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和關愛?

時間 2021-05-06 16:16:02

1樓:安知了

在《 田忌賽馬》這個故事中,齊國大將田忌與齊威王進行賽馬比賽,孫臏以謀略幫助田忌,最終反敗為勝。在這個故事中,我們了解到方法對於一件事情的走向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能夠起死回生。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好的方法和教育理念,會讓我們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更加有底氣,會更加從容,而不會茫然失措,焦慮和暴脾氣,好的教養理念和方式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

《成為智慧型家長》就是這樣的一本幫助我們建立科學教養理念的書,作者尹紅婷,是乙個在教育界很有經驗的人,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同時又是經濟學博士,知名教育家,演說家,北京蘋果樹幼兒園的園長,有著從事兒童教育近20年的豐富經驗。

在《成為智慧型家長》這本書中,尹紅婷給予了我們很多養育孩子的乾貨,幾乎很多在教養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可以說這是一本接地氣的育兒書籍,那歸納來說,這本書,最主要傳達的三個教育理念是,我們要弄明白我們的教養目標是什麼?怎麼樣管教孩子才是孩子更易接受的方式?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看看你的孩子,問問你自己你到底想要把你的孩子培養乙個什麼樣的人?養育的目的決定了我們的行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乙個懂得愛,懂得美,愛閱讀,身心健康快樂的孩子,那麼我們首先就要確定我們的教養目標。

能永遠快樂?還是上好大學?掙大錢?

或是成為乙個成功人士?無論我們希望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有一點是需要我們確信的,那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是有喜有憂的,因此,尹紅婷認為教養的目標應該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是為了培養孩子有一顆快樂感恩的心。

為此我們允許孩子不開心,即使不開心也要做正確的事情。比如,你的孩子不喜歡刷牙,但是為了他的健康,即便你讓他刷牙會讓他感覺不高興,但是你還是要堅定的堅持原則。

再要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孩子對於自己的情緒管理由於自己生理的原因,他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在孩子小的時候是正常的,但是隨著他慢慢長大,隨著他生理功能的不斷成熟,他控制情緒的能力也應該不斷的成熟。而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就是孩子首先學習的物件,孩子從父母那裡習得了處理情緒的方式。

比如說,乙個情緒很暴躁的父母,面對孩子犯錯,他的情緒一直是非常的激烈,那麼久而久之,孩子會有乙個認知就是面對不如意的事情,面對是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情緒失控,粗暴的面對他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情緒控制是情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謂情商其實就是讓自己感覺舒服的同時要讓別人感覺很舒服。換位思考,讓孩子有同理心,這樣子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而當他長大了,他也才能成為乙個高情商的人,這樣的人,才會更容易生活的快樂。

最後關注孩子的情緒,但教養的目標不是讓孩子高興,不要讓父母被孩子的情緒所左右。有時候,我們堅定地執行一些我們認為非常正確的理念時,看著孩子哭得那麼傷心,反抗的那麼激烈,我們是不是應該放棄。

我們為什麼要管教孩子,這是因為孩子有不良的行為,那麼在弄清楚管教孩子的方式的時候,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為什麼孩子會有不良的行為?

儘管引發兒童不良行為的目的可能各式各樣,然而依然可以將其進行分類,著名的精神病學家杜瑞克斯曾經將兒童的不良行為分為四大類,他稱這些行為是有目的的行為,即這些不良行為可以讓孩子實現他們希望達到的某些目的。這些目的包括:引起注意,追求權威,報復,表現能力不足。

所有不良的行為,甚至是用不適當的小手段獲取注意,都是由於沮喪,挫折和氣餒,是孩子缺少勇氣去用生動而具體具有建設性的態度來面對,唐丁克邁耶在《家長自我訓練手冊》中如是說。因此,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沮喪,受挫和氣餒的狀態,明白他們要達到的目標。這是幫助我們有效管教孩子的前提。

那麼樣管教孩子才能得到他們的配合,總結起來,可以分為三步,理解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愛他,並感受到你的愛。

理解孩子的感受。這需要你靜下來用心去觀察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關心他深層的需要。當孩子有情緒時,要注意傾聽和理解他的感受,少說話多觀察少建議多傾聽,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孩子,也才能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援。

要知道,當我們沮喪,受挫和氣餒時,當有人理解和認同我們的感受的時候,我們的情緒也會趨向平穩,這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孩子死活不去上幼兒園,那麼面對孩子的這個行為,我們就要通過傾聽和觀察來理解他為什麼不願意不上幼兒園,是因為老師太兇,還是有小夥伴欺負他,或是幼兒園的生活他不能適應,他感覺很難受,找到原因,然後幫助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要愉快的解決問題,就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並感受到你的愛。就要讓孩子明白所有設立的規則都是為了對孩子的保護。

在管教的最後,一定不要忘了對孩子說一句話,媽媽需要你的擁抱。當孩子給予你擁抱時,你可以一邊拍著孩子的背一邊對他說,媽媽愛你。這樣做的神奇效果是,你能明顯地感覺到你的孩子在你的懷裡身體慢慢變得鬆弛,這就意味著他的對抗情緒在慢慢消失,他慢慢接受了你的管教。

養成好習慣所需要的步驟,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部,即認知,行動,堅持。

認知,即讓孩子明白而且願意做這件事,理解做這件事的目的。行動即要開始做這件事情,最後的堅持就是說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要一直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

比如說,你要訓練孩子刷牙的習慣,那麼首先,你就要讓孩子明白,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家長要注意避免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是爸爸媽媽要求她怎麼做的,或者是自己這樣做了爸爸媽媽就會誇他是個好孩子,而是要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的要求是為了他得到好處,他這樣做不是為了討好爸爸媽媽,或者是得到表揚,而是可以讓自己更健康。

而刷牙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他保護自己的牙齒,這樣將來他就不會牙痛,就可以吃一些自己想吃的東西,而不會因為牙齒的原因吃什麼東西都有所限制。接下來,就要訓練訓練孩子刷牙,剛開始可以家長帶領孩子,教他怎麼刷牙,後來就可以慢慢放手讓他自己去刷牙,這個過程中看繪本和聽兒歌有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建立。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在養育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感覺精疲力竭,情緒失控,有可能就是,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樣來養育教導我們的孩子,我們不知道面對他的錯誤行為,我們應該怎麼辦,想幫助他建立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同樣一籌莫展,為什麼?因為我們知識的匱乏,我們沒有相關經驗,沒有對應的知識儲備,所以,我們不知道正確的,科學的,又能讓孩子配合的方式是什麼樣的,我們只是憑著自己的直覺和老一輩的經驗去教養我們的孩子,這或許是很多駕馭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尹紅婷在《成為智慧型家長》中所要告訴我們的就是,教養孩子其實是有方法可循的,好的教育方法能夠讓你的教養事半功倍,且能讓你和孩子彼此和樂,皆大歡喜。

2樓:

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吧!

每個家長,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一面,無法一概而論。

但是,愛心和尊重,這兩點我覺得是必須的。既要明白孩子是一張白紙,立規矩,講道理,讓她能夠明辨是非;另一方面又要給孩子尊重,認真用心地去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是什麼,然後加以引導,使其快樂健康成長。

3樓:尤可樂

這個問題需要拆分一下。首先是如何作父母,再才是如何教導孩子。

在教育這個話題裡,分成了教和育,主導者是父母,如果作為父母的主導不具備相應的能力,是談不上教導孩子的。

就這個案例來說。首先這對夫妻就不夠成熟。突發事件來臨,第一反應是情緒化,第二反應是抱怨,第三完全忽視了孩子的需求。

之後在這個過程中傳遞給孩子的只是他們自身的行為習慣,幾乎談不上教導。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是沒有受到教導的,更談不上教育了。我認為,與其說是教育孩子,不如說,如何作好父母。

如此才有可能去關愛孩子。

父母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成蹊 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去世後還要生活很多年的人,而不是在自己出生很多年後才出生的人。如果能改變這個觀念,我相信父母很孩子對話的方式 內容都將改變。父母才能真正以乙個朋友的身份跟孩子對話, 一澄 愛自己,做乙個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媽媽。愛學習,和孩子成為朋友,尊重孩子的需求。愛生活,做乙個積極樂觀的人...

教育孩子到底應不應該打孩子?

RayChui 我家孩子4歲,我也一直想用愛感化他,教育他,我老婆說我什麼都順著他,現在特別不聽話,沒有紀律性,我發現不打真的不行了,靠說真的很難解決問題。睡覺好好哄不睡,皮帶拿出來嚇一下30秒睡著,核威懾這一招還是很有效果的! 老周同學 平時我不打我兒子,關鍵時刻狠狠打一次!我兒子4歲多,狠狠打過...

我們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黑黑 我有女兒四歲多。教育類的書籍買了很多,雞湯文也看了很多,看的都反胃了。孩子有時候很調皮,有時候在我的腦海裡我把她揍的死去活來很多次 但現實是,我真的不捨得碰她一下。我生氣的時候,會努力告訴自己,我真是因為她調皮而生她的氣,還是因為我的其他事情而遷怒與她。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以身作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