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到底有沒有通假字一說?抑或是後人為了保證作品原貌而特意注釋?

時間 2021-06-02 17:28:46

1樓:馬達

「現在看來肯定是錯別字」是因為現在規定了什麼是正確的寫法。儘管有秦始皇統一文字,但是受限於當時資訊科技的水平,沒有辦法做到全中國人人都能知道什麼是標準寫法的地步。

另外,漢字本身也是演化的。比如「像」這個字「《說文》。段注:

「然韓非之前只有象字,無像字。 韓非以後小篆即作像。 許斷不以象釋似,復以象釋像矣。

繫辭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

…蓋象為古文,聖人以像釋之。雖他本像亦作象。然鄭康成、 王輔本非不可信也。

凡形像、影象、想像字皆當從人,而學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廢矣。」」「佀也。各本作象也。

今依韻會所據本正。象者,南越大獸之名。於義無取。

雖韓非曰。人希見生象也。而案其圖以想其生。

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然韓非以前或衹有象字。無像字。

韓非以後小篆既作像。」 像的解釋|像的意思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古人造出乙個字,表達乙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律,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乙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避諱。古人最忌諱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寫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所有的人都不能寫當朝皇帝的名。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巫醫之外的古書幾乎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只記讀音,未記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乙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餘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乙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民間普遍用通假字,以訛傳訛,用慣了。現代官方審定標準用字時就從俗採納通假字作為標準寫法,而不採納本字。比如「指揮」本字應該是「指麾」。

「麾」是用來指麾軍隊調動的旗幟,轉作動詞,發號令。《三國演義》有「玄德麾軍回身復殺」,就是用了本字。而民間長期寫的「指揮」「揮軍南下」的「揮」其實本來只有擺動舞動的意思,沒有發號令的意思。

與假借字的分別

有人常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來已有「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而六書的的假借字則是本無其字,因為要創制新字較麻煩或為免使字數大量增加,而採用同音或近音字表達那種意思,例如「自」字本義是鼻子,因同音關係,借來表示「自己」之意,這是六書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訓詁解說中,也有時會把兩個名稱相混。讀者應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學知識,小心判別。通假字

醬香型白酒到底有沒有原漿一說?

品酒解惑 醬香型白酒沒有原漿酒一說,醬香型白酒要取七次酒,一般我們稱之為輪次酒。如果那個貨賣醬香型原漿酒給你,證明這貨壓根兒就不懂酒。 酒霄雲外 正好參加國家白酒品酒師培訓時學到過這個知識 從詞義的本源來說,原漿酒指糧食通過曲發酵成的酒,完全是未經勾兌的原始酒液。醬香型沒有原漿一說,醬香型所有酒都是...

人去世後會怎麼樣,到底有沒有平行宇宙這一說呢?

桐月 這個問題,沒有乙個正確的答案,或者說很難由乙個什麼人給出乙個權威性的讓大家都信服的答案。面對這樣的問題,多多少少還是要取決於你自己要怎麼想。曾經的我在青少年時想到無從躲避的死亡時非常的絕望。那時候我是怎麼想到這件事的呢?因為我發現任何乙個自己盼望的或者極度想避免的時刻都將隨著時間一刻不停的行進...

到底有沒有時光倒流這一說法 誰能告訴我?

蕭邦的夜曲 有。我們可以把時間作為向量。乙個電子從a到b用時t秒可等價於乙個電子從b到a用時 t秒,此時時間是可逆的,即時光倒流。而對於我們人來說,時間是不可逆的。時間只能作為乙個量度。沒有後悔藥,別做夢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畢竟人類毀滅了,電子也不會毀滅,時間的進展可以忽略。 霸氣 你難道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