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前衝弧圈球時需不需要變化拍的角度求求,若不需要則球拍與水平面成多少度合適?

時間 2021-06-03 10:44:37

1樓:北霸天

看你需要的是什麼,速度,落點,弧線還是旋轉。各種方法各有利弊,你要自己去試!速度靠的是揮拍瞬間的加速,切忌用小臂!

落點在於揮拍的終點!左眉為純斜線,右眉落點在中線,撇手腕則是直線!弧線就要看手腕!

在接觸球的一瞬間包裹住球從後往前摩擦!旋轉就在於擊球點,前衝在高點,加轉和高調在下降點。

2樓:雨花

在弧圈技術的幼年時代,確實很流行抖手腕的手法,用大臂往上抬,在擊球瞬間小臂帶著手腕一抖,拇指瞬間按拍向內一勾"包住球"。我高中時候買的一本桌球書還是這樣介紹攻球和拉球的,全都要求向內包住球。那個年代的人打球看起來個個像"野球",這是符合人體直覺的打法,但是在生物力學上並不合理。

自從中國一大批弧圈機器崛起後,你就發現出台上旋球不再以任何形式強調手腕的額外動作,手腕動作只剩下了跟上腰腿隨揮加速。中國弧圈是日歐式弧圈跟中國快攻的完美結合,在旋轉的基礎上還強調速度和力量。從王勵勤開始,王皓、張繼科、馬龍、樊振東,掄開來拉球的時候都看不見手腕的小動作了,都像重炮一樣板板夯實。

現在相比於小快靈,更強調完整地用上腿部力量,就像武術從王八拳進化到直拳一樣。一旦把精力放在手腕的小動作上,力量傳遞必然出現滯澀,整體力量就不足了,所以空前地要求動作完整,發力結構優化,每乙個動作都像機器一樣準確,這也是"弧圈機器"說法的由來。而且,自從快速膠水和狂飆粘套出現後,膠皮抓球能力有了提高,也不需要用手腕動作包球就能穩穩製造旋轉了。

總而言之,現在不管正反手弧圈都講究板型穩定,研究內弧包球沒有意義了。

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其實這是比較新的技術,最近10年才開始普及,老外的基層教練大多還停留在以前憑直覺隨意打球的時代,在澳州看到太多小孩給徹底教廢了。

3樓:Viscaria

拉弧圈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拉球過程中板型的角度不要變,如果有變化會影響力的傳導,使回球質量下降的。

至於該是什麼角度,還是要根據對方來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來球為下旋球需要將板型立起來一些,但切不可仰起來;

來球為上旋球需要將板型壓低一些。

跳繩前需不需要熱身?

想做乙隻熊 當然需要熱身,跳繩會涉及到全身多關節,至少要把這些關節提前活動開,跳繩是很激烈的運動所以最好跳之前用一些不那麼激烈的動作把心率先拉高一些預熱。 已登出 額,你想熱身就熱不想就不熱反正剛開始跳起來的時候很慢,也相當於熱身了畢竟一開始誰也不能跳飛起來 個人見解我懶得熱身哇 等風雨 邊跳邊熱,...

玩巫師三前需不需要補前兩作的劇情?

985996251404 巫師三接的是巫師二的劇情,巫師二接的是巫師的劇情。巫師是從原著的結尾之後的若干年開始的。巫師三裡面不少的梗和對話是和前作有關的,對這些劇情不了解的話會對遊戲體驗有些影響。 hqqz 需要看一下攻略!要不然會有配角不出來!剛開始的時候,百果園裡面跟鏡子大師回答問題的時候要注意...

10歲前的孩子需不需要體能訓練?

福州禪武 孩子有必要練習體能,一般五六歲開始合適。體能是通過力量 速度 耐力 協調 柔韌 靈敏等運動素質表現出來的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因素。當然也是人體生活中常表現出的能力,體能水平的高低與人體的形態學特徵以及人體的機能特徵有著密切的相關。人體的形態學特徵是其體能的質構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