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課堂上發言,最終引發心理問題?

時間 2021-11-23 05:35:37

1樓:郭茅

拋物線原理。想象拋物線上的乙個點,不斷攀公升,翻過拋物線的頂點後,開始下降。這是普通人面對焦慮事件的正常反應,但是焦慮症是乙個慢性病,病人不允許自己的焦慮翻過焦慮的頂峰,因此,焦慮始終在左半部分徘徊,起起伏伏,無法痊癒。

有時,鼓起勇氣讓自己衝過那個高點,讓焦慮自然回落,只要經歷一次,就會有一些突破。當然,反覆練習後,有望脫敏。

2樓:劉昭心理諮詢師

你說是「最終引發心理問題」,看起來是真的有如此的「走向」。。

似乎這種狀態,是一點點走到如此的,有「越來越強烈」卻沒有半分減輕的跡象,直到當下,都會有感覺身體為此受了不小的影響了,

是麼?其實,這不是件小事。

看起來只是「面對人發言,表達」會有緊張,

雖然發言本身不算大事,因為你舉的例子都談不上是「登台表演或是演講」程度的,

但你相應的緊張卻是「高階別的」,從頭一天就好像內心有了預警,有了「需要緊張起來」的提醒,從「什麼事都做不了」,到身體上的「胸悶氣短」,再到晚上的失眠,這一系列的狀態,都能感覺到「你的緊張程度有多高」。。

你覺得呢?

你問是否需要心理諮詢了,

我想是的。

因為如果你經受了這麼久,主動嘗試過的辦法也沒能給到改善和減輕,身心都在深受其擾,

我想,是要需求幫助了。

因為,你對此的緊張度,敏感度都很高。

換句話說,「人前表達,發言」這樣的事情,在引發你強烈的焦慮和恐懼,而如此的狀態,其實並非一時能積攢到的。。

這麼說吧,它們本身會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焦慮是一種「多想」,想的越多越恐慌,因為想的都是令人害怕和擔心的情境,而恐懼,本就是「藏在暗處的存在」,很容易被它帶著走,而「越怕就越怕」。

也就是說,當你焦慮和恐懼一次,它們本身為你帶來的深刻感受和印象,都在成為下一次緊張的積攢。。

所以,就算你覺得自己「已經上了大學,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了,它卻並不會因此而「自然而然的減退」,反而因為不斷的累積,而走到了一定的程度。

而這是因為,其實你一直都並沒有去真正的面對它。

不是想去克服,逼著自己去發言,就算是面對了,而恰恰相反,內心的恐慌會感到「被逼迫「而更加強烈,所以就會像你說,「知道要發言又多了乙份緊張在」。

而面對的意思是,

要去開啟你的恐慌。

找出更早形成的根源,留存在你內心裡最初的感受與體驗,留存的一些「引發你緊張背後的觀念」,它們曾經是始作俑者,開啟也就舒緩了一半。

面對的另乙個意思是,

找出一些「面對發言的應激狀態,讓自己能夠放鬆下來的模式」,去替代「一旦處於如此,便開始了緊張」的固化模式,在實踐上也要有所調整和學習,

這便在兩個角度上都給能到自己真正的「擾動」,以有所變化。。

大概就這些吧,如果可能,做乙個系統的心理諮詢,有點耐心去對待,想來會慢慢好起來的。祝好。

如何讓自己敢在課堂上發言?

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不會說話。我一站起來腦子就卡頓,什麼現象的引經據典,什麼道理的闡釋,什麼忠告,我都說不出來,我看到的是表象嗎,我感覺那些時事,好像沒深深想過,沒有自己系統的思考,只是留存在我的腦海裡成為乙個案例,習慣於在遇到相似...

高中生該怎麼積極在課堂上發言,主動去問老師?

寫給別人的一封信 你的目的是什麼?是單純回答問題,獲得老師同學的關注,還是想分享自己的想法,搞清楚自己的目的,回不回答問題都不重要,自己有收穫最重要,你的情況,老師比你更清楚,問問老師吧 劉T 為什麼想要提公升成績就要上課積極發言呢?我高三從來沒有主動舉手回答過問題,我會在心裡作答,如果不對我會把這...

你在課堂上最尷尬的事情是什麼?

奈個小尹 啊啊啊啊啊,尷尬死了 背景一 和另乙個班一起上數學課,那個班有我之前喜歡的男孩子背景二 我是個數學渣渣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因為是新學期第一次兩個班一起上課,莫名有種奇怪的想法,就是我要表現出比那個男生過得好,當初我們沒在一起,現在就想表現的我比他過得好,然後畫了淡妝,上課發現我書版本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