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戰,馬謖如果提前在山上備一部分水,戰果會不一樣嗎?

時間 2021-05-09 03:56:52

1樓:未聞芳名

難度在於怎麼存水,如果水管夠的話馬謖當然能夠超額完成任務,這個超額也不是反擊擊潰張郃,而是比諸葛亮的預想中守的時間更久而且戰損更少。

至於怎麼有水,提前運水上去不可能。可以這樣,讓常凱申空投給在山上固守的馬謖礦泉水。難度太大,需要動用凱申物流,而且還不能是手諭,更關鍵的是不能投錯給張郃,所以馬謖在山上想翻盤太難了。

馬謖還是老老實實下山紮營吧。

2樓:啊麥

街亭古戰場,寬6公里,簡直是一馬平川,馬謖那點兵怎麼守。其實應該一部分兵力在山上,一部分王平守河邊,馬謖中軍靠後,形成掎角之勢,根據實際情況支援,或許能抵擋一陣。

3樓:tzw007

挑水救不了蜀軍。攻守之勢異也,項羽韓信那是進攻,贏了就殺人破塔上高地。馬謖是守方,打贏一場戰鬥還是要原地守高,主動權在人家手裡

4樓:月塔

其實水源並不是馬謖失敗的原因,在街亭之戰中,馬謖才是進攻的那一方,希望拖延時間的其實是張郃。戰前,諸葛亮馬謖的任務不是守街亭,沒有一本史料有關於諸葛亮派馬謖去街亭的記載。諸葛亮給馬謖的任務是」絕隴道「,不是守街亭。

明確了這一點,大家再來看這張地圖,當時的隴道,不止街亭所在的隴山道一條。街亭南方的關隴大道,才是最常用,最平坦,最適合大軍通行的正路。再往南的陳倉道,雖然狹窄,但也能供大軍通行,建安十九年,夏侯淵,張郃擊破馬超,走的就是這條道。

淵曰:「公在鄴,反覆四千里,比報,敘等必敗,非救急也。」遂行,使張合督步騎五千在前,從陳倉狹道入,淵自督糧在後。

合至渭水上,超將氐、羌數千逆合.未戰,超走,合進軍收超軍器械。淵到,諸縣皆己降。

所以,大家明白了嗎?

就算馬謖在街亭拖住了張郃,曹睿大軍仍可以從關隴大道進攻天水。要想應對曹軍後續的進攻,馬謖必須速戰速決,解決張郃的部隊後,以最快速度退到隴城縣-上邽一線,防備曹軍的後續進攻。想在街亭耽誤時間的其實是張郃,而且,馬謖士兵在數量上是張郃的兩倍,魏軍根本沒有條件圍山,如果馬謖謹慎退兵的話,張郃也無力阻攔。

據我分析,此戰大概率是張郃在山下水源地駐營防守,而馬謖為了速戰速決,主動發起進攻,結果被張郃尋得破綻,一舉擊潰。所以,水源其實並不影響這次戰鬥的勝負。

5樓:qingshan1019

這個很難講。。

首先兵力是差一點的2萬對10萬,又是面對張郃這種將軍,你馬謖加乙個王平,肯定不是對手,不搞點奇謀怕是不行。

再說你派馬謖去,不就是看中他有點天賦嗎?否則你叫王平去就行。

你諸葛敢搞空城計,馬謖為啥不能占個山?要是一部分人在山上埋伏,一部分當道下寨,那麼鹿死誰手未可知。。

問題就在於兵太少,只能搞乙個地方,王平分了一點兵去,但是很少。一點用沒有。

這地方誰去都守不住,魏延,趙雲等估計都不行。因為兵太少了。

所以最大問題在於,你諸葛把兵行得太險了。馬謖也就是背個鍋,然後你空城計揚名。

當然我沒看到過街亭的實際情況,是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相信如果是這種地形,那麼馬謖當然也知道如何布陣的。

麻煩就麻煩在,馬謖認為常規辦法肯定守不住,那麼只能想其他招數了。。都是乙個敗字,險中求勝罷了。

你想,2萬人不少吧,2萬人上山,這山應該很大,魏軍能把山團團圍住,這是多大架勢?這麼大乙個鍋,馬謖也是背不起的。

6樓:十六夜淚

那吃的呢?

弓箭的箭矢呢?

馬草呢?

而且我記得蜀軍兵力是不如魏軍的

那麼進山駐兵,雖然我不清楚有沒有騎兵,但我認為魏軍應該是有騎兵的,那麼他就可以源源不斷輸送糧草和兵員形成圍攻

你山上的物資難道是無限的?

研究不嚴謹,不喜勿噴,拋磚引玉

7樓:

你自己試試看,一天只喝水不吃飯,你看看你還有力氣幹活不? 更別說行軍打仗了...

俗話說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馬謖上山就是自斷後路(補給線後勤)的表現,這種屬於兵家大忌,畢竟不是誰都能學韓信背水一戰項羽破釜沉舟那套搬來就用。

沒有後勤補給,時間一長軍心必定會亂,焉能不敗?

問題就是當時的諸葛亮北伐大軍最缺的就是時間...街亭一失諸葛亮的大部隊就很被動,魏軍只要從街亭繞後 ,如果不是諸葛亮反應快,蜀軍大部隊被魏軍前後夾擊是很容易的事情。

8樓:王敬華

過在一諸葛不聽劉備之言擅用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劉備死前對諸葛說了馬謖不堪大用諸葛偏偏還要用他也不想想劉備的眼睛看人什麼時候錯過。二過在馬謖不聽諸葛之言私行把兵屯於山上而諸葛是叫他屯於山下正面擋住魏軍即可之惋惜唉。。。。。歷史上街亭之戰是5萬蜀軍對5萬魏軍。

5萬蜀軍關於一共出兵10萬的諸葛亮來說現已相當於最大極限的投入了。

《演義》裡街亭之戰是3.5萬蜀軍對10萬魏軍。

3.5萬蜀軍在《演義》現已是其時悉數能調集的軍力了。

9樓:北冥有愚

過在一諸葛不聽劉備之言擅用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劉備死前對諸葛說了馬謖不堪大用諸葛偏偏還要用他也不想想劉備的眼睛看人什麼時候錯過。二過在馬謖不聽諸葛之言私行把兵屯於山上而諸葛是叫他屯於山下正面擋住魏軍即可之惋惜唉。。。。。歷史上街亭之戰是5萬蜀軍對5萬魏軍。

5萬蜀軍關於一共出兵10萬的諸葛亮來說現已相當於最大極限的投入了。

《演義》裡街亭之戰是3.5萬蜀軍對10萬魏軍。

3.5萬蜀軍在《演義》現已是其時悉數能調集的軍力了。

10樓:秦社姣

其實說實話…我覺得他們在戰前的話有很大的效果…韓信讓戰士理解:退…必死…所以他的戰士都拚了命…乙隻死士部隊天然銳不可擋…而馬謖僅僅硬衝…戰士們只有一種害怕心思…戰役起來…潰不成軍…毫無章法…這樣的部隊根本一觸即潰…破釜沉舟也僅僅自掘墳墓…諸葛亮派馬謖出征,王平為副將,帶兵兩萬五千人,二人定見相左,導致分兵駐紮,王平帶兵五千駐紮於山下乙個小寨,馬謖帶兵兩萬駐紮在山上。至於大將張郃,書中只寫了張郃為司馬懿大軍的先鋒官,司馬懿率軍二十萬。

至於先鋒分多少兵,沒有記載。

11樓:十三月

你這個問題太高估馬謖了。背水一戰和破釜沉舟,那可是兵仙和西楚霸王,看遍歷史也沒幾個有這本事的。真以為打仗過家家呢?讀點兵法看點史書就超神啦?KLJBDB

12樓:Tanar

馬謖這事單純從歷史結果上是很難分析出正確背景條件的

現在有個最直接的問題:馬謖在中心下寨擋住要道,能守的住魏軍5倍兵力的進攻麼?

如果魏軍單純正面強攻,以蜀軍步兵的戰鬥力完全是有可能擋的住的,問題是蜀軍不去占山,魏軍去佔怎麼辦?

街亭畢竟不是函谷關這種兩頭都是峭壁懸崖,只要當中修建關口對方完全無法爬上來的要塞。

馬謖認為,屯兵於山上,憑高視下,勢如劈竹,那麼從山上衝下來,至少這山不會是太高,太高了蜀軍衝下來都累死了,那麼在蜀軍擋住要道,魏軍去爬山只怕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魏軍爬上山,在山上直接花個一天時間砍木頭做些小型投石機之類的東西,然後往蜀軍大營裡砸,看你怎麼守......

13樓:商君書

其實你們說了這麼多,覺得馬謖是不是讀書讀傻了。我倒是覺得可能有迫不得已的成分。

首先,馬謖的部隊比張合早到街亭多久?一天,兩天?還是十天?

如果只是早到一兩天,他有沒有可能修葺防禦工事在平坦的大道上攔下四五倍於幾的張合部隊?

從守住的角度,上山也許是迫不得已之舉,或者說比起一波被人平推,上山也許還能苟一段。

14樓:燕不期

想象:聽聞曹操築銅雀台網羅天下俊男美女,我馬謖怎麼說也是三國有數的帥哥,更兼有大才,不行,曹阿瞞帶著這麼多兵來勢洶洶,看來對我勢在必得,我大蜀大業未成,我不能被抓到銅雀台去,眾將士聽命,陪我去山上躲躲,一來能吸引曹阿瞞注意,二來能守住糧草。

現實:曹阿瞞你這混蛋,我都脫好衣服了你怎麼還不來,你不來就算了,你還整天虎視眈眈的盯著人家,還親自帶兵去燒我糧草,難道糧草比我還好看。

15樓:流河旱樹

馬謖勝利的前提條件不該是在山上備水,而是不該在山上紮寨。選擇山上的理由竟然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打個比方:玩拳皇,紅血之後無限發必殺。我想誰也不敢在不了解對手實力,輸了就剁手指頭的賭局上,先把自己折磨紅血再打吧……

16樓:玩具先生

我覺得這就是乙個赤裸裸的智商問題,馬謖的智商遠未能達到乙個統帥所應具備的水平。

你可以說馬謖年輕,一介書生,沒有作戰經驗,又被委派了一項過於重要的任務,對手司馬懿太過強大………

看看隔壁的陸遜吧……

夷陵之戰,陸遜按照當時人的評價,還只能算是個小兒,也是個書生,也沒有作戰經驗,也是臨危受命,對面劉備也是打了一輩子仗的梟雄人物。

陸遜是如何部署的?

天時地利人和,吳蜀雙方的各方面的強弱,陸遜幾乎都考慮在了自己的戰鬥部署裡……是乙個超立體的戰略構想

再看看馬謖的戰略

這可不就是乙個智力差距的問題嗎?

17樓:Clear love丶7777

為啥要準備水,本來馬謖的目的就是讓山上斷水斷糧然後讓士兵破釜沉舟,只是沒想到魏軍走當初白起當初在長平打趙軍的方法只圍不攻。

18樓:祝踏嵐

前面各位說的很全面了,乾貨也不少。除了戰略上的,馬謖個人雖是熟讀兵書,但是沒能完全理解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深層意思。

這一切的前提是大頭兵們得先意識到到了死地了才行,才能發揮一鼓作氣的作用。而不是你將領人為地造乙個出來。

19樓:留一手

沒有用的,把你困住了,給你再多資源也沒用,除非主帥長期帶兵,並且意志力堅定,才有可能堅守的住,並且最終主要看援兵,不然每天都有逃跑的,喊投降的

20樓:落楓

存上乙個根據地都沒用,從來只有戰術為戰略服務,沒有戰略為戰術犧牲的道理。馬稷想效仿項羽,利用背水一戰的高士氣戰勝魏軍,本身就違背了戰略目的。諸葛亮給他安排的戰略任務就是守住糧道,僅此而已。

幾個高讚答案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21樓:

就算是韓信在山上備一部分水,也不行,但是韓信不會這麼幹。

韓信深知用兵之策,才有背水一戰。此背水一戰非北山一戰。而馬謖所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跟韓信的背水一戰卻不一樣。

這場戰役的關鍵,就是攻守方的角色。一場戰役攻方是劣勢於守方的,所以才有步步為營,美國的策略也是步兵下邊守著,飛機推進,步兵再向前占領乙個地方再守。

而司馬懿也是如此,圍而不攻,馬謖就被動的成為了攻方,如果不攻,就沒了水源,如果進攻,就更被動,司馬懿作為守方,更有利。

如果山上備一部分水呢?司馬懿還是圍而不攻,兵分兩路,圍住你馬謖之後,另一路進攻陽平關,你馬謖還是很被動。

韓信的背水一戰,如果趙國沒有進攻,而是圍而不攻,韓信一樣戰敗。

如果街亭之戰馬謖成功拖住張郃,那麼第一次北伐的結果會有所改善嗎?

會飛的胖子 應該沒有太大的改善。最主要的是曹真擊破趙雲後趙雲的表現。趙雲為了減少損失,燒掉箕谷。這也告訴曹真,我不是主力,這也讓曹真迅速去收復三郡。就算馬謖抵擋住張郃,當曹真軍到的時候,馬謖能不能抵擋兩股部隊還是兩說。加上曹真的聲望。諸葛亮在攻陷區的日子一定不好過。我認為第一次北伐只有馬謖抵擋住張郃...

給馬謖一萬胸甲騎兵,可否逆轉街亭之戰?乃至整個季漢第一次北伐?

陽光 我查了一下,不知道對不對 胸甲騎兵屬於重騎兵,是用於突破弱點的突擊力量,就衝這一點丞相就不會把這1萬人拉去街亭那種鬼地方。街亭之戰的地形已經有很多人發出來了,所以就這個問題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很難。如果是放在涼州那種適合大規模騎兵戰鬥的地形那是可以的,但街亭之戰想贏,應重在乙個守字!張頜救援隴右...

井徑之戰 背水一戰為什麼勝了?馬謖守街亭,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什麼敗了?

足跡 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要有一定條件才行的 1示弱對方,往往己方兵少,對方多,讓敵方放鬆警惕和己方決戰,而不是敵方對己方圍而不攻 2士兵士氣大振 激勵士氣,讓士兵知道只有死戰才有一線生機,或者讓士兵看到勝利希望,只要滿足一點就行 如果對方圍而不攻,並且招降,給吃給喝還免死,那就會給士兵一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