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和斷捨離有啥區別?

時間 2021-05-07 01:12:03

1樓:派熊2

兩者在行為上,或效果上,好像沒有分別,但在內心分別很大的。

最主要分別在於,你追求什麼才會快樂?以及,你做什麼事才沒有痛苦?

有些人是極受外在環境影響的,所謂眼不見為淨,耳不聞不煩,就是這種人。

這種人如果想快樂,或刻意避開一些痛苦,他們確實要捨棄一些東西的。例如這些人小學的經歷令他們不快樂,念念不忘。只要他們丟掉小學的所有東西,他們確實有重生的感覺的。這就是斷捨離。

另一些人就不同,他們的快樂源於「游刃有餘」,只做能力所及的事,簡單的事,他們自然快樂,沒有痛苦。這就是極簡主義。

2樓:文藝工程師

斷捨離一般不管牆塗什麼顏色,家具選什麼材質。

極簡主義一般不管你的真正需求與用品是否吻合,慾望還能不能降低。

廣義的說:極簡主義是一種人生風格或者狀態/結果,斷捨離是一種動作或者一種過程。

我以前以為我已經極簡了,但是斷捨離之後總覺得還不夠,還可以更簡化,慾望還可以持續降低到無限趨近於零。

比如有人覺得黑白灰就是極簡,那純黑呢?是更極簡嗎?

比如有人覺得一句話的回答就是極簡,那乙個字呢?乙個表情呢?

極簡併沒有乙個統一的標準,那個標準可能是相對的,也可能在我們每個人心裡。而斷捨離,可以是不斷的探索自己內心、不斷的修改極簡標準的過程。

以前我嚮往極簡的狀態,

現在我更享受斷捨離(探索自己內心並進行割捨)的過程。

因為我發現,割捨掉自己無謂的慾望之後,能留出更多的空間來給愛。

反之,我已經不再追求形式上的極簡,因為我明白了自己真正的內心需求其實根本就不是冷漠和冷淡(極簡風、性冷淡風)。

3樓:大師兄快樂一家人

寫這個全憑我自己理解,沒查什麼資料,所以要是說我硬吹,那就是你對。

我覺得,

斷捨離是行動,外在力量幫助找回內心。

極簡主義是維持,由內而外的想和選擇過一種極簡的人生。

比如說,這個沙發,我不需要,我用斷捨離幫我斷掉了這個沙發。

而有了空間後,我又選擇了不再買沙發,選擇了保留這個空間。

所以,我是乙個斷捨離後,堅持極簡主義的人,選擇了東西少,空間多的生活方式。

再比如說,這雙高跟鞋,我穿著不舒服,我就斷,扔了或者捐了都可以。

而我選擇了以後只要沒有合適的高跟鞋,就不會買高跟鞋,不管別人穿不穿,別人有沒有,別人叫不叫我穿,別人認為我需不需要有。

選擇了寧缺毋濫,只聆聽自己心意的生活。

所以我是斷捨離後,選擇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人,選擇了少擁有鞋子,夠穿就行,不合適不買。

斷捨離的終點是離,跟極簡主義就融合了。

可能極少數人,天生就很極簡,也喜歡這種生活,不需要怎麼斷。

而我是乙個曾經非常需要斷捨離幫助我成為乙個極簡主義的人,所以我喜愛的是斷捨離後的極簡主義生活。

對我來說,兩者缺一不可,乙個是助我到達終點的途徑,乙個是我喜愛的終點。

請給我乙個贊,斷捨離後的極簡路上有個伴!

4樓:東單三條林愷撒

極簡主義是一種更高階的斷捨離。極簡主義是意識形態的概念,斷捨離是心理和行為方式的概念。

簡而言之就是極簡主義可以滲透到人行為,心理等的各個方面,斷捨離是整理師業界的擺脫對事物依戀的方法。

真心喜歡斷捨離和極簡主義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呢?

我覺得是對空間的渴望大於物品的人吧。看到斷捨離的人可以決絕地扔東西,但沒有聽說想搬到更小的房子,畢竟東西少了,其實可以通過搬家省下些房租或者大換小套現 所以是空曠些的空間可以帶來更多的愉悅吧 極簡生活估計我是做不到。畢竟還是很貧窮,為了彌補小時候的缺失也會買很多東西。不過斷捨離倒是一直在做,沒有接觸...

斷捨離達人們,你追求的極簡主義側重點是什麼?

曹丕的丕 不用打掃衛生,什麼積灰的家具都丟,客廳東西很少,乙個月不用打掃衛生那種。下班回家沒什麼東西吸引自己,吃完飯就坐在地攤上看書。沒有物慾,沒有虛榮心,不炫耀。 T.cherry 剛開始壓力有點大,整理房間純粹是因為這樣對我來講可以緩解我的壓力,後面就慢慢接觸到了斷捨離和極簡生活,我發現物品的減...

斷捨離後,做菜的方式和吃飯的口味,是否因極簡主義有所改變?

若水扁舟 飲食上有較大變化,講究更營養更健康比如不再買超市麵包店的麵包,而是自己做 用很好的材料,避免了各種新增劑 不再吃各種加工肉食,買牛羊肉自己做。斷捨離不是摳門,不是降低生活標準,更不是在收入低時找的藉口。斷捨離是充分尊重自己真實的需要,不會盲目追隨所謂潮流,不會因為 別人怎麼樣 而焦慮模仿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