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提問 回答 點讚 感謝 關注 收藏 分享 邀請會不會使你迷戀功名?會不會增長你的所知障?增長貪嫉?

時間 2021-05-29 23:49:46

1樓:護法居士

大王。有四種法。若諸菩薩能具足者。於六塵境界。雖復增長而無放逸。何等為四。

一者為轉輪聖王化度人民。善觀諸行無常。雖復六塵境界增長而無放逸。

二者為帝釋天主。化諸天眾。善觀諸行是苦。雖復六塵境界增長而無放逸。

三者現作魔王化諸魔眾。善觀諸法無我。雖復六塵境界增長而無放逸。

四者為大梵王化諸梵眾。善觀涅槃寂靜。雖復六塵境界增長而無放逸。

如是四法。菩薩若具足者。即於六塵境界。雖復增長而無放逸。

2樓:晨光

名利自古就難看破,不到聖人的地步,是難以看破的。我自己現在嘛,反正是看不破,期待以後能看破,呵呵

多的話就不說了,我複製一段一位居士翻譯的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中的《好名》一段,大家一起欣賞欣賞吧:

好名【原文】 人知好利之害。而不知好名之為害尤甚。所以不知者。利之害粗而易見。

名之害細而難知也。故稍知自好者。便能輕利。至於名。非大賢大智不能免也。思立

名則故為詭異之行。思保名則曲為遮掩之計。終身役役於名之不暇。而暇治身心乎。

昔一老宿言。舉世無有不好名者。因發長嘆。坐中一人作而曰。誠如尊諭。不好名者

惟公一人而已。老宿欣然大悅解頤。不知已為所賣矣。名關之難破如是哉。

【譯文】 人都知道貪求利的害處,而不知道貪求名的害處更大。所以不知道的原

因是,利的害處明顯而容易看到;名的害處微細不容易看到啊。所以稍有知道自律

的人,便能看輕利;至於名,不是大賢大智是不能避免貪求的了。想出名就會有見

不得人的行為;想保住名就要曲意遮掩保名的意圖,一輩子為了名忙忙碌碌沒有空

閒,而有空閒調治身心嗎?以前一位老前輩說:「舉世沒有不貪求名的人。」因此發

出長嘆,當時在坐有一人起來說道:「確實像您說的那樣,不貪求名的只有您一人而

已。」老前輩聽了開顏歡笑非常高興,不知自己也已被他人賣了呢,名這一關是這樣

的難破啊。

以什麼樣的態度在知乎上提問 回答 點讚將會促進知乎的良性發展?

你沒辦法去挽救乙個衰落的國家 衰落的企業,網路平台亦然。任何乙個有人氣的網路平台都會有興衰週期,也就是所謂的勢,早期吸引精英,精英帶動發展,發展吸引大眾,大眾驅逐精英。而且無數的平台的屍體告訴我們,這是不可逆的。給題主的建議就是,不要對平台抱有感情 可以處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喜歡的答案要抓緊存檔,有...

如何在知乎快速找到曾經關注或點贊的答案?

不二 首先如果是真的有價值,值得回頭品味的答案最好收藏起來,強烈建議用 evernote pocket 或者記事本等最習慣的方式進行本地 雲儲存。不要依賴知乎本身的收藏,和知乎搜尋一樣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如果事先沒有做好儲存,還是要用搜尋。隨手點了側邊的乙個問題,選了章魚哥的乙個回答。如何在知乎上面...

在知乎回答問題,你在乎別人點不點贊嗎?回答問題又是出於什麼原因?

陸可水 和別人聊天,是個人都在乎別人是不是願意和你聊,是不是同意你的想法。回答問題的話,大致就是你想和別人聊天,所以你開了乙個新的話題,可能是想跟別人分享你自己,或者是你朋友感興趣的東西。 阿靈穆 一點不在乎。我更在乎的是自己有話能不能說明白,感覺自己一肚子情緒而實在說不出來啥的時候 或者自己邏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