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當代語文教育是否存在問題?

時間 2021-05-12 17:19:01

1樓:hhh

首先你要明白,很多人的政治水平、語文水平,就停留在高中畢業了。

這種情況下,沒辦法給他們解釋太多,而是要教授給他們一套精簡的、實用的知識結構。這部分是乙個人進行社會生活所必需的。

你所說的「理解、欣賞、運用文字」,超越了生存必需技能。唯物主義,也是作為一種基本態度、而不是哲學理論被教給學生的,指導生活實踐也要比唯心主義有效,因為它講實事求是。

同時,模板就像腳手架,幼兒自行車的輔助輪,在閱讀量不足的情況下是相當有效的工具。當你熟練掌握,把輔助工具拿掉就好了。教學永遠是從外在到本質。

你的情況在於這個工具設計的太粗糙,僅僅是能用的級別。

最後講講考試。試卷的目的是測驗你的能力,而不是觀點。其中能力的一部分是接受既有的、基本事實的能力。

另一部分是在這些事實之上,進行發揮的能力。這兩種能力,以前者為主。尤其是高中學習的內容都是基礎中的基礎,大部分都是定論的情況下。

你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但你的觀點一定要基於事實,講證據。比如在歷史評價上,在古詩文賞析上,只有「我覺得」,是沒有說服力的。在文中找出具體的點,結合論證,是很好的。

其實傳統答題方式也是這樣的,只不過「證據」和「分析」都是已經被充分打磨的,現成的了。

如果你覺得老師寫的模板不好,自己寫一套適合自己的不就完了。只要打磨出來,對自己的效果絕對比老師的好,當然,到最後你還是會想吐。這沒辦法,學習的最佳效果就在過度學習150%的時候,就是膩歪地想吐的時候。

2樓:雨涼念秋

我也有過和你一樣的疑惑,為什麼我們要記住那些生硬的答題模板和解題技巧,這些東西只能幫助我們拿高分,而在真正掌握知識的層面來說意義不大。

但是後來我的老師說了一句話點醒了我。她說:「其實現在學的這些東西都不是為了讓你有用的,就像你學的數學,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用上。

但是學這些東西可以提高你的學習能力,便於你以後去深入研究更專業的知識。」

應試教育的確有其不足之處,但是每一種教育制度都有其利弊。西方的素質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思辨能力,但是不夠公平。在西方國家,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好學校。應試教育是最公平的一種教育了。

如題,這些模板不一定是最準確的,但是卻是最普遍的。就像你問為什麼辯證唯物主義一定是正確的?因為這是大家總結出來的最普遍認同的哲學思想。

如果你說唯心主義是正確的,即使有理有據,也很有爭議。

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高考進入乙個更好的大學,研究更深層次的知識,那時候就不需要用固定化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了。

3樓:貞貞

存在:1語文老師識字量太少,大多數不足,然而常用字卻是約5500個,閱讀中有1500個不認識的字,就不能正確理解古詩詞古文。例如:

生紫煙怎麼解釋?掛前川怎麼解釋?為什麼疑是銀河落九天?

什麼相似?什麼是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的復、景?什麼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的復?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什麼是罔?罔是不是迷惘的惘?說明沒有誦論語。

3什麼是道?說明沒有誦道德經。

4沒有物理、生物、生理、心理等自然科學基礎。

4樓:Zapp

高考語文有問題,問題還很大!對於理科生來說,沒有任何必要在古文上下任何功夫,除非是個人愛好!我就一直建議,對於理科生來說,應當把高考語文定為過級考試,給個及格線,過了就行(最好有效三年),且不計入高考總成績,這樣才更有效率去選拔理科或工科人才!

5樓:Zpuzzle

根本上說,你沒有理解語文教育是幹什麼用的。

從功能的角度來說,語文教育乃至於文學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凝聚群體共識,維持社會穩定並傳承文化。至於所謂的「理解文字,欣賞文字和運用文字的能力」,那是高段位的文學教育才應該有的內容。

你所期待的文學教育是一種精英的文學教育。這種教育的問題首先是對教師的資質要求十分之高,因為每個人的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是不一樣,這要求教師不但自己要求非常高的水準,同時還需要非常了解學生的水平、性格特點、表達習慣、思維方式等等,這樣才能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和開發。

其次,這種教學對於學生的資質要求也非常高。在這個體系裡,學生必須具備主動探索的意識和能力,還要有比較高的積澱。

在過去,之所以「家學」能出大師,乙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無比了解,自然該知道如何因材施教。而放到今天來說,如果你家裡有錢,捨得請國內最好的老師對你進行一對一輔導並且你也願意學的話,你就是現在模擬考只能考300,學上一兩年考清北的難度也不大。當然,這樣的代價可能是一節課幾千塊,一天扔出幾萬去。

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能把語文課堂上的這些內容學明白就不錯了,更不用說那些課堂之外的知識。而你要問這些模板式教學對提高文學素養有沒有用,那當然是有用的。

要知道模板不是憑空出現的,那是基於無數經典作品而總結出來的。儘管單純套用模板可能讓寫作顯得呆板,但能理解模板本身也就具備了一定的鑑賞作品的能力。對於那些此前沒有接觸過這些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種進步。

而從另一方面來說,你也要明白在各種考試中為你閱卷的老師審美偏好、特點等等都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意味著一旦你的答案超出了標準,每個人完全可以給不同的分數。好比說題目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詩人為什麼要用寫月亮」?你寫「月亮代表思鄉」沒問題,你寫「月亮代表了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也說得過去,但你要寫「月亮代表的是蘇軾高潔的情懷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志向」,就算是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可閱卷老師可以完全不認可你這種觀點,給你個0分也完全說得過去。

什麼時候,語文教育可以沒問題?我去一些所謂的精英中學去講過課。那裡的老師,985碩士起步,博士佔一多半。

所有的學生在通行的課程之外,還按照興趣跨年級組合為小班,比如我之前去就是面向「科幻文學」興趣班進行的講座。裡面的學生不僅對科幻文學的了解很多,很多學生甚至還動手寫科幻文學,部分學生的水準已經不輸給一些出版的作品——但這些學生只有十二三歲。

問題是,這樣的學校你進的來嗎?

這是那位學校的老師送給我的作品集:

6樓:Airetsa.於桓箏

當代語文教育培養的是可量化、更「實用」的文書人才,而不是文學人才。從這個角度來看就豁然開朗了。

這沒有什麼好壞褒貶,自古以來對文學熱情的人都是少數,汲取文學知識靠的也不是科班教育。

7樓:一dang

事實就是這樣的,如果你不對它抱有過高的期望,可能會好受一點。當代語文教育不是為了挑選、培養寫得一手好文章的人,它才不管你談吐如何優雅,腦袋裡有多少典故,或是語言一針見血思想獨到?所有的只是在朝你大喊:

分數!分數!分數!

初中有段時間語文不是最好的,而我又比較要強,很難不去想為什麼。我讀的書比別人多的多,我的思想體系也不可謂不複雜。後來語文老師找了我,推薦了一些練習冊,而在這之前我沒有接觸過語文方面的課外練習。

慢慢吞吞拖拖沓沓,我終於在暑假裡差不多寫完。不是立竿見影,但間隔一段時間後,可以說我語文基本上穩定在了前幾名(我覺得和我當時平和下來的心態也有關)。後來中考語文考了137.

5(也有改卷寬鬆的成分)

我還記得我有一篇作文,老師給我的評語是:見解獨到!但不適合考場。最終得了乙個中上的分數。我略有些失望,但也認為在情理之中。後來我把隨筆和大作文分得清清楚楚,兩頭討好(笑)

我可以一邊刷著固定套路、模板化的題目,一邊空出盡可能大的空間安放對文字的熱愛。既然你已經有了這種意識,我相信你的思想也不會被它所侷限。

8樓:

問題肯定是存在的。簡單說兩點——

追求閱讀理解能力,但不教基本邏輯,很多語文老師自己的邏輯能力都差得一批。

追求寫作能力,但不讓寫真實情緒,呃……假惺惺的。

另外就是審美素養了,但這坦白說純粹讓學校背鍋也不現實,畢竟吧,審美素養的起點是家庭。

9樓:ALbert

政治那個是灌輸理論(褒義的),不要亂說。

再說你說的這個情況不能完全歸咎於應試教育。你長大要是做了文學研究就會發現,任何學科都有基礎知識,是進一步分析的工具。你反過來想想,你小時候背古詩,現代漢語都還不利索,更何況詩中高度凝鍊的古漢語,為什麼那麼小就背呢?

因為這些都是素材。

推而廣之,你背的閱讀理解模式也是沒有太多可再詮釋空間的素材,或者說是歷代文人學者的研究積累而成的固化的知識。王維的詩風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要別出新裁得出其他詩風,就要先推翻給出這個評價的蘇軾的論點。

且不說乙個高中生的文學研究水平如何,也許你有可能推翻,但大多數時候經過時間洗禮千錘百鍊的經典理論很少被推翻,大多數時間,研究了半天可能還沒達到經典結論的高度或者只是繞回了經典結論。

這些經過歷代文人學者研究結晶而成的知識就是成了乙個學科的基本素材,就好比水的分子式已經被研究並總結為H2O了,你不接受,還去做一遍實驗,那為什麼不接受這些已經被別人驗證的間接經驗進而做下一步的事呢?

任何一門學科要成立,必須有一些固定的東西,即使是看似如此主觀的人文社會學科,因為人的主觀世界始終有其客觀物質基礎,從歷史和人類整體來看,主觀並不主觀。所以書本上教的閱讀模式是人類整體在歷史長河中總結的認識客觀世界的有效模式,並且是非常基礎的,你要做的不是否定這個基礎,而是運用這些知識,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更遠的地方。

10樓:月黃昏

寫首詩吧。

曾經慷慨情意,化作紙筆囚徒。

文章雖歸滯板,詞句卻也記成。

說什麼語不驚人死不休?

下筆來千萬萬考生竟同父同母同情仇!

一首現代詩,格律不是很嚴謹。雖然現實如此,但無奈歸無奈,分數歸分數,現在,包括以後都不太可能"站著,還把錢掙了」!

11樓:

很難說「當代語文教育」存在什麼問題,因為問題太多了。

實際上,在實際教學中,在課堂上,語文課該教什麼這個問題一點爭議都沒有!——按考試說明來就完了!

這才是當代語文教育最詭異的地方!

當代語文教學在「考試」教育的硬殼保護下可謂是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油鹽不進!

有好多新的理念,語文老師不是不懂。他們上大學,甚至讀研究生,讀好多書,對語文,對文學,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抵不住一張考試卷的指揮棒!

再說說好多先進的理念做法,改革開放以來。語文教學流派繁多,諸多名師占山為王,甚至割據一方,著書立說,宣揚的「**語文」不下幾十家。

可以說,這些東西都是有價值的探索。有用嗎?

名師帶的都是最優秀的班級,不管什麼「語文」,什麼教學法,什麼理念,都可以開花結果。名師立個名頭,申請個課題,專案,好了,以後班級所有成績都是該課題專案的,也就是**語文,**教學法的成績。想象一下,為什麼教科研成果很難推廣?

對不起,好像我說的問題已經超出語文學科了,原來大家都差不多。。

我國語文教育是否對於魯迅的文章過於解讀?

九環鬼頭刀 額 我覺得文章本身其實就不存在過度解讀這件事,在語文教育裡一般的解讀都是最起碼要尊重邏輯對吧,比如 我家門口兩顆棗樹 老師在講授的時候可以說體現了怎樣的情感只要你言之有理就是一種思路,但是你要是說魯迅其實寫的的是大白菜那就明顯很過分了 突然跑題 還有就是把魯迅請出語文課本這件事呼聲已久,...

語文教育是否過於注重文學而過於忽略了應用性?

依蘭笑笑生 根據問題和國情拆分回答。小學階段基本完成掃盲性質的語文教育。初中階段也就進入了題主形容的閱讀階段,民族特徵,時代特徵,愛國 愛黨 主題,主要接觸這三方面的作品。高中階段根據國情,主要是為了高考人才分流服務的,文庫也比較樣板化。大學階段語文教育更傾向於個人選擇,個人接受。所以答主認為,掃盲...

我國籃球風氣是否存在問題?

經不經典 回答晚了,最近比較忙,回答和更新的頻率比較慢了。還是說說這個問題吧。中國的籃球風氣是否存在問題?這個問題從何說起呀?如果說的是我們職業籃球存在這個問題,我毫不猶豫的贊同和支援,看看現在CBA 看看現在的國家隊.哎。最近一期的國家隊排名,中國排名29,真的?先不說歐美,在亞洲 賽區 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