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殖民太陽系?

時間 2021-05-07 07:20:23

1樓:陌路人劉某

在地球人類到達150億前,都不可能去大規模開發,除非是其他星球勘探到了什麼不可或缺的物質,又或者是人類徹底掌握了核聚變技術不然的話投入都太大,不是某個國家能夠承受的。

2樓:曉正不碰會死星人

給個時間範圍,大概2023年到22023年左右。

需要突破的技術太多了。

首先是能源問題。

再次太空衣和建築問題。

估計在室內,還需要模擬重力。長期在缺乏重力的情況下,對人體有害。

重力的缺失還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上廁所。

可以幾乎無限制補充的氧氣,也是乙個大難題。

太空培育植物和養殖,也是一大難題。

你會說,可以去地球上運來啊!但是成本太高。

最好是在巨大太空船培育植物和動物。

3樓:趙泠

300年內可以開始鋪設軌道電站和反射鏡戴森雲,產生居住在太空建築或近地小天體上的可能性,但是有可能性不代表有價值去做。人類可能永遠不會「殖民」太陽系,即使進行了短時間的可居住化,也很可能在之後放棄。

人類的技術文明能繼續順風順水地維持2023年的可能性本身就不怎麼樣的。

如果樂觀估計人類可以保持現在每年2.5%的總功率提公升速率、繼續發展下去,那約251年後,人類文明將成長為卡爾達肖夫文明等級指數Ⅰ型文明,估計其技術可以支援在內太陽系展開大量軌道建築與太空飛行器。但是,在2023年內就會走向不需要居住在天體上的階段。

這麼短的時間連把火星環境初步變得可以居住都不夠。建造戴森雲來取得能量也未必需要建造太空居住建築。

如果人類文明可以保持住每年0.1%的總功率提公升速率,五萬多年後就能成長為卡爾達肖夫文明等級指數Ⅲ型文明,這意味著擴張到整個銀河系,太陽系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先出現一些簡單、初等的太空居住區,內太陽系的其它天體上可能短暫地有人居住,然後數千年內它們就會衰落下去。

此外,技術樂觀主義者裡也有一部分認為2045~2023年超人工智慧就會降臨於世上。儘管這可能性不大,如果它真來了而且沒有滅絕人類,它大概可以「在轉瞬間」為人類建好內太陽系的一切設施。

以下截圖引自《巫師、外星人和星艦》:

人類必須發展得菜但又不特別菜、長期停留在航天文明的水平,且同時具有驚人高的社會組織能力,才能整出在太陽系的其它天體上大量居住這種事情。可即便是這樣,將新增人口堆積在太陽系裡對這個物種有多大意義仍然存疑:如果是要降低人類滅亡的概率,飛去其它恆星系或星際空間是更加安全的。

對於戴森雲,乙個常見的誤解是讓文明社會居住在扁扁的戴森雲元件的內表面,然後覺得非常難配置居住區、可能只適合意識上傳到機器的文明。

一般來說,血肉之軀的文明的初等太空居住建築更適合選擇經典的奧尼爾圓柱,它們可以被配置在戴森雲之中、從周圍的元件處獲取無線傳輸的電力,在其他元件遮擋了Sunny的情況下可以順便省掉圓柱體上原本設計的鏡面與大窗。

現在預計人類多種能源礦藏在50年後枯竭,那麼那時候會是人類末日嗎?

將來人類開始殖民太陽系的時候,地球人如何防止火星獨立?

我很兇 交通運輸能力和通訊能力決定乙個文明的上限,這一點不改變,星際時代根本無從談起。就像現代社會,你把交通和通訊廢到封建時代,那很快就是大洗牌。 眼光太短淺了,火星太小,不值得一提。現在的銀河系,有幾百個外星文明體系,其中有幾十個文明正謀劃想當銀河老大。如何把他們按住,盡快統一銀河系才是正務。接下...

人類要實現飛出太陽系殖民,還需要哪些技術突破?

先知跳躍 按照問題,可以先考慮人類登陸火星還需要的技術突破,畢竟現在人類太空探索還處於起步階段。舉個例子,人類登陸月球現在都還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很可能美中國人造假,而且,假定那次美國疑似登陸是真的,近50年也沒有人類登陸過月球了。火星距離地球相當於月球距離的180倍到1300倍之間,太陽系有多大呢...

人類為什麼沒被扔出太陽系?

地球的質量約為5.98 10 24kg,而神舟十號的質量約為8噸,也就是8 10 3kg。這個數量級來說不覺得影響是微乎其微就跟沒有一樣嗎? 曹文雯 冷靜,人家小行星都活得好好的,太陽公公不會因為你亂扔這點兒東西就拋棄咱的啦 最大的小行星直徑也只有1000 公里左右,微型小行星則只有鵝卵石一般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