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長大是一種什麼樣的經歷?

時間 2021-06-03 09:32:58

1樓:

終於看到了一道送分題!

我在某直轄市語言類高校長大,從小是和爺爺奶奶長大的,單親家庭,爸爸也在學校裡工作,但由於某些特殊原因下崗了。

爺爺是該校某專業研究室的創始人之一,當年學校用的很多教材都是他編寫的。

小的時候很少讓我出去玩,基本上就是在家裡看書看電視,或者讓我和大院裡別人家的孩子一起玩。幼兒園的時候就感覺自己社交恐懼症明顯,被人說性格太麵。

反正人家是女孩子嘛,上學後就比較有優勢,是老師眼裡的乖乖女,雖然成績不一定好,但是一直都是比較乖的。小學初中高中讀的都是該大學的附屬學校,大學乾脆就家裡蹲了。

不過感覺上了大學自己也沒什麼光環,反而走讀的我感覺畢業也沒融入班集體,朋友是有一些。

因為是語言類高校,所以學英語比較早,四歲開始學英語,二年級學了音標,四年級學完新概念第一冊,初中後就不好好學習了,大學四級考了兩次,六級沒過,現在的英語水平未必比中考時好。

現在家還在學校裡,只剩下我和父親兩個人。這個樓裡很多爺爺奶奶都去世了。感覺學校對我們不太重視,讀書時最大的願望就是離開這個體制,因為爺爺去世有些年頭,在人走茶涼的體制裡,不要說託人當圖書管理員,就是想找人修修門口破爛不堪的自行車棚都難上天。

儘管如此,好像我離開體制還是在某些人眼裡有點吃飽撐。不過後來我還是離開家鄉來到北京了,在別人眼裡北京是追求夢想是掙錢,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更完整地認識這個世界。

另,食堂確實比外面的飯好吃又便宜,爺爺奶奶到去世也沒怎麼教我做飯,廚藝是來北京後現學的,沒有什麼地方特色,屬於網路菜譜系。

2樓:「已登出」

從小就知道大學裡有男女比例一說,所以學習理工科的男生和學習文史科的女生在同等條件下都會優先選擇男女比例適中的綜合性院校。曾經十分羨慕學醫的男同學,無奈自己對生物學沒有任何興趣。

3樓:

哇原來這個問題回答的人這麼少!雖然我思維好寬闊估計回答起來沒什麼邏輯……

答主長大的學校和在讀的學校是倆相愛相殺的985……首先如果一定要選,對長大的大學的感情還是深厚很多……

大學裡長大的小孩子呢,會有與生俱來的讀書人氣質,大概可以稱之為風骨或者清高。當然難聽的說法有很多就不一一枚舉啦。

具體表現就是各種不在乎錢,讀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大多看興趣愛好,幼兒園小學初中同學上大學時選了基礎學科並且以後致力於做科研的同學非常之多,選熱門好就業方向的孩子基本沒有……一來是家庭條件比較好(重點大學博導科研經費啥的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簡直嚇哭……答主家祖孫幾代在大學做行政真的沒有各種教授有錢……)二來是所謂「士人階層」的傲嬌,經常群嘲各種沒文化的暴發戶(雖然這是不對的……)

成績好的孩子特別特別多,學習壓力山大,家長們對孩子成績的攀比極其嚴重。

這一點說起來還挺心酸的,答主不算是成績很好的孩子,小學還不錯到了初中各種跟不上,經常學習學到泣不成聲。從小我媽就跟我說,你以後一定要上乙個比XX大學(我家)好的學校啊,小的時候可不屑了心裡想這麼簡單的事(畢竟每個小朋友小時候都說要上清華北大啊真是太天真),後來真是拼了命考上了比我家好那麼一丟丟的學校實現了我媽的夙願。

很多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因為爸爸媽媽讀書的時候成績很好,也會對孩子抱有同樣甚至更好的期望。與此同時,由於這些寶寶們普遍在學習遺傳基因都非常棒,自然而然也會比較聰明,所以乙個天賦一般或者說不錯的孩子,在這樣一群同學裡面如果不是拼命努力學習……很容易開始懷疑人生(比如我)為啥他們上課一聽就懂而我天天學習什麼都不會……事實上你們的差距只是智商140和120,但常常顯得自己像乙個智商90的少年……當然最終事實也證明啦,我的那些高智商的同學現在都在清北復交想出國隨便考個托福都有110+ 而我還在試圖努力把雅思從7刷到7.5.

一句話,在名校長大很容易找不准自己人生的定位。被乙個特定的追求高智商考試成績以及學術水平的環境所裹挾,可能在高考之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會強迫你發揮自身潛能的極限,但之後總有一種被過分消耗了的疲憊感。

對大學沒有新鮮感到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大學老師沒有膜拜感啊!這個很嚴重(人文社科專業會這樣啦,不知道理工科同學什麼感覺,應該會稍微好一些)

答主文科生,跟我爸讀的是乙個相類似的文科專業(同一院系的不同分支),於是在大一大二的時候經常跟我爸吐ku槽su大學老師是多麼多麼沒有水平,課程設定是多麼多麼不合理,講課內容這裡那裡有漏洞等等……答主小的時候經常在自己家的大學聽各種大儒的講座,以至於造成了對大學老師都很厲害知識淵博浩如煙海並且講課口吐蓮花的錯覺……真正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很多老師上課就念一下ppt,除了上課神龍不見首尾,碰到自己的研究領域就使勁講其他地方一筆帶過,多數時間在做科研,本科生作業就隨便看看啦找自己帶的碩士打個分什麼的……

如果再選一次,我大概會回自己家讀大學。在以理工科見長的學校長大,那種踏實安靜,大家一起好好學習的氛圍,排名再高而浪漫的學校,無論如何啊,都確實比不上。

您認為的長大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斜槓玩家林公子 2020了,27了,弟弟是00後,今年剛滿20。有時候我看到他天天在家打遊戲,心裡會想這個男孩還沒長大啊,太不成熟了。我會想,如果他這個時候定乙個小目標,比如到我這個年紀賺到100萬。那麼7年裡的時間裡,每一年平均要能賺到15萬左右,那麼他憑藉什麼去賺到這些錢?就要拆解這個目標,每一...

在大學當鹹魚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或者在大學裡,有哪些事必須要做?

舊友與酒 現在大一的我巨鹹魚 社團啊什麼都沒參加 一天的行程就是在宿舍睡覺課堂玩手機一點意義都沒有雖然知道這樣不好但還這麼頹廢 有時一樓沒門禁就跑出去吃宵夜吃完三四點睡覺然後第二天早讀沒醒來就睡了一上午然後吃飯 現在沒事做就搗鼓一下電腦機械玩玩 何嘉銳 早上醒來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是閉上眼睛繼續睡懶覺...

在海濱城市出生長大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大民的牙 北方三線郊區湊個熱鬧吧 我們這北面是海,冬天風大夏天潮濕,人越來越多,沙灘不如小時候了。外地人比較認,因為海景又不是鬼城。近幾年搞工業太多有點汙染了 胡建人,不是廈門的啦,小時候常抓小螃蟹,幫鄰居破蚵仔,海風黏黏的,外地人說海風有個臭味,我覺得有點香,我喜歡吃海鮮,內陸的童鞋聞過螃蟹和血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