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大白話講講佛教中「無明」的概念嗎?

時間 2021-05-09 14:59:15

1樓:隨喜讚嘆

無明,用《楞嚴經》上的乙個比喻,就好比有人,身體本來很舒適,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突然突發奇想,瞪著眼睛看天空,眼睛瞪疲勞了,會看到空中出現各種彩色的花紋,這些花紋,不是從空中生的,也不是從眼睛裡生的,他就是一種眼睛看強光,疲勞後的幻相!

在這個比喻裡,無明,就好比這個突發奇想去看天空的動作,沒有什麼原因,身體也沒病,就是突發奇想。

而我們的自性,本來圓滿,本自具足一切萬法,什麼都不缺,但是你卻突然認為你需要個什麼東西、想要得到個什麼,然後就去做「想要」的動作,去爭取乙個你自己本來就有的東西,這就是無明~

而眼睛看天空所產生的花紋,就好比我們的宇宙和人生,所有宇宙中的物質、有相的東西,本質都是屬於幻相,表面上看起來,所有的物質宇宙都是有規律和邏輯的,而且邏輯嚴密,但實際它的根是「虛妄」,就像雲上起雲、霧上起霧、菸上生煙,看起來他們有因果邏輯,但是雲霧沒有根,都是空中樓閣而已~

所以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從妄起妄」而已,歸根結底,都是虛妄的~

無明,就是虛妄本身~

2樓:濛濛豬

念頭出現,伴隨著吸引力,瞬間被吸走,被牽引著完成念頭的延續和衍生的思考的過程,如果能抵禦住吸引力,並切斷延續過程,這就是修行的本質,前者有些人定義為無明,後者定義為啥就見仁見智了

3樓:劉微塵

佛法,提出的種種概念,詞彙,不是用來你問我答,我問你答的。

不是這樣的!

是我們看佛經,當出現這個無明的概念時,我們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無明。這樣就好了。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這本來清淨,能用語言描述麼?

4樓:臨野水看浮雲

無明就是遺失真的,執著假的,把假的當真的。那什麼是假的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所有相都是假的,萬法都是假的。什麼是真的呢?自性是真的,而這個自性又是無形無相的,萬法都是它的顯現。

夠白話吧?但可能還是不好懂。所以,其實不是語言是否大白話的問題,而是是否開悟的問題。

5樓:無塵

無明,其實就是不明白。

不明白什麼呢?不明白真實。

佛法傳承至今,講的就是乙個真實。

什麼是真實呢?其實佛說乙個真實,是想讓我們這些眾生明白,我們現在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它都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是無常的。

那怎麼能明白真實呢?怎麼能擺脫「無明」呢?其實,就在乙個明白上。明白自己,就是修行。

怎麼去明白呢?向自己問一問。我現在煩惱的是什麼?

我為什麼有這樣的煩惱?在問的過程中,要沒有偏頗的問,就是不要抓到什麼就歸類,要麼好要麼壞的。不要有好壞,善惡這些標桿,有了這些,就有立場,就有偏見,就會有情緒,就不能真實的看清楚自己的內心。

一點一點慢慢問向自心,就會越來越明白自己。

6樓:LauKengkeng

五種感官如同盲人摸象,概念基礎好似空中樓閣,工具理性永遠不夠發達,價值理性永遠自以為是,如此身在黑暗,不見前途,就是無明

好像身處黃昏的密林,林中有野獸潛伏,四處降下濃霧,時有小路忽隱忽現,決心一意孤行,卻發現此路坑窪不平,越走越窄,半路中斷,陷入絕境,遍體鱗傷,又再次四處亂撞,不知所從。

不了解[這個物件],不知道[這有風險、有多困難、是苦的],把苦的說成不苦的,這些[不知道]是無明。

由於短視,認定這樣做就對了,在認定的路上一去不返,撞到南牆才悔不當初。不了解[這些想法或行為的結局],不知道[這導致苦],這些[不知道]是無明。

不知道[有不苦的狀態],不知道[有令人滿意的前景存在],以至於停留在種種苦,這個[不知道]是無明。

不知道[如何做才會不苦],不知道[這些做法脫離苦],不知道該走的道路,又或知道但缺乏經驗而笨拙生疏,這個[不知道]是無明。

不知道[色是色],不知道[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乃至[受是受]……[受離]……[想離]……[行離]……[識離],這些[不知道]是無明。

對四諦的[不知道]、[生疏],就是[無明]。

無明,然後去行動,去認識,去觸動、去感受,然後內在地渴求、揹負、成為、生長、僵硬、陷入絕境、憂悲苦惱;同時外在地渴求、尋覓、利用、守護、辯駁、攻擊、刀兵劍杖,行無數惡。如此種種,都在[名色與識]之中,未曾脫離,[名色與識]都屬於[行],未曾脫離,[行]全由[無明]而起,未曾脫離。

因而,觀察[無明]只要在十一支的任何一處觀察即可,全都是無明的。

7樓:牧童

無明其實是智慧型不足,無法對事物全部通透理解。佛佗又名「正遍知」,何謂正遍知,就是說對一切事物的來去因果,都全部清楚知道,不會有疑惑,而無明的人,就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D唔知D」,無明者有如身處迷宮,迷迷糊糊,不知方向袖裡,做事情便不能果斷清楚,就是無法正確地處理事情。

僅供參考。

8樓:燕兒在林梢

就像南無要依照唐朝音讀拿摩一樣,今天的粵語閩南語 ,把這兩個字依然讀作拿摩。

所以無明 ,大概就是粵語裡的唔明吧,就是不明白,很多事情我們做錯或者搞不清楚,就是因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或原理。

當我們懂得了所有的道理,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是合理的得道的,也就沒有痛苦和煩惱了。

9樓:Mitom

我們可以帶上現在有些AI眼鏡,看不到外面環境,但是卻能看到AI的場景,並被帶到放置很多東西房間,如果我們不觸碰周圍東西,我們是不會知道周圍的東西。特別如果AI很精彩,也就忘了自己在乙個自己不知道的地方。那種感覺,應該就有點像是無明了。

這個只是這麼比喻,但完全不可能知道,要是我知道了,應該就可以馬上斷了,顯然沒有。

10樓:彈結他的胖達

簡單來說就是對事物沒有乙個全面而深刻地本質認識,而僅僅是停留在對事物片面地現象層面的認識。

而造成這種問題在於個人的主觀色彩濃重、智力不夠或者懶惰痴纏等各種惡習的影響。

通俗點講,就這些。

11樓:凌祥曦

佛學認為眾生平等,皆本自具足,因遮蓋不同而相用有差。首先眾生平等是指於體性而言,都是具足智慧型的,都一樣沒有差別,所以是平等的,由於遮蓋不同,遮蓋簡單講就是貪嗔痴慢疑等等習氣,遮蓋住了智慧型,所以智慧型不得顯現。這種被遮蓋了無法運用本自具足的智慧型的狀態就叫無明。

因此修行就是復明智慧型的過程,祛除貪嗔痴慢疑習氣的遮蓋。

12樓:陳誠

狹義的無明:迷惑=不相信、不理解、不接受:苦、集、滅、道等四字的真理。

廣義的無明:妄想=相信、理解、接受:名、權、財、食、色、睡等六欲的歪理。

另外,苦=輪迴生死,集=妄想、漏業、習氣=苦的因緣,滅=無漏涅槃,道=戒、定、慧=滅的因緣。

因此,不選擇四聖諦,同時,選擇六凡理,或者,選擇四聖諦,同時,不選擇六凡理。

13樓:為生民立絕學

很簡單,明就是暗,暗就是明。

無明,也無暗。

人家都明白告訴你了,我就是在扯淡!

弄一些搞不懂的詞藻,耗費你的腦細胞。

最後來一句,佛學是給大智慧型的人看的,你不懂是因為你沒慧根啊!

不信?不信你看一會兒就有人說我不懂佛學了,連無明是什麼都不懂,就看字面意思,扯淡?

對啊,反正你提出無明本就是扯淡,我用扯淡應付扯淡,又有何不可?

用魔法打敗魔法嘛!

況且,無明這玩意是禪宗的詞彙吧?

和佛教又有什麼關係?

14樓:這邊風景獨好

我們虛構了乙個不存在的主體:「我」,認為心理活動、身體都有乙個「我」來控制,這叫「無明」。

而實際上呢心理活動只是心理活動,它沒有主體,意識通過身體和外在世界進行互動,不明白這個,叫「無明」。

心如一條河流,只要有執取的驅動力,這條河流就永遠奔騰不息,一世又一世,此為「輪迴」,不明白這個,叫「無明」

認為「人死如燈滅」,認為「輪迴」是某個「靈魂」在輪迴,亦或是某個東西在輪迴,不知上述那條奔騰的河流就是「輪迴」,這叫「無明」

15樓:夢未賅

無明,佛教體系內對他人否定貶低所用的一種專有名詞。

無明包括,不支援佛教世界觀,不認同佛教價值體系,學佛過程緩慢等等令乙個自認佔據佛教話語權的人感到不快時,其可用無明來暗示你在佛教語境中的弱勢地位。

16樓:法生

無明者,一切世間,本來無無明,一念貪愛,忽生世間一切有為之相,名為無明,如是貪愛,不從外來,亦非內出,若是外來,一切眾生無法出離,猶如虛空不可出離,然十方諸佛現已離於貪愛,所以不外來,何以亦非內出,若是內出者、貪愛常流,不可斷絕,如同泉水,不可斷絕,然諸眾生若離於一切相,即貪愛不起,若貪愛不起,即無明不生,所以亦非內出,亦非中間,若是中間,即是不定,如牆頭草,東西搖擺,所以亦非中間,若是中間,應忽有忽無,若如是者,無有常樂我淨,然諸佛以證常樂我淨,無有退轉,所以亦非中間,一切眾生,亦有常樂我淨之種子,因貪愛故,障覆真淨真如,譬如日輪,因烏雲所障,不能顯了,眾生五陰烏雲亦復如是,因貪愛故,即生痴病,因愚痴故,妄生取著,因取著故,生未來果報之因,所以名為無明,無明非有,因眾生見色起貪,無明即生,若離於貪,無明不生,何來無明,無明但有名字,若離於相,名字亦無,若諸修行之人,離於名相,則無明不生,若無無明,則盡未來之苦,

17樓:司馬義

無明不是什麼概念。不過可以通過禪修到達乙個程度方可見證到無明。無明其實是無知,無知導致身、語、心產生各種【有為】,而有為有個名稱叫做【行】,分為身行、語行、心行。

【行】的記錄,導致六識有所傾向,有所扭曲,導致對特定的感受認知有偏愛與厭惡的不同執取。總括來說就是有貪、嗔和痴。

而在每日都是這樣不停重複著這些無知、主觀地認為有乙個願景,如果到達,就可以安樂自在。比如說給自己賺乙個億就可以退休不幹,可是成功賺取到乙個億,心裡還是不安,還想賺取更多,怕這乙個億會花完或者貪婪無窮。又或富有以後,可是還是面對著不少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感到迷失,不知道到底要怎樣才能永遠地安樂自在。

這是因為對苦的無知,在甚深的無明中。

無知導致【行】,身行、語行、心行。佛陀教導修習觀吸氣呼氣之念,其實就是將注意正知與呼吸同步。呼吸本身就是身行的一部分。

當正知身行,身任何有為都得到正知,不再無知。這是基本功。也是四念處中的身念處。

然後隨著正知呼氣同步熟練以後,又修習正知與感受同步。這就是受念處,屬於心行的一部分。那麼心行就得到了正知。

繼續修習下去,會發現有五感所攝取的色法當下的生起與滅沒的同步,也除了與受的同步,還有想、思、作意各自因緣生起與滅沒與正知的同步,這就是心念處。到了這個地步基本上【行】大部分時候處於正知,不是無知。當正知與作意生滅同步,就是到達了法念處的地步。

若有五蓋障礙的影響導致不如理的作意,立刻能被發現/正知。

當見到識的生起時,也見證到伴隨著貪嗔痴生起,透過不同六入處所得產生觸、見證到觸的產生而導致感受的產生,感受趨向生起渴愛,渴愛的生起又牽起執取的生起。執取導致有以後的煩惱潛伏、有以後煩惱生起的機會。無明緣行,行緣識不斷的生起,這種流程不斷如此發生。

煩惱如憂、悲、苦、絕望也因此越來越高幾率發生。是不由自主的,沒有自主的,那是苦,對此沒有親自看見的無知者才會讓它繼續發生,繼續不停的發生下去。原來此前一直處於無知時,背後裡就是這樣的機制運作。

現在已看見了。見到此時,佛陀說:明生起了眼生起了、智生起了、慧生起了。

對苦有了正知,也見證到苦的聚集,知道諸聚集出現破壞滅絕苦就會滅,生起了正見,進入苦滅道路/八聖道。

當親自見證時,會發現這個生起,所以那個也逐漸跟著生起。那個逐漸跟著生起,也導致另乙個逐漸生起。不是什麼概念,不是佛陀設定的一種道理或者哲理。正見者會見證到

無明 > 行 > 識 > 名色 > 六入處 > 觸 > 受 > 愛 > 取 > 有 > 生 > 老死

佛陀教導的觀吸氣呼氣之念,就是從【行】的身行與正知同步而開始的。佛陀也有另乙個觀法,是不淨觀,也可以導致四念處滿足的。不淨觀裡頭是顛覆無知者牢固的認知,也就是顛覆對渴愛、執取、有、生、老死,屬於粗暴可是非常見效的方法來證四聖諦。

在你的行業 專業中,哪些概念或詞語用 大白話 解釋完變得非常好理解?

Ceaser 有一群和學者和專家每天在研究的就是如何讓你不停的看手機,基於你的感官,心理,以及文化,刺激你不停的瀏覽,刺激你的消費慾望。那你乖乖的讀你本來不怎麼感興趣的內容,買你不怎麼需要的產品。 社內一名小學生 大家問我學什麼專業的,一開始我就會說 藝術理論與批評 的,名字太長了,我就說 藝術學 ...

速寫中可以用素描的起形方式嗎?

阿白的粉大腦 嚴格來說素描和速寫的區別是 速寫速即速度快一半在15 30分鐘內畫完。表現形式不限彩色也可以。其訓練目的是對型的概括能力,這個型指的不僅僅是主體物的造型更是指畫面的構成畫畫不僅要畫正型也要注意畫面的復行就是留白的形狀 素描素是單一的意思也就是說單色的繪畫都可以稱之為素描不論是什麼顏色只...

有什麼生活中可以用的古代禮儀或語言?

Edea 高考考綱上敬謙辭的用法都可以用的上,如您貴姓,免貴姓x。盡我綿薄之力。令尊 令堂 家父 家母。以及獻上拙筆,請您斧正。我覺得都是些很好用的禮儀說法。可能聽上去有些矯情,但是用的時候會給聽的人一種,這個小伙ji挺有禮貌的。不過僅限於不熟悉的人,或者長輩上級之間吧,比較朋友同輩之間這樣用是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