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可以提公升自己,可是當名著裡的人物和做法你不理解甚至厭惡時,那麼讀這本書還有意義嗎?

時間 2022-01-02 14:06:58

1樓:

你就當是看別人的人生和故事好了

別人的故事自己不理解很正常

一本書之所以能成為名著,也許是它的文筆間有值得學習的寫作手法,也許是因為結合寫文的歷史背景有它自己獨特的含義

就好比很多年前我讀書的時候,慕名聽說《人間失格》是本好書,於是我去書店購買回家讀,讀了三遍後,也只能說是故事我知道講的是什麼了,但是對於主角自殺的事情我還是不理解。因為我覺得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死了就什麼都沒了,但顯然這本書的作者並不這麼想

可是這本書依舊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那就是他寫文的方法。我那是第一次知道,原來也可以這麼寫文,以旁觀者的視角到主人公的視角,最後再回到旁觀者視角來回味主人公的故事,我之後寫文有的就用到了

再比如《小王子》這個故事我也是因為聽大家都說寫的好,所以我慕名去讀,雖然我至今也無法理解大家說的「浪漫」到底是什麼,也不能理解狐狸與玫瑰與小王子之間的感情,但是也有值得我反思的地方,那就是現實裡人的經歷如何濃縮到看似是童話的故事裡,只不過我的文筆一直很差,寫不出來那種感覺而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僅是名著,任何讀物對我來說都是如此。對於名著裡好的東西,我要去學,我不理解、不認同的東西,那就不去管他(因為我們改變不了名著,只能改變我們自己)

2樓:段雨萌

厭惡名著裡的思想也要結合時代背景拋開時代背景來評判作品作家就是耍流氓了

多看名著是有好處的但那是對一部分人聰明的人研究過歷史的人特別感興趣能讀好幾遍的人

所以讀書不是隨便找個名著看完了就算讀書了

看名著更不是單純的看劇情記住了就算看完了

所以還是慎重考慮後在讀名著會好點

大部分道理都懂但是都做不到的人難道讀了名著就會懂道理都不懂的人讀了名著他就能懂名著裡說了什麼

囫圇吞棗還不如讀點現在書籍通俗易懂還能更好的投其所好

3樓:

讀書是乙個吸收和思考的過程。

吸收和思考是乙個不斷完善和整理自己三觀觀的過程。

完善三觀是乙個完善自我的過程。

當你以自己的偏見與普世價值觀去牴觸哪些可能存在或者真實存在的事物時,你也在封閉自我,拒絕了解世界。

當然,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你始終會相信你心中的正義,良善,愛與希望。但是有一點,你可能永遠成為不了你自己,從小到大,你的三觀,你的思考方式,你的知識都是別人教你的,那些都是別人的,你拒絕與你曾經所接受的教育相悖的觀點,你不肯站在其他角度看待世界,等於你拒絕整理偏見,等於你拒絕思考。

4樓:多話的小巷

讀書多的人通常有更高的包容度和同理心,因為他們早已在名著中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做法,沒有什麼能讓他們感到震驚和難以理解,面對人生中各種不理想的狀況也更能坦然面對。

5樓:皮卡丘的小白熊

已經沒有必要了。

尼采多年前說,所有作者都是在書寫自己的偏見所以呢!舉個例子——

世界那麼多的飯菜,你不喜歡吃辣的那就不吃辣的,沒必要因為他是四川名菜,而強逼自己品出名菜的精華來

書籍這個東西你能夠提公升自己,在於三觀的碰撞、融合和認可,但這一定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範圍的,但如果你自己已經開始產生排斥反應了,那干毛讀他?

而且人生每個階段的感觸都不同,你可以先放下,然後過幾年再讀,當然也可以直接用他墊桌子腿

簡單點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哎!喜歡自己的人多,可是沒有乙個可以當男朋友,為什麼?

偶遇乙隻傻狍子 那要問問你自己的心了,為什麼都沒看上,也許真是看上的不喜歡自己,喜歡自己的看不上,人往高處走還是有道理的,正視自己的價值,找個門當戶對的,不要去高攀 董新茹 是不是都不滿足你心裡那種男朋友的型別,這種情況都是沒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如果真正遇到自己喜歡的人,自己的原則都會被打亂的,慢...

讀什麼書可以提公升作文水平

要雜食,不要挑食。看書,什麼書都要看一點。我的寫作天賦,除了自己真的是有天賦,另外就是因為小時候讀了大量的書,乙個不看書的人,是不可能指望他下筆如有神的,而且一定要大量閱讀。要讀多少呢?反正你最好在閱讀的過程中感覺到樂趣,學無止境,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是認真地回答這道題我會列出一長串的文學名著...

怎樣可以提公升自己的智慧型?

嘻嘻嘻 提公升智慧型是乙個很長期的過程。智慧型的人,都有乙個共同點。喜歡閱讀。長期地閱讀。事物由盛轉衰,由衰轉盛,萬物必然的規律。人也是如此。長期地閱讀,吸入新鮮的血液。思想才會活,才會由衰轉盛。否則只會通向另外一條由盛轉衰的道路。 學生明 你說的智慧型分兩種,乙個是腦力,乙個是感知力,腦力用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