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身邊的朋友都在求樂,有的過的快活有意義,然而覺得跟佛教完全相反,那種生活更值得,難道真的有來生?

時間 2021-05-10 08:35:49

1樓:遊戲三昧

求樂避苦本是生物本能,想求樂,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

關鍵的一點在於,現代人一些所謂的享樂,在佛教看來都是短淺無長遠眼光的,是要在短暫的受樂後遭受惡報的。佛教提倡的是長遠的樂,又分二種,人天福報和出世間法:人天福報通過明辨善惡、深信因果、斷惡修善來獲得多生多世的安樂,出世間法通過修行來永久性的斷除煩惱。

當然,大學生裡也有一部分精英是胸懷大志、奮發向上的,為社會做出貢獻,這部分人有時所做的事情,與佛教所言的人天福報相同。這也是值得讚揚的。但總體來說,不真正學習一下佛教,總體還是處於一種蒙昧迷惑的狀態裡,不能達到真正的解脫。

希望答主一邊學習佛法,一邊以積極的心態奉持善法,做好本職工作,發起菩提心,從人天乘走上大乘的道路。

2樓:護法居士

憍陳如。云何名為第四人間所居之處。觀察彼處不生樂想。

憍陳如。有智之人次觀人中。一切皆有種種諸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飢苦渴苦貪苦嗔苦妒嫉等苦。

妄言綺語兩舌等苦。惡口罵詈誹謗等苦。寒苦熱苦惡風惡雨疫蝗等苦。毒惡禽獸傷害等苦。惡世惡王牢獄等苦。

貧窮下賤短命等苦。

既念此苦更生重苦。緣苦生苦還造苦因。於未來身復受苦報。

如是轉轉無量無邊。受諸辛苦無有窮盡。何有智者樂於彼中。

是名第四眾生人中居處。智慧型之人觀是事已。於人道中不生樂想。

3樓:

你好!我也是乙個大學生。每當看到身邊的人吃喝玩樂我也有這個猶豫。我應該隨他們去吃喝玩樂還是繼續惜福保持清淨心呢?

其實答案在你自己。如果你覺得吃喝玩樂每天混混沌沌很開心,很值得。那你就繼續吃喝玩樂。

如果你覺得世人是可憐的,只是靠吃喝玩樂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從而消磨時間,停下來是依舊每天喊無聊,依舊一大堆愁心事,那你就可以學佛了。學佛其實也是一種求樂。當然,信不信由你,佛度有緣人。

4樓:自在之路

感恩題主開題!

您所說的樂、有意義或值得可能都是世間法有相對性的

(從某方面說是樂、有意義或值得但從另一方面說時可能結果就不同了)

來生與否? 應該可暫且放一邊

(您若真願學佛學成了您就不會疑問了)

(若不學您可能都只能聽別人的心得、道理或結果因為自己沒能力親身知道)

學佛與在不在樂中不是直接關悉

但能有學佛該達到的境界時樂已不是您想追求的了 (因您已有經歷"樂" 和比樂更難形容的情境且隨時自己可達到)

末學所學的法門是學習一種無煩惱自在的生活方式 (不論在家出家)

任何人若想學末學所學習的法門應該是越早越好

(在末學所學法門是學習心不隨境轉自在的生活方式)

人們生活在這世上大半都在為生活而耕耘

(到頭來由於沒有心不隨境轉自在的生活能力卻被自己努力耕耘的結果牽著走或稱為做物質或精神的奴隸)

若能學到末學所學法門的人努力耕耘出正確的生活方式

不論您擁有多少財富您都會善用且不會成為物質或精神的奴隸

末學所學四念處

以如實觀因緣觀

處事做人及學習工作

能有如實觀就能讓人趣向如實

有因緣觀做任何事了知因果在因緣的捉拿上會更熟巧

不需要求一步就完美

我們由於一直都在中性的覺知觀察

所以腦部的運作會自然的讓我們因為思維而知道何種因緣導致何種果 (而因果迴圈)

能中性的覺知觀察

自己正在輪迴中時自己最清楚 (當然失念時就是不覺回到念住所緣就可能又回到覺的狀態)

有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每天把自己該做的工作做好就好

不覺時較容易讓自己又回到不中性的處理事情

不完美時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讓下乙個因緣能更好就好

(佛教認為掉悔是惡法

所以若做錯時努力改進改善向前進就好)

您是學生

學習工作與人生都很像

都是日積月累後自己越來越成熟

您若練習了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您就時時自己在見證自己的人生的 (犯錯) 發展與成熟

一般講起來學業或工作先做好

能有穩定的學業或工作行有餘力就可很安穩的練習中性的覺知觀察

沒乙個安穩的生活很可能無法練習 "中性"

因為可能一直被外在因素牽著走

世尊所教導的四念處禪修是練習覺觀自己五蘊的好方法

這方法沒時間的人用少許時間練習

有時間的人用較多許時間練習

重點都一樣

訓練自己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沒有壓力只有放鬆

放鬆時才易念住所緣

所以若每天只有幾個十五分鐘

就只練習幾個十五分鐘

但練習時要放鬆心情輕鬆愉悅的練習念住所緣

不給自己任何壓力是必要的

練習時就只是念住所緣

有人打斷時因緣不具足

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

愉快的處理打斷的因緣

處理完還有時間就再念住沒時間也欣然接受

禪修時用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的心態

不在禪修時 (如工作中) 也可提醒自己時時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

微笑放鬆輕鬆愉悅的過日子

隨時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然後放下問題

盡力做事但不強求完美還有的瑕疵留給將來再有機會運作時把握因緣努力

(我們隨時都可能犯錯犯錯後要盡力改進然後就放下而不是掉悔)

所以平時就算還沒太多時間練習

時時覺知觀察自己的心態

並提醒自己時時微笑放鬆輕鬆愉悅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

讓自己練習覺觀也會拓展自己的心態及心量

我們生理的需求或過去的知識經驗

都常會由腦中釋放

腦中釋放了訊息

我們該選擇被其牽著走呢?

還是好的拿來用沒用的放一邊呢?

要能不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是必要的

剛開始時其實您可能還感覺不到少少的練習會有何幫助

別氣餒只要您能在沒壓力的狀況讓自己時時覺知自己目前的心態

(就算壓力來了自己一覺知就回到不加油添醋的狀態 -- 微笑放鬆輕鬆愉悅)

久了您會發覺自己漸習慣於 "中性"

您就很自然的漸自知如何能趣向如實

所以您的學習生活工作等

其實就是您的實修

當您只是靜坐經行時非常好 (在練習覺知觀察的能力)

但真正的在工作中生活應對中時時練習覺觀

才更易發掘到自己的我執法執

能發覺到才是修行的可能開始

所以有空時常練習讓自己漸有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就是重點

任何抱怨掉悔不甘願等

都是在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 (不中性)

馬祖道一禪師:

道不用修,但莫汙染。何為汙染?但有生死心,造作

趣向,皆是汙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

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所以練習四念處禪修的短程目的:

當眼見耳聽意念 ... 時

別將自己的偏見成見 (及以上的汙染) 加入(道不用修,但莫汙染)

而一再的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

(就算能力還不夠汙染自腦中釋放了也不需被牽著走讓它去莫管它就好)

如何才能有在日常生活中具備覺觀能力而不被內外境牽著走呢?

這兩篇可參考:

一篇敘述四念處修行的次第 (第5帖) (介紹實修的方法及正見的觀念)

一篇敘述 "不做自己想法或思維的奴隸" (正見的觀念)

祝早日成就!

感恩!祝福!

大學如何過的充實有意義?

別再想起我唱過的歌 我大學說荒廢也荒廢,因為確實沒學到什麼有意義的東西 本人專科 但是也做了不少事,大一全年在忙 學生會 新聞中心 志願者協會 社團 班委 各模擬賽活動 策劃或者參加活動等等 大二基本全都退了,然後上學期各種做兼職,武漢學生能做到的兼職我基本都做過 穿人偶衣沒試過,這點有點遺憾 下學...

大學究竟怎麼過才是有意義的?

Gavin 先說一下我的大學生活吧大學裡幾乎所有的東西我都幹過逃課熬夜學習談戀愛兼職社團也試過有乙個學期到瑞典交流其實就是半年的環歐旅行去了29個國家暑假一般是去大陸實習其實就是到處玩內地去過20座城市吧我的績點不算差 3.3 4.0吧二級榮譽畢業最後拿到了港中文和港科大的Msc offer 但機緣...

大學的寒暑假怎樣過才有意義?

書生白首 不請自來。首先定乙個目標,讀幾本書還是在專業方面自學,健身或者參加學校組織的暑期公益活動。想做兼職的話可以嘗試與專業有關的,哪怕是打雜也好,適應環境很重要。如果只是去做發傳單類似的,建議體驗一兩天後就好!這類兼職只是告訴你賺錢的艱辛和生活的不易。當然勤工儉學除外,詳細的計畫原諒我也沒辦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