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胯下之辱是智慧型還是懦弱?

時間 2021-05-11 19:50:53

1樓:蜜思梅

韓信給出的解釋是他還有大業要成就,所以忍辱負重。換成現代人可以理解的,還有老婆孩子要養,就一清二楚了。人生不易啊。

再比如,碰瓷的躺在你車前,你也不能真就壓過去吧。真沒必要。

2樓:不扶

不是懦弱,但也不僅僅是智慧型。

確切的說是一種胸襟或者志向的體現。

韓信志在天下,當然知道自己的命貴,跟乙個小混混鬥毆一下,贏了又怎麼樣?輸了,把自己的命丟了,多不值?

所以說,乙個人的胸懷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就像跟乙個員工較勁的老闆會有什麼作為呢

3樓:與立即數

一直覺得這種把成功歷史人物的某個特質剝離出來,然後認為這種特質是導致他成功的決定因素的行為都特別蠢。因為這些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可能一時懦弱,另一時堅強,這些多面的性格共同構成了他成功的結果,而且人的成功除了人和,還有天時地利的因素。

拿韓信來說,他受胯下之辱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衡量了敵我力量,發現自己打不過,打不過就示弱嘛,就這麼簡單,後人覺得這是智慧型,無非就是因為他成功了,但是如果是乙個戰爭中的軍人,衡量了敵我力量之後,覺得敵軍太強大,打不過,所以投敵了,你還覺得這是智慧型嗎?

所以就這乙個簡單的行為,其本身根本沒有什麼懦弱或者智慧型可言。

4樓:隨身攜帶五瓶藥水

淮陰屠中少年侮辱韓信的時候,韓信的表現是什麼呢?《史記.淮陰侯列傳》是這麼記載的「於是信孰視之」韓信仔細的看了那個少年一會兒,鑽了屠中少年的褲襠。

太史公惜墨如金啊,那時候韓信的眼神一定是看傻子一般的眼神。從屠戶少年胯下鑽過之後,相對於屠戶提出的「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的問題,韓信做出了回答。但是我認為韓信也給屠中少年提出了乙個問題,沒有說出來的問題。

那就是「我們兩個人當中有乙個傻子,你覺得他是誰呢?。」蘇軾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我覺得蘇軾說的對。

5樓:糰子wfyy

都不是啊,只是清醒罷了。

曾經以為是胸襟,是寬懷,是宰相肚裡能撐船,但現在明白了,只是沒必要。

而這就相當恐怖了,困凡人於囹圄中的尊嚴、名譽、蠅頭小利困不住他,所以他是韓信而羞辱他的人不是。

人終歸是動物,很難完全拋下這些俗事雜念,但是竟真的能夠做到,且竟是什麼更深更大的目標會凌駕於這些之上呢。

6樓:杜萊

韓信列傳裡大部分是寫他怎麼打仗的,怎麼開嘴炮的,怎麼謀反的。但還寫了三件小事。

乙個是漂母,乙個是胯下之辱,乙個是南昌亭長。

這三件事其實跟韓信的生平成敗關係不大,但都是有因有果,有來有往。

乙個是有恩必報,乙個是有仇必報,乙個是忍辱負重。

韓信通過這三件事,樹立了自己的個人形象。有情、有義、有胸懷。你看孔子怎麼說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宰相肚裡能撐船。這都是儒家推崇的古之士子之風。

但韓信有些關鍵時刻,怎麼又把士子之風拋諸腦後了?比如為了利益攻擊齊國,害死了酈食其。比如殺鍾離昧討好劉邦,對朋友不義。比如造反,對主君不忠。

那麼特意把這三件小事大張旗鼓的搞起來,有沒有表演的成分呢?好比現代社會也一樣,全憑演技,很多緋聞其實是自己造出來的,為了立人設編點東西出來也正常。

漂母的話,像是漂母能說出來的麼?小混混挑釁,韓信不能轉身跑麼?所以啊,要信了呢,人設也就立起來了。反正我是信了。

7樓:lens

兩種說法都成立。

從利益計算上韓信不擅長打架,反抗成功了沒什麼好處,反抗失敗了損失卻可能很大,所以胯下之辱確實是最優選擇。

但他也可能是不敢反抗然後找理由做了以上計算,或者緊張得壓根沒計算。

8樓:月塔

就是懦弱

大家都說韓信是怕殺人影響前程,但這可是胯下之辱啊!

要不是秦朝滅亡,天下大亂,在那個最重視俠義氣節的年代,受了胯下之辱的人能有什麼前程。

而且在秦朝被通緝並不是什麼大事,項梁、項羽、劉邦、英布、彭越、張耳、陳余全TM是通緝犯,朝廷連砸了秦始皇馬車的張良都抓不到,殺個人被通緝算的了什麼。

而且韓信也不止有殺人和鑽襠兩個選擇,跑或者揍那些潑皮一頓也是可以的;韓信是沒落貴族、習武佩劍,動起手來未必會佔下風,跑起來那些潑皮也不一定追的上。韓信不敢鬧市殺人,難道那些潑皮們就敢?

這只是普通的潑皮,不是英布、彭越這種江洋大盜,韓信不敢殺人,潑皮們自然也是不敢的。結果潑皮們連手都沒動,嚇唬兩句韓信就慫了,這不是懦弱是什麼。

9樓:

以當時韓信作為乙個大男人,後著臉皮整天蹭吃蹭喝,抱著寶劍逛來逛去,還被洗衣大媽賞飯吃,這些都是對男人尊嚴的打擊啊,但是他依然很堅定,我覺得他當時每天都會面對這種嘲笑,所以他一定一定思考面子這種東西到底重不重要。嗯嗯,不重要。所以他忍胯下之辱,應該說是淡定,也可以說是智慧型。

他知道那不重要。

10樓:從玉從冊

韓信能忍「胯下之辱」,勾踐能忍「吳王之辱」,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著更為遠大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所以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不忍,巨集大的目標可能毀於一旦。忍,力量就可能留存下來,進一步投注於光明的未來

我們可以推演一下,假如韓信面對「胯下之辱」不「認慫」,無外乎以下幾種可能的結果:

1、如果他選擇血氣方剛,可能會怒髮衝冠、與對方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

2、如果他選擇膽小怕事,被逼無奈鑽過胯下,然後一扭身學阿Q說「權當陪孫子玩兒了」,從此變得更加自卑膽小。淪為常人!

3、如果他選擇既沒那麼衝動、也沒那麼膽小的人,會被屠夫不斷挑釁,最後選擇1或者2。還是傷不起!

真正厲害的,是韓信這樣的人,冷靜分析得失,放下虛無的面子,避免實質性的身體上的損失,與潛在的精神上的損失。借助更大的事業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做無謂的意氣之爭,為自己選擇的理想投入足夠的精力,這才是智慧型人生的選擇。

這就是蘇軾在《留侯論》中對「豪傑」的論述。他說,」天下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天下的豪傑,之所以能夠寵辱不驚,是因為心中「挾持」足夠大的報復,志向遠大。

「挾持」這個詞用得很妙,當乙個人真正選擇了某個志向之後,他也會被這一志向「挾持」,由不得他不為之努力、奮鬥。這也是很美好的境界吧!

11樓:

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之所以忍小,是因為謀大

而一般人哪來的大謀,自然就談不上忍小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韓信這樣的

韓信也不是只有選擇鑽胯的路,他哪怕打一架不出人命就行,也能既保留尊嚴又不犯大罪

但是對於韓信來講,他是有才,自己也知道自己有大才,所以不能在這種混混手裡栽跟頭,他的未來和眼前的尊嚴比,孰重孰輕是很清晰的

而普通人,沒有主角光環,不是幹大事的料,談不上暫時犧牲尊嚴,因為沒有未來可講,所以普通人,現代普通人遇到這種,該出手就出手,該報警就報警,你沒啥謀的,自然就不用忍

而對於現在少數能做大事卻落魄的選手,依然應當仿效韓信

何謂成大事不拘小節,就是指韓信做這件事的時候,考慮的是對他自己未來的影響,而不計較到底周圍人說他聰明還是懦弱

12樓:

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能夠流傳到現在,那是因為他成功了!

所以,智慧型也好、懦弱也罷,只能說:「成功了就是智慧型,失敗了就是懦弱」。

「成者王侯敗者寇,古往今來皆如此」,韓信當年沒成功,誰又知道「胯下之辱」呢?

再來看韓信身受「五刑」(墨、劓、刖、宮、大闢五種刑罰),又如何評價呢?

13樓:userName

大家基本都是唯結果論,以成敗論英雄,這是完全錯誤的。

實際上分辨是不是智慧型很簡單,智者會盡力讓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

胯下之辱這件事,韓信是為了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所以是智慧型。如果韓信是個懦弱的人的話,那後面就不會敢背水一戰之類的了。

而分辨懦弱也很簡單,比如當年劉表本有機會偷襲曹操,但是畏首畏尾沒有出擊,失去了機會才追悔莫及。並沒有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才是懦弱。

14樓:靜靜

我覺得先不說是智慧型還是懦弱,說說這故事來自哪兒,試想如果韓信自己不說,誰能知道這些,事實如何未可知,但是既然說了寫了,那麼肯定要向我們表達的就是智慧型,能屈能伸。

沒有韓信,劉邦就拿不了天下,他沒有想過造反,他如果想反能不能成不好說,但是劉邦怕了,所以他被貶,最後仍不安心還是借了呂后的手,殺死韓信。

也許當時這話大概不能說明白,所以借了這個故事給他樹立乙個正面的形象,替他鳴不平。當然了,韓信的形象本來就是正面的,乙個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的將軍,根本錯不了。

所以,不管承不承認,至少今天我們看到的就是智慧型。就像他後來寧願被貶為淮陰侯,也不願造反一樣。他只是不知如何全身而退,他如果學學范蠡,就好了。

15樓:街角的那只小喵

林語堂的《煙屑》中說過

韓信能過婦人胯下,封淮陰侯,而卒不免於死。當時若肯打婦人兩下嘴巴,未必結局如此。

有忍辱負重者,亦有忍辱而負重不起者,有委屈求全者,亦有委屈而求全不到者。

感覺很矛盾……大家怎麼看呢

16樓:陳聖

胯下之辱只是乙個證明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好故事,因為韓信是個成功者,成功者放屁都是真理。之所以能廣為流傳,因為韓信在乎,於他人,那不過是過眼就忘的一場鬧劇。韓信不提,誰記得誰在乎誰敢提誰相信。

但韓信就要大張旗鼓,表明自己忍辱負重,從容不迫,寬巨集大量,給這件事正名定性。可想韓信怨念有多大。白吃亭長幾個月飯還拿百錢侮辱他。

胯下之辱的處理顯然是韓信欲蓋彌彰而已。史記的記載很溫和,實際必然惡劣的多,按史記記載,似乎一走了之也行,完全沒必要受胯下之辱。顯然韓信敢拔劍肯定被砍死,敢走至少也要被毆個半死,只是被逼無奈,而不是忍辱負重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

』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

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

中尉:主管京畿治安,指揮禁衛軍部隊,為負責京師安全的高階軍官。(楚中尉就是楚國首都禁衛司令或公安局長)

胯下之辱,韓信報仇了沒

夜伴青燈 沒有,不過殺沒殺那個屠夫,對韓信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算韓信把那屠夫抓起來扔油鍋裡烹了,淮陰侯列傳 的記載也只會一筆帶過,而且末尾的 太史公曰 不會有任何變化。反之,韓信沒殺他,也沒給人留下寬容的印象。提起韓信會讓人聯想到一大堆成語,但其中肯定不包括 寬巨集大量 報了,而且報的相當痛快...

韓信受胯下之辱有別的選擇嗎?

閱思 其實我覺得啊,原本的這個問題並不重要,當時的韓信沒有看過全本 楚漢相爭 他的行為不會有什麼過多 深遠 的考量。他當然有別的選擇,最基本的譬如求情甚至破財免災。如果是人精劉邦,小流氓扔下這句挑釁後,給劉邦五分鐘時間操作,小流氓沒準就能反過來認劉邦做大哥,去小酒館請大哥喝酒 真正的問題是,古代一字...

為什麼韓信能忍胯下之辱,卻羞於噲伍?

loop 三國演義裡 電視劇集 把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氣的一口乙個 村夫 的是諸葛亮。再看諸葛亮,依然是笑呵呵的叫仲達。除了對線諸葛亮,司馬懿給人的感覺都是笨憨憨的,外加脾氣特別好。 當時韓信落魄,若不受胯下之辱,可能會殺死對方,依秦律必死或逃亡。他自認為不值得。而羞於樊噲是因為樊噲是屠狗將軍,猛將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