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對個人發展有什麼參考意義?

時間 2021-05-08 22:28:04

1樓:凡桑

全球化是橫向的擴張,只能複製以前就有的成功,而科技創新是縱向的誇張,是創造以前不存在的東西。沒有科技創新,只有全球化,這個世界只能玩完,這是為什麼要科技創新的原因。

創新不是從1到N,而是從0到1。從1到N就是在別人已有的模式和品牌的基礎上稍作改變,把產品效能變得更好,把功能增加。如果像要通過創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就要打造別人沒想到的痛點,才能獨樹一幟,難以被複製。

成功的企業壟斷,失敗的企業毀於競爭。創造乙個新的企業,必須有乙個嶄新的想法,並對此進行壟斷。而失敗的企業會與相似的企業進行競爭,而且把眼光盯住對方企圖在統一領域做的更好,而不再其它方面創新突破,那就很難拉開差距,最終只會面臨淘汰或者合併。

我們常常以為競爭才是商業的本質,甚至為了打敗對手,將所有精力放在競爭上,但是如果無法迅速取得勝利的競爭,只會導致價值的消耗,而不是創造價值,無法打敗對手,就聯合起來,比如當初peter thiel 聯合elon musk創造了paypal。

現在大部分公司都通過各種商業運營來爭奪市場,不惜與行業內的競爭者殺的你死我活,這種商業思維不僅會讓公司陷入同質化中不可自拔,同時也難以保持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們應當有一種批判性的思維來思考我們的事業和商業,懷疑一切已經發生的,思考一切可能發生的,勇敢的去做一些還沒發生的。這種從思維到哲學上的創新,往往能幫助我們創造出乙個全新的市場維度。

重新認識冪次法則,相信秘密的存在。冪次法則就是專注乙個領域去突破、創新,乙個企業、乙個人才能夠不斷地獲得成就,不然,只是不同方面泛泛地涉獵,並不會有所進展。乙個企業還是乙個人,一定要有乙個地方專精,才能有自身優勢,才能面對社會上的競爭,然後才考慮發展其它優勢。

乙個企業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優勢,一定要保守自己的秘密,等這個模式、事情做成了之後才去把這個秘密公布,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優勢能夠實施而不被竊取。

有人說營銷手段不重要,只需要做好產品,顧客就會來。其實,顧客不會自動上門來,有一定好的產品,也必須配上好的營銷手段,無論是廣告還是公關也好,就好比如滴滴,一開始也是僱大學生去讓司機不得不安裝平台的,少不了宣傳。銷售的核心是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的想法,營銷要針對合適的群體,針對這些群體正在使用的產品的痛點,實現徹底代替現有產品的壟斷目的,然後再擴大戰果,進入非痛點群體。

乙個公司、產品創業伊始,必須有宣傳,才能得到第一批粉絲,第一批初始使用者,才能更好地更廣地去宣傳。而且,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傳播已經變得很容易很普遍的事情了,人們更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創業。

無論你現在是什麼狀態,無論你是失業失戀待業待嫁,抑或是已經走上人生巔峰輕輕鬆鬆先賺了乙個億。其實我們都是0。把這個世界看成乙個二進位制的世界吧:

不管獲得過什麼,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從0出發,不管失去了什麼,我們最終都會到達我們的1。

而到底什麼是我們的1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也許是學業的進步,也許是愛情事業,1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和對未來各種不確定性的抗爭。1是一種生活態度。

2樓:primetutu

《從0到1》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我特別喜歡。相比於創業者和投資者,《從0到1》寫給個人的內容比較零散。

1,為什麼會有競爭,如何看待競爭

《從0到1》的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寫壟斷和競爭,認為壟斷的好處太多了,尤其是創造性壟斷既能使大眾收益,又能帶給創造者長期利潤。而競爭中的企業和個人就很可憐,因為壟斷者除了想著賺錢外還有餘力想其他事情,在完全競爭中的企業和個人只能著眼於短期利益,不可能對未來進行長期規劃。

競爭是怎麼產生的?

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開篇寫道:「兩家人,同樣尊貴體面」。公司內部的公升職更符合莎士比亞的理論,所有的競爭者都是相似的。

競爭這種觀念在整個社會蔓延:」我們宣揚競爭,內化競爭的必要性,頒布競爭的條律;結果就是儘管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實際獲得的卻越來越少,我們把自己困在了競爭中。」

競爭不一定對個人有益,因為競爭迫使個人把精力競爭對手身上,競爭使人分心,不可能長期規劃。更嚴重的是競爭也會影響你的判斷,「競爭使人出現幻覺,徒勞去抓一些並不存在的『機會』。」

《從0到1》中寫到了彼得·蒂爾作為矽谷大佬,見證的許多荒唐的競爭,比如讀卡器形狀之爭、谷歌和微軟之爭。在競爭中所有參與者都想贏,但是一場競爭是沒有意義的,那麼競爭者都是輸家,就像所有形狀的讀卡器最後都在科技的進步中失去了市場、蘋果在谷歌和微軟的競爭中異軍突起,這些想要贏的競爭者都輸掉了時間和精力。

2,警惕非情景化的客觀性。

《從0到1》中描寫了看待未來的幾種方式。出生在1945~2023年的美中國人,在人生中的頭18年世界越來越好,科技彷彿自動進步了,當科技發展止步於70年代時,這些人中的精英恰好擠入了高收入人群,越來越富有,越來越成功,他們對未來的看法是一種不明確的樂觀。他們知道未來會更好,具體有多好呢?

不知道,想從未來獲利,卻認為沒有必要制定計畫。比起研發新產品,這些對未來不明確的樂觀主義者會認為改進已有產品更重要,調整經營流程,提高就業務效率,而不是開創新事業。作為家長,他們會鼓勵自己的孩子走上既定的安全軌道。

彼得·蒂爾顯然是討厭既定軌道的,他認為這代美中國人缺少計畫。

《從0到1》裡面還提到了乙個人,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異類》的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反對傑克·多西這類「成功絕非偶然」的觀點,認為成功更多是機遇和環境一路加持的結果,甚至成功的異類應該是在出生率低谷的年份出生,這樣接生的醫院不擁擠,上學的學校更寬敞,老師的輔導時間更充裕,人生更適合開掛。

但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對成功的總結客觀嗎?彼得·蒂爾認為不客觀,因為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是趕著嬰兒潮尾巴出生的,他在青春時代眼看著比自己大十幾歲的人把蛋糕瓜分完,等輪到自己進入社會時機會變得更難得。因此《異類》裡高估的機遇的力量,低估了規劃的重要性。

這讓我想起微博上一位著名的《異類》愛好者也討厭「職業規劃」這個詞。

一些前輩們會相信「勝利之等待那些有準備的人」,甚至粗魯的認為「淺薄的人才會相信運氣和境遇,強者只相信因果」。我覺得看完《從0到1》之後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待乙個人的觀點,無論這個觀點包裝得多客觀,了解說話人的背景經歷都是非常重要的。

3,把所有雞蛋放在乙個籃子裡

「你應該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你擅長的事情上,而且在這之前要先仔細想一想未來這件事情是否會變得很有價值。」

4,初創時的「聯姻」

「選擇合夥人就像結婚,而創始人之間鬧矛盾就像離婚一樣領不快。每段關係開始的時候都很樂觀,而冷靜地思考以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就不那麼令人愉悅了,因而人們都不去想。但如果創始人之間有不可調解的矛盾,公司將深受其害。

」所以:「技術能力和才華互補固然重要,但創始人之間的了解程度和他們合作的默契程度也同樣重要。創始人在共同創業前應有深厚的交情,否則就是在碰運氣。」

5,秘密

《從0到1》認為,如果沒有秘密就意味著我們生活在乙個處處公平的社會。那麼現在的社會顯然是存在秘密的,人和自然之間、以及人和人之間的秘密。「在經濟學方面,不相信秘密的存在,導致人們盲目相信市場的有效性。

但金融泡沫的存在表明市場有時根本不起作用。」所以經濟學家也不能消滅這些秘密,我想這些秘密還有另乙個名字:黑天鵝。

《從0到1》的封底上有《黑天鵝》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推薦,他覺得《從0到1》應該讀三遍。《黑天鵝》比較短也很好看可以讀三遍。

3樓:章辭

這書看過2遍。

第一次是2023年此書在國內出版的時候。

第二次是昨晚,在徐匯區圖書館。

不同時期讀此書感覺不一樣。

如果你打算創業或者正在創業,書中的一下7點值得思考,你到底要創立一家什麼樣的企業?

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應該問自己七個問題:

我的科技水平對現有方案的改進足夠嗎?10倍以上的效率提公升才對消費者有意義哦。

現在的時間點對嗎?前浪和後浪都容易死在沙灘上。

我遵守了「從小市場開始迅速建立壟斷」的邏輯了嗎?

我的團隊配置有問題嗎?

我知道怎麼銷售我的產品嗎?

我們生意10年、20年後還存在嗎?

我有沒有看到別人沒看到的「秘密」?

無論你是否選擇創業,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4樓:菻子

一點本書總的來說對我的印象不是特別的深,書中前幾頁都是一些著名企業家或一些經濟雜誌寫的對這本書的感想等,這就是所謂的營銷吧,我相信不多的企業家或創業者看了這本書更多是確定了心中的想法,而書中從0到1的思想就是告訴大家要做壟斷性企業,避開競爭,強調創新,從0到1,而不是從1到n,在創新的公司他們一直在創業,而在未創新的公司,只會被淘汰,或被其他公司作"破壞性創新",再則就是品牌,技術,人員選擇,書中不僅講了壟斷的重要性,也舉了很多案例,說明了公司的基礎等,在做管理者的朋友可以反覆借鑑彼得.蒂爾德這本《從0到1>但有一部分的觀點還是得自己去思考,用自己的管理方式去採取一些自己認為書中比較好的觀點相結合就ok

5樓:bin

看到第4章,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在這裡就這麼很輕鬆的被解決了…本來打算看原版的《no contest:why we lost in the race to win》去看待競爭問題,結果這書就解釋完了我的困惑。後面的還不知道,只是這本書,很值得看。

當然乙個前提就是:思想的自由,當理解管理和秩序,才會迫切的需要這本書。

6樓:

我覺得不要死板、死硬地簡單理解為:我們就要從0到1,不要從1到N或看不起從1到N。

在同樣的條件下,乙個人選擇了從0到1 ,另外乙個人選擇了從1到N,但實際情況極有可能是選擇了從0到1 的這個人實施的是學習他人、死硬複製他人從0到1的做法,實際這種複製的做法的實質是從1到N,而選擇從1到N的這個人卻是依據當時的環境,做出從1到N的判斷的。

賈伯斯只有乙個,誰都要當賈伯斯是不現實的也是愚蠢的。

在某個環境下能判斷出是從0到1更有價值還是從1到N更有價值,本身就是一種從0到1的行為,而在同樣的環境下,同樣是從1到N,你比別人實現得更好,這過程也就是在實踐從0到1。

比如在中國做手機,簡單的理解,雷軍更傾向於是從1到N,而老羅更傾向於是從0到1,至少目前誰做得好比較明顯。

有句話說得好,你要選擇的路,盡量不要是你理想中的路,而更應該是最能讓你盡快到達目的地的路。當然這目的和路,都指的是合法合乎道德的。

借用當下流行語,生活不僅有現在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但如果只看到詩和遠方的田野只追求詩和遠方的田野,那你可能永遠只能苟且卻無法得到詩和遠方的田野,要選擇盡快從苟且到達詩和遠方的田野的苟且方式來苟且。

為什麼大多數企業能夠做到從0到1,卻無法做到從1到N

薔石 企業從0做到1,首先,資源會起到關鍵的作用,尤其是領導人及核心團隊的市場洞察力 資金 關係資源。其次,企業在從0到1的程序中,企業首先是要活下去,大家的目標和目的很容易形成一致,而且心無旁騖,很容易就做到了齊心協力,用最直接 最有效的方法將企業資源高效轉化為結果。而企業從1到N時,企業組織的轉...

大學獎學金對個人發展有什麼影響?如何看待大學獎學金?

嘉學互助 聊這個之前,得先搞清楚 大學獎學金 到底是幹嘛的?大一入學的時候,一般會收到兩份材料 大學四年培養計畫和大學生行為守則 不要小看這兩份材料,大學教育體系到底要怎麼塑造你,希望你變成什麼樣,裡面都寫得清清楚楚 有了這兩個指導規範做指南,當然還不夠,還需要有東西能促使你按照這個既定路線走,一方...

孩子從喊「媽媽」到喊「媽」,你對這種變化有什麼感受?

咖啡媽媽 我家兒子不到兩歲時,喊 媽 而且還是方言版的 喊的不是我,是學著他爸喊奶奶,哈哈 印象中,我兒子是從喊 媽媽 直接變成 老媽 的,沒喊過乙個字的 媽 禹諾 自我中心的建立以及完善,媽媽作為孩子的重要他人,0 3個月無條件接納,到3個月 2歲有條件接納,以及3 6歲變成控制,孩子心理也出現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