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句的語法結構是什麼?

時間 2021-05-30 13:43:40

1樓:獵人阿路

因為下文有「君不君」的用法,所以肯定是主謂了,即 「君主要像君主那樣行事」

如果單看這句可以有另外的解釋,動賓式的,類似「老吾老」這樣的用法,即第乙個君是動詞直譯為「用對待君主的方式來對待」

2樓:王贇 Maigo

單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句來看,主謂和動賓(意動)都有可能。

不過聯絡全文: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可以發現,下文還有「君不君」的用法,而這明顯是主謂短語。

所以我傾向於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每兩個字之間也是主謂關係。

當然,不排除有可能孔子說的是動賓,齊景公誤解成了主謂……

3樓:竹下直人

名詞意動。

名詞作意動詞,表示「以…」的意思。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即:「以君為君,以臣為臣,以父為父,以子為子。」說白了就是國家上下各安其位,才能太平無事。

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告誡齊景公的箴言。而孔子警告的四個施政綱領,齊景公乙個也沒有做到。

首先說「以君為君」。齊景公是權臣崔杼殺其兄莊公所立,得位不正,可謂「以非君而君」。

其次是「以臣為臣」。齊景公即位之初,朝政由權臣崔杼、慶封把持,形同傀儡,享國日久,又任用寵臣梁丘據,肆意享樂,到死那天,百姓拍手稱快,可謂「以不臣而臣」。

4樓:夜歸人

動賓關係

前乙個字是名詞用作動詞,後乙個字是名詞。每乙個片語都包含兩重意思。

君君:用君的禮節對待君,同時讓君用君的禮節要求自己。

臣臣:用臣的禮節對待臣,同時讓臣用臣的禮節要求自己。

父父,子子,以此類推。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權利義務的統一。

沒有主語,這樣一組動賓結構可以表達兩重意思。漢語的精妙在此。

5樓:吳鉤

翻譯成白話:

君要有君的樣子,臣要有臣的樣子,父要有父的樣子,子要有子的樣子。

顯而易見,這是詞的活用,意思是「要有什麼什麼的樣子」。明顯是名詞用作動詞,那肯定是主謂結構呀。

不過,你也可以奇葩一點,這麼來理解:

(臣)要以對待君的方式來對待君,(君)要以對待臣的方式來對待臣,(子)要以對待父的方式來對待父,(父)要以對待子的方式來對待子。

這樣就是動賓式的了。

6樓:Ujiasddh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這句話主謂短語、省略句皆可說通。

1.以主謂短語為準:以第一句為例,第乙個「君」它作為名詞,意思為「君主」,第二個則是名詞作動詞,意思是「做得像君主的樣子」。含義即不言而喻。

2.以省略句為準:「君君」可看作是「君為君」,第乙個「君」仍是名詞,第二個「君」為賓語,意思「像君主樣子」。

文言文的學習更多的是按照習慣法來,事實上並沒有特別嚴格的語法要求。

在英語語法書上看到一句奇怪的英語 限定性動詞後面不能直接加not再加名詞的吧?

希格陸 出國後真的感到不解,英語這麼乙個生活工具,為什麼國內的教育方式是把它當作理科來學?套上各種總結出來的定理公式,當成必須遵守的金科玉律?英語沒那麼難,如果你不是學語言學,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只要能讓外中國人聽懂不產生歧義就沒有錯!那外中國人聽不懂怎麼辦?換乙個說法換乙個單詞! 不是 Contra...

剛剛看了田靜老師的語法課,英語句子一句話不是必須只能有乙個謂語嗎

Andy李 這都還不是個句子,只有名詞the vow,後面是用and並列了個不定式短語做the vow的定語,意思大致就是 去保護個人且為之不惜代價的誓言 供參考! 正經 主句從句,對只有乙個謂語,主謂賓是聽過吧,沒了謂語這句話都不能真正正確的表達出來,其實有著個性是好的,保持著這種精神就可以學好啦...

楞嚴咒的偈子中有一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讀了這幾句是不是代表發願常住五濁惡世了?

普照 楞嚴咒肯定是要讀的。泥洹是涅槃的意思,跟成佛不是乙個概念。前邊是,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成佛的願是在度眾生願之前的 所以你可以先去極樂世界修行成佛,再回來五濁惡世度眾生,等到眾生度盡,你再涅槃。 煎堆碌碌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願今得果成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