程難度。

畢竟有一些物質和月球可以利用,至少抵擋背面的宇宙射線、碎片衝擊什麼的,是有利因素。

最大的問題是月球基地的價值定位。首先可控聚變、太空電梯等是不用想的了,難度大了兩個數量級,因而月球上聚變材料優勢氚資源也不是開礦源的動力。就目前來看,最大的用途,是進一步的宇宙觀測、以及人類開發深太空的前進基地。

目前的工程技術能力,開發深太空也太遙遠,那就主要是宇宙觀測了。問題在於,宇宙觀測,不大依賴於人,比如哈勃望遠鏡,又導致問題的源頭是觸發人類開發月球的動力不足。

另外乙個工程上的難點,其實是遙控反饋慢,還不是頻寬問題。生產率問題可以慢慢湊,遙控是因為月地間距超過光速(無線電波)一秒的路徑。遙控的價值也變低了,比如遠端影象指導式遙控採礦車,看到的都是一秒多以前的影象,如果覺得不對,另外發出指令要求更改,還得一秒多以後才能傳到。

這中間的2~3秒中發生的事情是否會影響判斷和指令的有效性,就不好說了。如果有明顯影響,那就變成遙控指導無效的結果。為了提高可靠性和強壯性,估計月球端的機械人,在早期得設計成每工作5秒,等待5秒,然後繼續工作5秒的非連續方式——我個人瞎猜的。

直到系統的可控能力非常強了,才直接做連續的自主複雜動作,遙控的部分工作變成監控性質。

6樓:肥羊

逼乎不愧是逼乎,真是敢吹……

現在凡是跟你吹火星、月球開發的人,都可以直接無視掉,因為短期內沒意義。還有說可控核聚變(真是神tm啥都能扯到這個上面Orz…)之類的也趁早洗洗睡,還輪不到談那些。

你要想開發火星或是月球,請先解決最最基本的乙個問題:如何高效地把大質量物體送入太空。不說那麼遠,先送到地球軌道就行。

畢竟你想從零開始建造乙個城市,哪怕建材可以現挖現用,你好歹也得把大型基建裝置先運上去吧?按照目前火箭或者太空梭的運送效率,把乙個大國燒破產都不一定夠用,還談什麼開發。

就這個最基本的運輸條件都還沒解決,其他一切都是空談。到2023年為止,運送依舊靠火箭和太空梭,依舊存在極大的運輸風險,依舊難以支撐大量的人員運輸(就不說裝置了)。太空電梯到現在為止還只是yy階段,其他方法更是連yy階段都沒到。

所以,你們在開腦洞興建外星城市前,不如先開開腦洞把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給解決了好不?

嗯,看來這盆冷水打攪到各位吹牛皮了,真是抱歉哦。

還有各種問題解決不了,來噴我格局低的。是不是我也去看個三體,張口曲率引擎閉口降維打擊,格局就高了呢?

這種沒有實際意義的廉價「格局」,我寧可不要。

7樓:KVNM

早期的月球城市發展模式,可以參考世界上的一批工礦城市的發展歷程。

月球上建立的第一批永久性駐地(科研站、礦場等)不能算作是城市,但是第一批城市很有可能會以這樣的基地為核心發展起來,因為這樣的地方有科技、工業條件和就業需求,就好像近現代地球上一批以工礦企業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城市一樣。

有了工業基礎,建立月球城市才變得可能,否則完全依賴昂貴的地面供給是無法維持乙個經濟體的。建設城市的絕大多數材料和能源都有賴於當地工業的產出。

8樓:JennyVenus

利用太陽能,熔融月球表面的一些岩石,並且電解另乙個熔融的岩漿,將氧氣收集起來將前乙個岩漿吹成玻璃泡。

如果工藝好的話,製成直徑10公尺的空腔,在裡面養綠植基本就夠乙個人呼吸了,如果能做到20公尺,那有可能養活乙個人。

當然這只是我的瞎扯。

在月球上能用什麼手機拍照?

雲起 估計純粹的裸機都懸。溫度,如果讓太陽直接照射,溫度會很高,那個說太Sunny沒多強的,估計沒考慮過大氣層阻擋了多少Sunny。而沒有Sunny照射的溫度會很低,當然,沒有對流散熱,你剛從生活區拿出來大概不會那麼快涼。真空,電流擊穿很容易吧。輻射,這個大概率會損壞晶元,而作為整合度如此高的電子產...

月球車在地球上開得快還是在月球上開得快?

沈旻昊 汽車驅動力 滾動阻力 坡度阻力 空氣阻力 加速阻力主要是靠滾動阻力,後面幾個影響不太大 順便說下月球上的空氣阻力是零,沒有大氣層 滾動阻力 Gf 重力 摩擦係數 假設摩擦係數一樣。那麼很明顯月球是失重狀態,所以月球的滾動阻力 地球滾動阻力,所以地球上的驅動力大於月球上的驅動力。那麼驅動力和功...

在月球上適合建高層還是地下建築?

西風 你也提到了微流星和空間輻射。我想指出的是 如果正巧遇到太陽耀斑噴發,面對大量高能 粒子,不使用厚度達3公尺以上的月壤層做吸收防護,對居住人員的健康是極度不負責的。因為月球上沒有現成的混凝土,也沒有辦法燒磚,任何裝置都要從地球帶來,而地球到月球的運輸成本極高,每千克貨物都需要精打細算。如果要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