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質獎勵激勵孩子學習是好是壞?

時間 2021-05-30 09:20:21

1樓:侯鬼柴

我記得當年總有同學在我面前炫耀,他考了多少名多少分,然後就可以獲得多貴的獎勵。

然後,我很認真的想了一下,如果是我,我會要什麼獎勵冥思苦想,不得答案

終於我恍然大悟,原來我爸每次都跟我說:

你想買就買,不管考的好不好都可以買,這兩件事都是你自己的事,不用強加因果。

2樓:暖暖

貼上過來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嘿嘿嘿,即解決問題,也能增加我之前文章的閱讀量。真的是回答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的哦https://

3樓:暖暖媽愛分享

「你考滿分我就給你買玩具車」,為什麼這種物質獎勵家長們會屢試不爽呢?因為這些物質獎勵相對簡單又見效快,不用費盡心思說教,不用板起臉呵斥,輕鬆就能讓孩子乖乖聽話。

但長久來看,真是這麼有效便利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逐漸發現物質獎勵暗藏的隱患。

孩子習慣於將任何事情與獲得獎勵聯絡在一起。有獎勵才做,沒有就不做。而且這份獎勵需要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甚至有時我們還會發現一些孩子原本喜歡或感興趣的事,到後來都需要談條件、給承諾才會去完成。

我曾經在一本心理學書裡看到過著名的「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隨機抽調了一些學生去解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學生在解題時都沒有獎勵。第二階段,將所有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學生每完成乙個難題後,就得到1美元的獎勵,而另一組學生仍像原來那樣解題,沒有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每個學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研究人員觀察學生是否仍在做題,以此作為判斷學生對解題興趣的指標。

結果發現,獎勵組的學生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而進入第三階段後繼續解題的人數就很少了,興趣和努力程度都在減弱。而無獎勵組的學生在第三階段卻有更多人繼續解題,興趣和努力程度都在增強。

這個結果表明,適度的獎勵有利於鞏固個體的內在動機,但過多的獎勵卻有可能降低個體對事情本身的興趣.降低其內在動機。

人的最大驅動力是發自內心的,因為追求進步和挑戰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衝動。其實,這一特性在孩子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我們常說孩子的快樂更純粹,是因為他們做事更多處於好奇、興趣和熱愛,沒有夾雜太多的附加條件。

那麼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去做真正熱愛的事情,發揮他們內在驅動力,給予尊重、認同和成就感,這些或許才是高階的獎勵和回報。

北大碩士畢業。中科院兒童教育心理學博士班在讀。

當媽後,更關注科學育兒,親子教育,倡導有品質的生活

4樓:菠蘿蜜

當知識和物質聯絡在一起,知識是不是太廉價了,更別說神聖。那還有什麼追求它的動力呢?

喜歡學習,是好奇心驅使的人類最偉大的能力,沒有了不就和小動物一樣嗎。

條件反射一樣的雜技團表演?

所以,要培養孩子對知識本身的喜愛。

孩子太粘人,是好是壞?

早教老師皮特 依戀關係是如何發展的呢?根據專門研究依戀理論的心理學家Bowlby的觀點,孩子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大致可以被分為這四個階段 1 0 6星期,前依戀階段。這個階段寶寶基本上不怕生,對於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反應基本上無差別。2 6星期 8個月或更早,依戀形成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對熟悉和不熟悉的人會逐...

女孩子性格像男生是好是壞?

你的蛙蛙 瀉藥。我是那種性格奇葩的人,有時是男生性格,大大咧咧的,有時候又懊悔為什麼不能像個淑女一樣。所以我還是比較偏向於女生性格 原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好,過得美滋滋。最近身邊單身的妹子跟我撒嬌求抱抱組最萌身高差擰瓶蓋搬箱子抗桌子還要充當男朋友角色有點接受無能。找我有事說事就成,嚶嚶嚶喵喵喵幾個意思 ...

你覺得碎片化學習是好,還是壞?

杪春 感覺還是得針對不同的人來說,如果是上班族,我覺得是好的,因為上班以後真的沒有大塊大塊的時間用來學習,而且碎片化的學習對於上班族來說也是有效果的,去年我考的一些證書都是利用地鐵上的時間完成的基礎學習背誦 對於學生呢,因為我上學的時候只有乙個任務就是學習,所以並不太清楚對於學生黨,碎片化的學習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