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是不是越早越好

時間 2021-06-01 23:01:58

1樓:低調灬in

兒童教育是應該越早越好的,而教育的概念和含義是不能被扭曲的。兒童的早期教育是要以培養興趣愛好、培養習慣為主要目的的,而不是以灌輸知識為目的的。就像胎教,你也不可能教會肚子裡的嬰兒加減乘除,是一樣的道理。

題主所說的,周圍的孩子都在上早教,不是很明確,如果只是單純的早教班的話,我覺得是不必著急的,你要明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家庭教育才是能夠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所謂的早教班,我個人認為就是乙個榨汁機,榨取孩子的興趣,榨取孩子自由的時間,榨取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這樣的孩子很難得到真正的快樂;孩子的成長不能離開父母的陪伴和引導,在這個基礎上,兒童教育肯定是越早越好的。

兒童教育,更主要的就是家庭教育,乙個和諧美好的家庭,一對注重孩子真正成長的父母是至關重要的,有助於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這是很重要的,前段時間,看到了有關早教機的新聞,類似電視盒子,(在知乎機構號蟲蟲之家潛能幼教看到的,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跟著電視,孩子和父母一起跳舞、唱歌、朗誦、書法,個人感覺還算是比較可取的方式;總之,兒童教育需要父母的參與和引導,這很重要。

拙見勿噴

2樓:啟鵝學堂

畢竟教育不一定要讓孩子超前學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良好的習慣。培養好的性格,才更讓孩子受用一生。

好的早教老師,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之大,他們見得孩子多,碰到的問題也多,孩子能根據專業的課程內容,培養藝術、思維、學習等需要的知識。

家長跟他們學一學,也能提公升自己給孩子的陪伴質量,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嘛?

貼一張孩子認知發展的不同階段吧,祝願題主家裡能統一意見,給孩子選乙個適合他的教育機構。

3樓:愛因媽

兒童教育是越早越好的,這個教不是灌輸特定領域的知識,是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早教是給孩子玩的,給家長上的。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覺就會記住很多東西,家長把課上的方法和科學的教育理念運用到生活中,久而久之是會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的。

4樓:憨憨和傻傻

不是,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可以讓我們知道兒童的發展存在乙個關鍵期,過早的進行教育,會加大兒童的負擔,只有到了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再進行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毫無用處。

5樓:金剛狼

每個孩子都是乙個獨特的個體,但是兒童發育的規矩是有規可循的。按照自己孩子發育的現狀,好好引導,給予足夠的愛,就是好的早教,而不是盲目跟風

6樓:牽著太陽放牧白雲

不認為越早越好。記得在哪看過,三歲之前上早教都是白扯。上上可能也能學點東西,但兩三歲的孩子學一堆亂七八糟的知識有啥意義呢,人生苦短,這麼小就活得這麼累,多沒意思,玩泥巴的年齡就該去園子裡瞎跑跑啥的

7樓:奇想國王

兒童教育當然是越早越好,當然所謂的早是不包含跨階段教育的。在合適的時間段做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合適的

兩歲到五歲的兒童,雖然能夠通過模仿做一些規則遊戲,但他們還不懂得規則的約束性和道德要求的意義。兒童遵守遊戲規則往往是從興趣出發的,有些時候當他們取勝心切,就可能不顧遊戲規則了。心理學上稱兒童的這個時期為自我中心階段。

六歲到八歲的兒童,心理活動規律有了新的發展。孩子入學以後,老師的話對他們有很大的權威,心理學上稱這個階段為權威階段。一年級兒童大多喜歡接近老師,願意把心裡的話告訴老師。

八到十歲的兒童,在與同伴交往的時候,意識到準則是維護共同利益的、平等的。因此,認為平等的行為都是好的。

十一歲到十二歲的兒童,能從關心和同情出發,作出一些道德判斷。有這樣乙個測驗,測驗是讓一百六十七個六歲到十四歲的兒童回答乙個故事性的問題。

8樓:幼兒園丁老師

兒童教育是不是越早越好?毫無疑問,是的。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卡爾·威特的教育》裡核心的觀點之一。

卡爾是誰?家庭教育的先驅之一。卡爾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德國,是個鄉村牧師。

但是他的兒子小卡爾,9歲能閱讀荷馬、普盧塔克等名家著作,並被萊比錫大學錄取,14歲獲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法學碩士學位。

小卡爾不僅學業成績好,身體素質也非常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健康的活到了80多歲。

卡爾的故事說明了早教的重要性,但是我並不推崇卡爾的理念。因為早教≠智力開發,早教≠上早教班。

個人認為,早教更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品德,並不是單純的智力開發,雖然8歲前能獲得智商的50%以上,但是關乎孩子終身成就和幸福的,並不是智商。高智商可能有助於提高學業成績,但是不能決定終身成就。

作為乙個學前教育從業者和愛好者,我的孩子即將滿三歲,但是沒上過一天早教班。我把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用來陪伴他,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因為,孩子頭三年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安全感的缺失。

其次,在生活中,我引導他尊重老人,有吃的第乙個分享給爺爺奶奶,見到別人先問好;去別人家做客,客人沒到齊不動筷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麻煩別人,買玩具、吃東西要有節制......

孩子的理解能力比你想象的高一倍以上,不要總覺得孩子小不可教,等你覺得孩子該教育的時候,基本都不受教了。

9樓:顧小翼

談教育有點大了,嬰幼兒需要的是陪伴,至於開始教育就基本進幼兒園小學了,所以一切都已有教育順序了。

至於早教,就看情況了,親子早教一般就是在教育家長,不是教育孩子,教育完家長,讓家長回家擺弄孩子,其實就是陪伴。很多家長沒時間,那親子早教意義不大。

另一種早教就是小小班,這個就看家長有沒有時間帶孩子,沒時間就去吧。

所以兒童教育不是越早越好,因為早了你都教育不了他的。

還得說明一下,教育對孩子來說,屬於被動接受。我認為,孩子的學習越早越好,而且盡早給予他自我學習的環境,所以身教重於言教,早期以親子關係為主。

10樓:劉賀

不用聽什麼教育專家的話,我給你舉例項。

家裡在大學城,旁邊有一所小學,主要是給大學老師的子女辦的,但因為佔了周圍村子的地,所以也必須收村民的孩子。因此裡面的學生從一年級開始,每個班的學生分為兩撥,一撥是大學老師的孩子,一撥是村民的孩子,比例平均是一半對一半。

我孩子剛上一年級,屬於大學老師的孩子那撥。

不是說誰的孩子好誰的孩子不好,絕無歧視的意思,但這麼說吧,大部分村民的孩子,小學一年級的課本是讀不懂的,期末考試的題都還有孩子看不懂,識字量不夠。有些家長為此很是抱怨,哎呀,孩子都看不懂字,你們就考試。

其他的方面,一年級就是語文、數學、畫畫、體育這些課程,只是個很一般的小學。老師讓學生自己抄作業題目回家,每天都有孩子沒抄,然後家長就在群裡不停的問老師作業是什麼。

從另乙個角度看,最初分班的時候,有些班級大學老師的子女佔比會高一些,學校老師們都搶這幾個班。

學前教育重不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觀點,我自己的觀點是你可以不去做,但孩子從一開始就輸的機率非常大。有些人會舉例自己成功反殺的例子,且不說是否真實,就算真實,孩子要自己靠多大的毅力去實現這個反殺,而且注重學前教育的家庭,不可能不重視孩子後續的學習,想反殺超越,難度如登天。

當然,我這裡指的是學前教育,不是早教班,兩回事哦。

11樓:歡貝果果

是。我們很多人對於兒童早期教育有一定的誤解,認為早期教育是學習知識的階段,但其實並不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接受關於體能、智慧型和心理能力三位平衡發展的教育,而不是單純片面的接受知識,知識是進入學校之後才學的。而早期教育則是孩子在進入學校進行系統的學習之前,所做的準備的打好基礎。

12樓:小灰

首先早教≠教育,孩子在很小年齡的時候,談教育是個很寬泛的概念,絕地不是會不會爬了,是否認識顏色,是否識字,是否會唱歌跳舞等,如果家長的時間不是特別特別的緊張,那麼家長早期的陪伴才是最關鍵的教育,比如給孩子讀書,帶孩子遊玩,陪孩子做遊戲,讓孩子充分體會到來自父母的愛,建立足夠的安全感,自信心就可以了。至於需不需要上早教,其實很簡單,如果家庭條件允許,早教無非就是給我們提供了另乙個活動場所,只要早教的老師不是非要孩子如何如何非要訓練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上早教也可以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那麼不上也沒有任何的壞處。不用糾結

13樓:張鵬-兒童教育

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會有三個!一是好,一是不好,一是看孩子反應。

每乙個答案都能給你充分的道理。

存在即合理。

最終,選擇權還是在你!

其實在沒有答案的時候我們要會換個問法,這樣感覺就會有不同。

我們關注孩子參與早教早晚的問題,本質上是在思考,教育與孩子的成長是否符合!

就像是給莊稼施肥,要控制量!少了,就錯過了莊稼生長發育期,擔心影響減產。多了擔心施肥過度,導致肥料將莊稼殺死。就像拔苗助長一樣。

那麼什麼時間施肥,施肥多少是關鍵!

孩子教育也是這樣,什麼時間教,教什麼,怎麼教很重要。

莊稼成長有自己的節氣和時令,孩子也有成長的規律和不同階段的敏感期。所以什麼時間教就相對容易判斷了。比如我們常說的七坐八爬,就是關於孩子練習坐立爬行的時間,孩子的口慾期,就是孩子見什麼啃什麼,用嘴巴感知世界……等等。

掌握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敏感期是家長做出判斷的基礎。

最關鍵的是在第二步,教什麼!這相當於施肥時量的配比問題。較難把控!但也有規律可循!有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是依照敏感期原則。即針對不同的敏感期進行不同的練習。往往當孩子錯過了敏感期的鍛鍊時,該能力就會通過後期其他形式進行彌補。

其次是孩子自適原則。敏感期是個相對寬泛的時間區隔,也是乙個相對資料,每個孩子自身的發育與成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觀察,然後再結合敏感期規律對比找到孩子的需求。

三是孩子愉快接受原則。無論是什麼樣的早教,教什麼內容,前提是孩子喜歡。若孩子呈現排斥狀態,學什麼,教什麼都是傷害。因為,孩子成長不是你教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的!

最後是怎麼教。玩是孩子的天性,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比如中國的吉安教育,國外的歐吉姆教育,芬蘭教育,STEM教育等等,都是通過遊戲或孩子感興趣的專案進行結合,讓孩子自我成長,以不教而教。

再回歸到你問的問題,教育是不是越早越好?

此時我們的感覺是適應最好!

教育就像是一場跑步!

不是提前跑就是贏家!不是起步跑的快就是贏家!也不是為了跑贏,不惜各種手段拼殺,獲得獎盃的是贏家。

而是那些愉悅著內心,享受著運動,欣賞著美景,將跑步變成一種旅程的人,才是跑步中真正的贏家。

教育也是這樣!

當把教育僅僅變成了為未來一種謀生的工具時,教育就失去了他最具財富的價值。

問問自己的內心,教孩子的目的是什麼?

看看孩子的反應,是不是在愉悅的享受?

在這兩個問題的審視下,我們呼喚教育的陪伴時,她就來了!

是的!當你準備好了,她就來了!

養生是不是越早越好?

中業網校 我的朋友,今年31歲,長時間喝酒應酬,一周最少有5天都要喝高,體重200 喜歡肥肉等香的食物,因心梗猝然離世,我們相處十多年,他的離世,讓我和他身邊的朋友都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現在的我,每天的早晚都要喝碗粥,每天適量的運動,不熬夜,戒菸,少喝酒,身體明顯感覺輕盈了許多。說這些也是希望看到的...

理財是不是越早越好?

蟲二先生 大前提滿足了嗎?理財,你得先有財,基數小了,理財能有什麼意義?餘額寶收益率再高,能怎樣?每年多幾百塊,能改變什麼。千萬不要把理財看得太高,那是理財從業者編寫的套路。如果真的有效,看看理財從業者的苦逼狀態就知道了。 已登出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投資理財也要趁早。說起投資理財,不少人都覺得...

讀mem是不是越早越好?

林晨mba MEM作為工程管理的專業碩士,考生在報考的時候究竟是早點好,還是晚點好?對這一問題的判斷要綜合分析以下內容 1 MEM的報考條件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具體要求是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後,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歷 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學專科學歷後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歷 獲得碩士學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