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慮使用者體驗,需要學習一些什麼東西呢?

時間 2021-06-09 12:54:18

1樓:

個人拙見。

1、利用使用者研究方法理解使用者

第1點很好理解,運用合適的使用者研究方法,

了解使用者需求:目標使用者是誰,使用者目標是誰,使用場景是什麼。

了解使用者特徵:通過訪談法、問卷法、故事板、人物角色法、使用者體驗旅程地圖等用研方法,了解使用者所思所想,建立使用者心智模型、行為模型、興趣模型等。

2、代入使用者角度,使用產品,產生真實感,將使用者需求視如己出

這一點是我從《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這本書上聯想到的,發現同樣適用於開發團隊成員代入使用者角度理解使用者。

作為使用者體驗設計師或產品經理,自己先要去使用自己的產品。但是就算親身體驗使用,每個人代入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但如果將使用者需求視如己出,產生真實感,使用產品,那我們就相當於是產品的使用者了。

2樓:不靠譜的徐先生

首先自己做自己的使用者,讓自己體驗自己產品,如果感覺到問題基本沒有時候推廣給朋友,並向朋友詢問問題並改正,再免費推廣給小部分團體使用這時候問題就多了。

3樓:小刀

1、首先每天使用自己的產品3小時以上,你就已經超過90%的產品、運營了。這不是一句冷笑話。

2、每週抽出2、3個小時,去和這個產品的資深使用者聊一聊。很多資深使用者對產品深度的考慮遠遠超出你想象。當然,使用者說的不一定是對的,你要做的就是聆聽。

3、想辦法真正的愛上你的產品。這可能是所有事情裡面最重要的事情。

4、每週抽出半天時間,去做運營、客服。

4樓:漸行漸遠

不要想太複雜。個人做設計的,設計本身就只要4個規則,對比,對齊,重複,親密性。但是有很多人會出書來解釋規則。但是卻逃不出這4個規則,一本書都是在介紹他們。

使用者體驗也是一樣,有些人寫文章,寫書,只是為了自己的名氣。書裡90%的內容都是舉例子。

使用者體驗的本質是什麼?就是讓普通大眾在生活中更好的去使用。真正的使用者體驗也是在生活中,而不是在理論中。

例子1:女生去理髮店保養頭髮,理髮店有專門對個人的方案和材料。除了第一次,後面每次去不用多說什麼,理髮師就知道給你做什麼。這是不是使用者體驗。現在專案有幾個有的。

例子2:去路邊買雞蛋餅,「老闆」 "好嘞",然後你就拿著一點醬,多的生菜,沒有辣椒,放了辣條的餅走了。不用多說一句。

這是不是使用者體驗。有多少專案能記錄個人的使用記錄,並給予反饋的。

如何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我只想說,你就是使用者,不要把專案當成專案,要當成乙個路邊攤。使用者體驗就是生活體驗!輕噴

Chrome的擴充套件程式如何做到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安裝,是否合乎規則?

根據我的使用經驗,取得了 uac 授權的程式可以強行向 Chrome 裡面塞擴充套件,之前華為網盤 迅雷 工行客戶端都這麼幹過 當然這幾個都會提示你,不是偷偷就裝上了 支付寶安全控制項是乙個徹頭徹尾的流氓木馬程式,幹過的事情遠比這個出格 網上流傳的所謂 支付寶偷偷新增根證書,將造成安全隱患 的說法是...

如何減緩一款新出的社交軟體在使用者增多後的「變味」速度?

九頭蛇 我感覺為了減少變味主要是不能忘記初心,很多軟體為了掙錢忘記了初心。這樣就會有一群不正當的人進入這些軟體裡面,使得這些軟體體驗不是很好。這應該也就是問題所在。 城市與貓 熵增是趨勢宇宙規律無法動搖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沒必要去費勁 這種中國平台社群這種迴圈重複上演了無數遍了還有人能問這種...

從閱讀使用者的角度,你如何評價壹心理推出的 心理急救手冊 ?

洪權 簡單看了幾條,用研究者角度看,這是大雜燴。對實際沒有幫助。對一些人可能起到觸發的作用。比如,急救,是指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可以點到位。舉個例子,如果你出現心悸的情況要如何做?按照上面12條裡,你需要一條條的來嘗試。可是,正確的方法是 立刻找個地方坐下來,放緩呼吸,放鬆全身。靜坐5分鐘。立刻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