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辯題 「付出不一定有收穫」該怎麼辯?

時間 2021-06-03 04:46:20

1樓:烏合之子但願君

那我覺得其實也很簡單啦,你付出了什麼?你付出了乙個在知乎上面提出問題的動作,那你收穫了什麼呢?

你覺得你收穫了什麼呢?唉,所以說這個都不是不一定的事情,唉,有可能天降知名大佬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也有可能無人問津啊,都不一定。

2樓:抵制失格偶像

乙個很簡單的物理常識:你去推乙個木塊,但凡你的推力小於摩擦力,那麼就沒有做功。

換而言之,付出行為並沒有獲得對客觀事物的改變,那麼就不能算收穫。

這個問題的機鋒在於:把純然主觀的收益也算入收穫,比如所謂經驗和教訓,但是經驗和教訓的價值從來就不是一定的,比如你在某次投資中失敗了,你總結了所有的經驗教訓,然後下一秒你出車禍死了!你的經驗教訓沒有改變任何客觀事物(兌現)那麼他就沒有體現出價值。

經驗就好比消費券,不被使用過期還作廢。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付出不一定總能改變客觀事物,主觀上的收益並不一定總能兌現,所以付出不一定總能得到回報。

3樓:莫里哀

如果對方是具備一定水準的辯手,評委也是有一定水準的專業裁,那你們這題有點難打。

越是常理上優勢,操作的空間就越小,反之越大,比如該不該孝順父母,這題但凡優秀的辯手都會想打反方,因為正方你讓黃執中胡漸彪馬薇薇陳銘來,他們也講不出花,但反方如果能把他們的道理說圓,其實對專業裁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你們這個題類似,其他回答都會覺得「你們優勢很大」,那恰恰證明事實正好相反。

所以打這種題,如果你們沒有特別奇的論,就老老實實立論的話,就主要得拆對方的點,拆不好就容易輸。隨便一想的話,反方比較好操作的點在於:實然層面上,他們會對「收穫」有不一樣的解讀,另乙個答案裡提到范仲淹變法,努力了,失敗了,但是是不是沒有收穫?

有的辯的,范仲淹變法的歷史意義算不算收穫?對王安石變法產生的深遠影響算不算收穫?哪怕對范仲淹來說,變法精神名留青史為後代稱讚算不算收穫?

這種情況有可能打出一種「我方觀點付出一定有收穫,只要對方舉乙個例子是付出沒有收穫的,就是你方贏」的局面,我見過一場國辯大致是「任何社會變革無非-不全是是利益」的辯題,反方就砸例子說哪個哪個不是為了利益,正方就把所有一切歸根到利益上,結果就是反方異常辛苦。這個題一樣的,正方鐵了心講,不管是小到失敗對個人的成長,盡人事聽天命的自我滿足,大到歷史意義,引起的思考,一切他都能解釋成「收穫」,你麼也會很辛苦。如果你們不想打成這種情況,「收穫」的定義恐怕要好好設計下,這個定義之爭大概率要貫穿你們一整場的。

還有就是價值上,他們這種對人更正向的激勵,「我命由我不由天」既視感的價值,是比你們這種稍帶悲觀的持方來的張力更強的,你們恐怕也得在價值上對應著進行更多的上公升,才能有對抗的空間。

4樓:卡布奇諾

這個事例太多了吧,四月革命,范仲淹變法,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把這個經歷拿出來,你們不就贏了,這個觀點,你們有優勢。

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一辯怎麼立論 幫幫忙謝謝謝謝?

板栗 建議提問者提出問題的時候,附上自己的思考,這樣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有所思有所得。但這個話題最近我自己也在思考,所以厚著臉皮有交流的衝動。單純只是分享一下想法,如果打比賽,可能得嚴謹一下定義,確定一下戰場。假設乙個學生最容易理解的情形 甲這一學期學習了微觀經濟學,上課認真聽講,課後積極思考,考前努...

是不是所有的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無無無 首先凡事無絕對,另外你付出會不會有回報,要看對什麼人,有句諺語叫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你對都不如的人付出怎麼能得到回報呢?以恩德來回報對自己有恩德的人,以正直來回報跟自己有怨恨的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現實如此,網上更是需要謹慎。 神賜 我比較贊同,因為有些事情的結果往往出乎你的...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相信付出不一定有回報的?

乙個人的世界 從我喜歡乙個人之後吧。那個時候還是傻傻的乙個人,默默地在背後付出,雖然最終沒有什麼結果。就像現在,你付出了,但是別人不一定接受,接受了可能也是敷衍。付出,並不是需要回報,但是。你能不能讓我有一點希望!沒有希望的付出,慢慢的會變成絕望啊! 棟吧tua 人和人,起點不同,沒法比,山東有個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