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隔年(Gap Year)是不是乙個好點子?為什麼?

時間 2021-05-08 08:37:16

1樓:這裡有泉水

Gap Year是乙個好點子,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說,你沒錢,那你可以Gap Month,或者Gap Week(寒暑假和小長假不算)

你可以十年來一次Gap Year,不要每一年都是Gap Year,家裡有礦除外

2樓:流浪牧馬人

不知道畢業後在德國做過一年互惠生,算不算是自己的GAP YEAR?

16年年初時得知互惠生這個存在的,後來一路了解報名匹配,等到踏上德國的土地,已經是17年初夏。第一次申請簽證,第一次乘飛機,第一次出國,甚至到達漢諾瓦機場後自己買票坐火車,互惠期間第一次獨自旅遊,第一次睡青旅,所有的一切就用自己磕磕巴巴的德語和英語,現在想想自己可真偉大,佩服自己。

然後在德國寄宿家庭生活了一年,當然有過幾次小摩擦,不過溝通就能解決的程度,反而是生活的一味調味劑了,無傷大雅。更多的還是新奇,溫暖,感動,和收穫。

我的寄宿家庭在北威州乙個小城,有獨棟的小別墅,也有公寓,商業街及各種商店超市也一應俱全,生活很方便。歐洲普遍的慢生活節奏更是賦予了小城一種閒雲野鶴般的氣質,真的很美。

夏天週末去街上吃個義大利冰淇淋,美味。

吃完回家前最後乙個拐角的房子,住著老爺爺老奶奶,有一次看到他們在花園裡忙碌,真是想要這樣的愛情啊。

偶爾被當地的朋友帶去朋友家裡蹭飯,去周圍散步聽歌。

帶薪假期去旅遊,看看傳說中的天鵝堡。

生日時去柏林旅遊,送自己乙份不一樣的生日禮物。

互惠一年真的收穫了很多美好,這裡只是一小部分,完全沒辦法全都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剛回國時很多人都問我同乙個問題,這一年你收穫了什麼?經歷實在虛幻,根本不能把它具象化。就像在德國吃過的美食,看過的風景,走過的那些路,我沒法把它拿出來分享給你,但它卻實實在在盤踞於我的人生裡,並且造就了此刻的我。

當我回憶起這一年的經歷,想起當初辦理互惠時遇挫折後的勇往直前,落地德國時的驚喜與緊張感,旅行時偶遇阿爾卑斯雪山的激動,寄宿家庭窗前花園裡四季的風景,那些在德國散步時午後的街道,爺爺種下的老到都忘了年齡的櫻桃樹,以及奶奶給我講解她和爺爺厚厚幾冊旅行相簿時的溫馨感,我都真心覺得美好和滿足,這大概就是對這一年時光最好的答卷了吧。

所以GAP YEAR是不是乙個好點子?我說是的。用一年時間去看看世界,嘗試那些自己不曾想過的事,等真正做到了會連自己都佩服自己。

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之後會發現自己遠比自己以為的要優秀,而站在那個更好的世界裡會意識到,你還要繼續努力才行。這就是我的一年互惠經歷所帶給我的最大感悟。

希望大家都敢於嘗試,敢於冒險。祝好。

3樓:zoom

在路上你會想起自己的本質

而不是想起世間煩擾

旅行會讓人謙卑

你會知道世界之大

永遠有著截然不同的人

事、物在地球彼端發生

見得世面廣了

也就不會把自己侷限在小格局裡

不再憤世嫉俗

與人為敵

間隔年讓前路更加清晰

不會在物質的世界裡迷失方向

走了又回來

回來了又出發

周而復始

迷失的人迷失了

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每個人都在改變

你能做的是做好乙個旁觀者

觀察自己

粉碎自己

獲得新生

也許有一天

也會和大多數人一樣

朝九晚五

選擇好的工作

穩定的生活

購買但是我仍舊會在房間的一角

留著行李箱

隨時出發

別說歲月漫長

長不過沿途的山脈

長不過車窗外的Sunny

長不過光線突然暗下來的隧道

更長不過

下乙個遠方

我欲乘風破浪

踏遍黃沙海洋

與其誤會一場

也要不負勇往

4樓:欒俊雄

受錘的過程永不終止,內心的桃花源,並不會靠暫停現在的忙碌獲得,世界很大,詩和遠方也很美,但你的開心跟這些半毛錢關係都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熱愛,讓gap year變成你人生的跳板才是解脫。---原文在此:poppy

IINC

5樓:森特

其實我博士第一年就是我的gap year,這一年我沒有了目標,反倒是被旅遊的心情沖昏了頭腦。再後來我就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雖然看著周圍的朋友都在忙,有些慌亂。

可是想想這一年也算是蠻有收穫的。我對自己的認識更加清楚了,也找到了職業發展的癥結所在。更加重要的是我培養了乙個新的愛好:

收納。希望我這一年的gap對我以後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6樓:王波

聊聊我的經歷和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吧。

我大學畢業前的經歷,應該說和絕大部分的人都差不多吧。剛畢業那會兒,我基本就是用年假出去走走。

真正對我影響比較大的點是畢業三年左右的時候,我去歐洲的瑞典出差了半年多,那半年我在歐洲玩了不少地方,而且越玩越high,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出去玩比工作學到的東西多很多。出去和不同的人接觸以後,我發現原來很多自己習以為常的問題和觀念,還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有種開啟一片新天地的感覺。那半年,讓我真正體會了一句古話: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走的收穫有時候比讀書還大。

因為這樣的經歷激勵,我開始越來越多的旅行,我一年有二十天年假,公司還放復活節和聖誕節,所以每年的年假加公眾假期,都可以旅行近兩個月,幾年下來,我走了很多地方。

直到有次,我在歐洲玩了乙個月,有了新的感受。當時我感覺好像好多東西我都沒看懂,比如說佛羅倫斯的美術作品,梵蒂岡博物館的好多寶貝,所以我有點覺得旅行的收穫打折扣了。

回來以後,我開始反思旅行的意義。我逐漸逐漸體悟到了乙個道理,幾年前第一次去瑞典,我半年間的旅行感覺每次都是海綿吸水,每次都收穫很大,是因為那個時候我讀了那麼多年書,但其實我基本沒怎麼真正走出去過看看真實的世界,而我現在逐漸覺得出去行走收穫也越來越有限,是因為我行走的多了,但這些年讀的書卻沒有跟上。

所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是分開割裂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它讓我想起王陽明的乙個觀點:知行合一。實踐和知識是相輔相成共同生長的。

又過了幾年,我從上海搬到了澳洲住,我原本以為在澳洲的華人因為見過的東西多,應該很多我在國外理解的道理都很明白,後來發現並非如此。我仔細觀察思考以後覺得,這是因為很多來澳洲的留學生,其實並沒有在國內真正的工作,生活過,所以對國內的工作方式,文化,其實了解十分有限。(象牙塔裡的世界和外面真的差別很大,特別是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所以當年的我,也是機緣巧合,在上海工作了三年,對國內的工作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去瑞典工作的時候,就產生了很多體會。

如果沒有對比,就絕對不會產生那麼多感受。

一路走來,我對旅行的理解是逐漸逐漸加深的。一開始可能對怎麼旅行都沒什麼概念,就是別人說應該去哪兒,就去看看唄。然後到發現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開始會主動尋找有意思,自己有興趣有幫助的點,並且不斷和不同的人溝通,了解不同人的想法,生活方式,價值觀。

再然後,我會發現旅行會讓自己覺得知識不夠,需要讀更多的書去理解這個世界,旅行,幫助我去發現更多觀察這個世界的視角。再之後,我發現其實旅行都是相對的,只有你常住乙個城市的生活作為基礎,你出去才有對比的生活模板,沒有對比,一切就無從談起,你能從旅行中得到多少收穫,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自己城市生活模板的深度以及你自己的知識內涵的深度。

去年的時候,我看到一則新聞,說碧鹹姆在10天內到7大洲踢球,包括南極洲。技術的進步,已經讓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變得很容易,所以在今天你只要有不算太多的錢和時間,是可以訪問世界上主要的城市和地區的,環遊世界本身並沒有太大值得炫耀和意義。

而回歸到我本身,我覺得我也不太再會花一整年的時間出去玩。乙個比較現實的原因就是,我覺得做一整年的旅行計畫對我來說已經超出能力範圍了。而不做旅行計畫,我覺得那就是浪,不是流浪的浪,是浪費時間的浪。

人生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可以學和經歷,我沒必要花那麼久去浪費。

對我而言,想得更多的問題是如何讓我的旅行收穫更多? 我想目前的答案是,在時間和能力的範圍裡去旅行,在自己的城市好好生活多讀書。既不要一直生活在一地不旅行,也不要一直在旅行而不生活,而是讓生活和旅行「交錯進行」,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去盡可能的提高收穫。

旅行,不在於你走多遠,更在乎你有沒有觀察的視角。有多少人,去過北極南極,卻連自己的城市都並不熟悉?

人總對容易得到的東西視而不見。

換個視角,我們生活在乙個人來人往的大都市,難道天天不是一種旅行嗎?

我會把自己當做當地人一樣去旅行,去體驗體會當地人的文化生活想法,更會把自己當做乙個旅行者一樣在自己的城市生活,卻又不失好奇心。

一點個人感想,希望有幫助。

7樓:牛奶很忙

作為乙個畢業生,gapyear還是很有必要的。

看更廣闊的世界,在進入到高壓的社會之前,出去過度一番做個心理準備還是蠻重要的。

心胸,氣質,見解都多少會有一些改變。

但是作為乙個已經從業幾年的工作者,

理智地說,除非你有一定的積蓄或者能力,可以開始一段gapyear,一般來講其實不主張辭掉工作去間隔年。

當然,情況特殊(如抑鬱症等人群除外。

8樓:方容

如果說間隔年是讓一些可能提前發生,讓學生多一些選擇,那對於沒有這種經歷的我們,不應後悔、遺憾,既然無法重來,那就告訴自己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9樓:TD留學演化論

近幾年,Gap Year這個概念逐漸變的流行起來,當我們知道身邊有人選擇Gap Year,也不會過於吃驚了。所謂Gap Year,就是延遲大學入學的時間,為期一年。在高中和大學之間有了乙個「Gap」。

Gap Year在英國和澳洲十分流行,學生如何度過這一年時間的方式也各有千秋。有的人去教書,有的人在國外做志願者,有的人會去實習——但這些都是學生嘗試挖掘未來可能的職業,並提前接觸它們。

有過Gap Year經歷的學生均反映他們在這一年遇到了許多不同的挑戰,正因為如此,他們對將來想要學習的專業和領域更加堅定了。

不過Gap Year並非適合每乙個人。在直接進入大學學習之前,我們可以好好考慮一下take a gap year的pros&cons,來衡量一下Gap Year是否真的適合你吧~

美國學生選擇Gap Year的理由

想要在國外教書,在乙個農場工作提公升廚藝水平?這些看似不靠譜的「奇思妙想」在 Gap Year 都能實現!Gap year 給予學生乙個在進入大學執勤啊真正追逐自己夢想和挖掘自己興趣的機會。

在這一年裡,學生幾乎與學術無緣,不同於學校的「象牙塔」,在社會中學生同樣能學到很多職場,社會的生存技巧。這一年同樣給你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你打算學的專業是不是真的是你心之所向。

根據American Gap Association 的實驗,他們發現 97%的大學生認為經歷了Gap Year之後,他們變得更加成熟了;84%的學生認為他們獲得了很寶貴的職業經驗;將近3/4的學生認為 gap year 幫助他們更好的準備大學生活。

另外Gap Year也許是你逆襲女神校的好機會。一些學生反映由於ao們看到了他們Gap Year中的經歷,更好的學校拋來了橄欖枝。一些研究人員甚至發現,有過Gap Year經歷的學生們在大學中有著更高的GPA。

即使你現在已經很棒棒很完美,Gap Year 也是乙個有效遠遠離學業壓力的好辦法。想想看,這是你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遠離父母的管轄,學習一些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同時你還不用擔心任何學業問題~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更加有創造力&生產力喲~

Gap Year 的一些缺點

如果給你一年時間 Gap Year(間隔年),你會選擇做哪些(你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不知道題主是好奇別人的gap year做了什麼還是想gap一年但卻不太清楚自己還能夠做什麼呢?我覺得首先你要明確自己這一年打算幹什麼,以及為什麼要用gap year做而不是用平日的空餘時間做。因為看題主想做的兩件事我覺得並不需要gap,開發遊戲開發軟體你在假期裡就可以操作起來了,平時的空閒時間也都可...

公平是不是乙個笑話?

max1000 開門見山,不是。我上學的時候,一部分人天生就很聰明,我們努力學習,可就是考不過他們。太不公平了!可那是人家本事,我們不可能因為他們聰明而給我們降低分數標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就算在法院上,乙個大資本家可以花幾百萬請乙個好律師來讓自己打贏官司的機率大大增加。太不公平了!可那是別人的錢...

劉備是不是乙個昏君?

膝蓋中箭了 不要老拿劉備重用誰就丟地盤事來講就拿孫權二宮之爭這個操作粟裕表示 除非他昏了頭啊 你家孫權不也是認命誰不是被砍就是被逼死 都是乙個操作五萬兄典型的為黑而黑 汪西蒙 劉備不是昏君吧,相比於朱祁鎮,他好些,因為他至少沒說把諸葛亮的妻子送去給胡人,他至少沒打了個敗仗之後殺了諸葛亮,他至少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