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行測》數量關係裡面的「工程問題」怎麼破?

時間 2021-05-11 20:46:49

1樓:新途徑線上

工程問題在歷年的行測中是非常常見的考點,考生在備考時首先要明確什麼樣的題目屬於基本工程問題,對於基本工程問題如何解決。

記住這些核心解答公式,事半功倍哦~

解題公式及思路:

核心公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①給定工作時間

解題思路:

a將工作總量賦值,一般來說賦值給定工作時間的最小公倍數b結合給定的工作時間及工作量,求出工作效率②給定工作效率

解題思路:

a賦值效率為1或者按照效率比值進行賦值

b結合給定工作時間及工作效率,求出工作量

③比例計算型

解題思路:

a根據工作量不變,工作效率與工作時間成反比關係b根據工作時間不變,工作效率與工作量成正比關係c根據工作效率不變,工作量與工作時間成正比關係④中間休息類

解題思路:

a先算工程總量

b算出時間確定的人完成的工作量

c算出剩下的工作量需要離開的人工作多長時間d中途離開的人休息時間為總時間減去工作時間⑤結合統籌問題考察

(1)兩個工程隊兩項工程

(2)三個工程隊負責兩項 ,工程同時開工同時結束:

a先算出效率快的比慢的每天多做的工作量

b算出工程結束時效率快的比慢的共多做工作量c先讓幫忙的工程隊把這些多做的工作量做完

d剩下的工作時間幫忙的工程隊平分

對於工程問題,不建議你味的做題,更重要的是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做題方法和題目特徵,以便遇到新題目可以迅速識別的同時進行快速求解。

2樓:夏憶年華

工程問題是非常常見的數學題型,同時也是行測中常見的考點,考生在備考時首先要明確什麼樣的題目屬於基本工程問題,對於基本工程問題如何解決。

基本的工程問題公式為: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很多同學在備考工程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比較迷茫,不能夠根據題型選擇最簡單的方法迅速得出答案,在工程問題中比例法是乙個非常簡便實用的方法,下面我為大家詳細講解比例法在工程問題中的應用。

1、基本關係

在工程問題中有乙個基本的公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當總量一定時,效率與時間成反比;當效率一定時,總量與時間成正比;當時間一定時,總量與效率成正比。

2、核心思想

比例思想的核心是份數思想。比如已知某班的男女學生人數之比為2:3,份數思想指的就是將男生看成2份,女生看成3份,總人數看成5份。

如果總人數為35人,則可知5份代表35人,乙份也就代表7人,男生有2份,也就是14人,女生有3份也就是21人。

3、方法應用

例1.某植樹隊計畫種植一批行道樹,若每天多種25%可提前9天完工,若種植4000棵樹之後每天多種植三分之一可提前5天完工,請問共有( )棵樹。

A.3600

B.6000

C.7200

D.9000

【解析】C

每天多種植25%,則前後效率比為1:(1+25%)=4:5,由於樹的總量一定,則工作時間與工作效率成反比,前後所用的時間之比為5:

4,前後所用時間相差1份,現在少用9天,故1份代表9天,所以原計畫需要45天。對於種植4000棵樹之後的種植任務,計畫中的效率與現在的效率之比為1:(1+1/3)=3:

4,所用時間之比為4:3,現在少用5天,故1份代表的是5天,則種植4000棵樹之後的任務計畫時間為20天,故按計畫種植4000棵樹需要45-20=25天,所以計畫種植效率為每天4000/25=160棵,所以總共有160x45=7200棵。故選C。

例2.建築隊計畫150天建好大樓,按此效率工作30天後由於購買新型裝置,工作效率提高20%,則大樓可以提前幾天完工?

A.20

B.25

C.30

D.45

【解析】A

工作效率提高20%,原效率與現在效率比為5∶6,所用時間為效率的反比,即6∶5。剩下的工作原定150-30=120天完成,即6份代表120天,效率改變後只需要5份時間,也就是100天即可完成。因此節省20天,故選擇則A答案。

我認為,比例思想本質上就是利用份數思想進行簡化運算,上面兩個例子運用比例思想後就變得非常簡單!

對於工程問題,很多同學只是一味的做題,但更重要的是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做題方法和題目特徵,以便遇到新題目可以迅速識別的同時進行快速求解。

3樓:公考通

工程問題是歷年國考和省考數量關係的重點,幾乎每年必考。而且工程問題題型較為單一,變形相對較少,難度不高,是備考階段可以全力以赴攻克的題型。

工程問題所有的考題都圍繞這幾個公式展開: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合作效率=多個人的效率之和

合作總量=合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程問題按照題幹已知資訊可分為基本公式型、給定時間型、效率比值型、統籌優化型和綜合應用型五類。統籌優化型和綜合應用型是前兩類題型的混合。

今天重點學習兩類高頻題型,給定時間型和效率比值型

1、給定時間型

即題目中只給出多個完成工程的時間。

該類題目一般採用賦值法即賦值總工程量為某些量的最小公倍數。有些題目還需賦值法與方程法聯用求解,因此要熟練掌握。

解題思路:

①賦總量(設工作總量為時間的最小公倍數)

②算效率:效率=總量÷時間

③根據工作過程列方程或式子

(例題)現有一批零件,甲師傅單獨加工需要4小時,乙師傅單獨加工需要6小時。兩人一起加工這批零件的50%需要多少個小時( )

A.0.6

B.1C.1.2

D.1.5

【解析】賦值工程總量為4和6的最小公倍數12,分別計算甲和乙的工作效率。甲的效率為:12÷4=3,乙的效率為:

12÷6=2,一起合作加工零件的50%需要的時間為:12×50%÷(3+2)=1.2小時。

故正確答案為C。

2、效率比值型

題幹中給了多個主體之間的效率比例關係。

效率的比例關係包括兩種:

一是直接給效率比,甲、乙的效率比2:3,即效率甲:乙=2:3;

二是間接給效率比,甲3天的工作量等於乙2天的工作量,即甲*3=乙*2,可以推出效率比:甲/乙=2/3。

此外,還有些題中給出的主體相同,通常以「多台機器、多個人」來體現,此時可將每台機器或每個人的效率賦值為1。

該類題目一般也採用賦值法,即直接按照給定比例去給效率賦值。

解題思路:

①賦效率(滿足比例即可)

②算總量:總量=效率×時間

③根據工作過程列方程或式子

(例題)A工程隊的效率是B工程隊的2倍,某工程交給兩隊共同完成需要6天,如果兩隊的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且B隊中途休息了1天,問要保證工程按原來的時間完成,A隊中途最多可以休息幾天(  )

A.4 B.3 C.2 D.1

【解析】題幹資訊給出了兩個主體的效率比例關係,確定該題是效率比值型工程問題。

①賦效率(滿足比例即可):A=2;B=1

②算總量(總量=效率×時間):總量=(2+1)×6=18

③根據工作過程列方程或式子:效率提高一倍後A=4;B=2

設A工作t天,休息6-t天

總量=A完成工作量+B完成工作量

18=4×t+2×(6-1)

解得t=2,則休息時間=6-2=4天

確定A選項。

3、總結

4樓:左都御史

無非就是假設、比例。只不過是看出題人拐幾個彎了,有時候拐的彎多了,有些同學腦子跟不上節奏。

我一開始也不會,備考期間,我不會去數量關係上浪費時間。只有數量關係課上老師讓做題就做題,聽老師講解。其他時間我也不看數量關係。

反正就是老師講我就聽,最後聽的多了,一看到數量關係的題竟然知道這麼做了。所以,還是是要多做多練多看解答,見得多了,就都會了。數量關係裡的坑就那麼多,見得多了,什麼坑長啥樣子都清楚的很。

以至於有些題,讀完題,只看一下過程量,一看選項就能排除兩個錯誤答案,甚至直接能選出正確答案。

無他,唯手熟爾。

公考《行測》數量關係裡面的「數列問題」怎麼破?

妍語博 數列裡的第乙個所謂的平均數,其實平均數沒有什麼可給大家講的,就是你看假設問班級裡的平均身高的話,把班級每個人的身高加起來除以總人數就ok了,這就是所謂的平均數。這個題非常簡單是吧?這個題問赴臺的總人數是吧?總費用是這麼多,平均費用是這麼多,總人數它倆一除不就是總人數嗎?總人數是20,對吧?就...

公考《行測》數量關係裡面的「數字特性」怎麼理解?

公考行測理歐凱 在一次有四個局去參加的工作會議中,土地局與財政局參加的人數比為5 4,國稅局與地稅局參加的人數比為25 9,土地局以地稅地稅局參加的人數比為10 3,如果國稅局有50人參加,土地局有多少人參加?25,48,60,63 一般人沒有技巧的人都會直接計算 大概會用2 3分鐘 會如果有同學想...

公考《行測》數量關係裡面的「奇偶特性」怎麼理解?

夏憶年華 數量關係部分可以說是行測筆試中廣大考生最為發愁的題型,在題量大 時間緊的情況下沒有時間去做,甚至有不少考生直接將這部分放棄。其實,數量關係也是有其相應的快速解題技巧,接下來我就介紹下數量關係中比較實用的一種速解技巧 奇偶特性。基本性質 偶數 偶數 偶數 奇數 奇數 偶數 偶數 奇數 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