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和工作,意義何在?

時間 2021-05-12 03:52:00

1樓:「已登出」

瀉藥~其實我很不習慣提什麼建設性意見,就像我常常跟盆友說的那樣,我個人讀博,真的就是趕巧了,有個機會就讀了,自己有多熱愛科研。真沒有。我是那種看起來拿獎和文章看起來還不錯的,但是論能力,自己特別清楚差很遠。

而且,自己認為,博士三年比碩士進步很多嗎。真的並沒有。所以我覺得有時候表面的硬性指標並不太能說明問題。

重點是你願不願意再耗費多年的青春,清苦的再做幾年?你真的想好了嗎?

2樓:噹噹

之前考慮過是否讀博的問題,我總結了一下思維的過程,發現這個問題個人因素對決策的影響佔據絕對大的比重,別人的經驗可能對你自己決策的幫助並不大。

首先,認識你自己:

1你的興趣、愛好、志向

2你的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導師因素

3你的優勢

4你想要的是什麼

然後認識大環境:

你現在有哪些出路?比較一下各有什麼優劣?各條路的變化趨勢是什麼?

以自己的水準哪些是能進去的,哪些是努努力就能進去的,哪些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進去的?權衡利弊之後進行選擇。

當然以我的經驗有幾點你要注意:

1目前國內高校科研壓力越來越大,而且明顯供大於求,導致競爭門檻上公升很快,已經在事實上實行國外的終生教授制度,早就不是以前那種混日子就能好好過的時代了。你在學術這條路上有競爭力才能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2你的專業方向、研究方向是否是社會需要的,如果讀博能給你以後工作帶來充分的競爭力那還是值得讀的,不然既沒工業屆的競爭力,學術界又不好留的話你自己會走的很辛苦,等你畢業那天就會體會到脫離學校這個象牙塔後真實社會帶給你的衝擊。

3你的導師如何。讀博不是本科,導師直接決定了你的讀博體驗。

4你要的是什麼?這一點最重要,你越早想清楚這個問題,你就會知道哪些弊端你能承受,並堅定的朝著目標走下去。讀博意味著你是大後期,而迷茫是發育型英雄最大的敵人!

5警惕國際形勢,當心自己的命運捲入時代的洪流中

考慮好自身與環境後,你大概就知道你要去努力追求的是哪條路了。

3樓:TimothyL

我只想提醒你幾個點:

1. 如果讀博,你的原動力是什麼?是不願意現在就進入社會,還是對科研有很大的熱愛想要繼續深究?

如果是前者,我勸你還是別讀了,因為你對科研沒興趣的話,讀博期間大概率你會過的很煎熬,還不如工作幾年累積經驗,否則等你畢業之後再看看你的碩士同學,發現都比你混的好掙得多的時候就會心裡極不平衡。

2. 你學的什麼專業?如果是勸退專業,比如生物,化學,理論物理,環境,材料,或者除法律之外的文科專業等,除非你真的對科研有很大興趣,否則你就算熬幾年博士畢業了,這些行業的畢業去向多數都比較坑,你到時候看著30歲還沒有任何經驗身處在勸退行業的自己,估計想死的心都有了。

如果你是學計算機等熱門行業的,我覺得你現在估計應該屁顛屁顛接受著IT行業的高薪去上班了吧~

3. 讀博士進高校當老師?除了計算機等幾個熱門行業外,基本上高校老師已經很難進了,普通高校現在都開始要求985本,海外博士或者985博士加不少於兩年博后經驗了,你有這個能力的話,碩士畢業後工作肯定比這樣掙得多~

作為乙個曾經熱門現在衰落行業的博士,我只想說,好後悔當初沒學CS當碼農啊!

4樓:Harbing Lou

作為過來人,我覺得如果自己還存在疑慮的話,基本上就意味著不太適合讀博士了。我所認識的大部分比較成功的博士同學,都是在一開始的時候義無反顧,並且抱著極大的興趣和勇氣投入科研當中去。那些一開始就有顧慮和猶豫的人,很難從這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中survive。

從個人角度來說,除非今後篤定做科研,否則讀博對於職業和個人發展的意義不大,不要相信這個學位對於找工作或者人生價值的提公升有多大,讀完了博士被迫轉方向讀碩士的一大把。

題主在經歷了科研之後開始對於自己對於學術的熱情產生懷疑是很正常的。我們這一代人對於科研的熱愛更多是來自於從小被灌輸的「長大成為科學家」一種潛意識,然而究竟是否社會真的需要這麼多的博士,這些博士是否能夠實現自己我價值,那就不一定了。

題主如果想到國外看一看的話,有很多比讀博更好的方法,比如工作幾年後去國外讀MBA,攢夠幾個月假期去國外做志願者,賺了大錢去國外投資,等等。相比於動輒5-6年的博士,可能成本更低。

5樓:健忘的石頭

停下腳步的念頭,一旦產生,比停下腳步的動作更可怕。它會拖垮你的鬥志,浪費你的時間,消耗你的生命。

想去一般的一本高校,國內的博士也可以,關鍵高校不是終點,在高校裡也得做科研、評職稱,所以樓主得出結論了嗎?

6樓:羅勒炒飯

讀博和工作都是經歷,讀博也是工作。不過,讀博的創造性比大多數工作更純粹。隨著步入成年,不堪重負的冷峻讓人很難再純粹地熱愛一件事了,既然熱愛就別讓自己為了迎合世俗提早撲滅心中的火。

錢是王八蛋,沒了再去賺,讓年輕再飛會兒吧。

個人在讀博階段的成就百分之八十是由導師決定的,殘疾人開車比運動員跑得快。讀研階段諸事不順也可能是因為導師給挖的坑,不能說明個人能力問題,別輕易妄自菲薄。

既然你想出去看看,我猜你家不是中產以上。

世界那麼大,能出去看看幹嘛不出去呢?等你工作後一切按部就班,娶妻生子還房貸,那顆躁動的心草草謝幕,實在有點可惜。出國格局大了是一方面,除了學術界,發達國家應對博士去工業界的機制也相對完善。

而且國外很多地方的博士都有退出機智,覺得不適應可以拿碩士走的。畢業後在當地工作,不會比國內薪水低。

別總和他人橫向比較,我們不一定非得在一定年齡擁有某種經濟條件。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才是通向自由之途。祝永遠年輕。

7樓:溫蒂妮

行了,都迷茫到來知乎問了足夠說明你沒有明確的目標與意志力了,還信心不足。何必辛苦自己呢當個公務員或者中小教真挺好的。

真正能成事的研究生,要麼醉心於自己的工作,要麼醉心於鑽營心機,沒有時間問問題。

8樓:

1、***原本入學時一心想著以後能出國,回來進個高校混混。

很多人當初是這麼想的,尤其是看到以前挺多人回來就能進高校。這個設想有幾個方面需要矯正:(1)高校不好進了,等你回來的時候,連二本估計都會飽和掉,畢竟,國內的博士也得找出路;(2)挺多出國讀博的人,回來沒去高校,覺得不值,家庭,婚姻,各種因素都需要考量。

2、***當然,是對科研的熱愛才這麼打算。

未必,熱愛這個詞很曖昧。與其說是熱愛,不如說是喜歡,因為「熱」的沒有根基。所謂根基,所謂熱愛,應該是經歷過好的,但更重要的,是也經歷過糟的,最後依然能抗住糟的去做一件事。

所以年輕時的熱愛更多是一種單向的憧憬、幻想、方向、目標,而不是生死存亡後的抉擇。

從這個角度講,這種熱愛,對科研的也好,對愛情,工作,世界觀價值觀也罷,無需過多的去要求自己必須實現。即便不能達成所願,也無需羞恥或沮喪。

3、可現如今,經歷多了點,自己都不知道是自己無能還是什麼,科研做的這麼差,因此,我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

如果懷疑自己,自己的無能應該是一部分原因了。到這裡兩條路,一條,繼續走下去,有沒有能力弄清楚。一條是放棄。

絕大多數人坐落在正態分佈中的高頻區段,有沒能力就像薛丁格的貓,不開啟盒子不知生死。這時候現實的問題不再是生死,是開啟盒子與否。

4、但,想出國去看看的心依然在,想讀博的心也在。可我不確定,自己這麼想,是不是很迷茫

當能力不能讓你區別出你是在低能的低頻段還是高能的低頻段,你只能靠自己的心來決定。從心。至少在得到結果,不論結果好壞,的時候,你可以說,自己選的,自己承擔;而不是把責任都推給外界,並怨天尤人,像個弱智。

5、最後跟你講,你想的這些,能力強的人也會想,ta們也會發現自己能力不足(相對他們的目標而言),也會選擇障礙。所不同的是他們的困惑主要是做出乙個更好的選擇,而不是哪個選擇絕對好壞。最重要的,選擇了,能承擔,好了就好,壞了,認了。

和迷茫相對的,不是拿到乙個好結果,而是能夠面對乙個壞結果,並在這個壞結果裡找能用的零部件兒,為下乙個選擇做準備。沒有哪個選擇能讓保證你不坐吃山空,或山窮水盡。

9樓:蒙馬特高地的陽光

工作對於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生階段意義都不同。有人和有的時期是生存需要,有人和有的時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或者興趣使然。讀博實際一點來說是實現你一段時期職業或者人生目標的手段。

不管是為了出國看看也好,還是本身喜歡科研也好,認定了就去做。人生不可能每一步都規劃那麼完美,畢竟今天的你和五年之後的你完全不同。只能依據現階段的條件和計畫做現階段最合適的選擇。

讀大學意義何在?

乙個平凡的拆遷戶 讓畢業之後有的選,可以公司工作,也可以創業。但是不讀大學,或者不走念書這條路,只能創業。這裡不談,哪條路更有發展空間。其實你描述的東西和題目沒有什麼關係.你這樣問的話,更貼切,比如,大學念了乙個不感興趣的專業,如何自洽? 琭琭先生 大學的意義就在於讓你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想要成為什麼...

工作 or 讀博

咕咕嘎嘎 看自己想要什麼。想要的必須通過讀博來得到或者讀博更容易讓你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久下定決心讀,如果沒有那麼大決心就算了吧,因為畢竟讀博過程確實很難熬 建議讀博,我碩士畢業後也是去三甲醫院工作了。下面主要說一下我的見聞和經歷。在醫院不管是做臨床還是科研,都需要學歷。我入科的時候就認識了從臨...

讀博?找工作?

獵頭Aimsen 凡事都沒有絕對,重要的是你的選擇。你應該考慮清楚,你想要的是什麼?是乙份穩定的工作,還是繼續做科研?這就涉及到職業規劃的問題。1 你將來想要從事哪方面的工作?你從事的工作有沒有必要讀博,還是研究生學歷已經完全足夠了?一般情況下,讀博後會選擇做科研 留校任教或者是進入一些企業,做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