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內部的反應在生成鐵之後,鐵就不會接著反應生成別的物質了。那麼鐵之後的物質是怎麼出現的?

時間 2021-05-12 03:47:51

1樓:橫山老屍

並不是說恆星內部聚變到鐵就不會繼續聚變了,只是因為鐵元素之後(含)的聚變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釋放能量。

也就是說,如果恆星的質量足夠大的話,晚期恆星內部的確是可以通過聚變反應產生鐵以上的元素的,但是恆星內部聚變產生的元素最多到砷(As),而且量不會特別多。

其它的元素,一般來說產生的渠道比較多,不過最大量的產生渠道還是超新星暴發。

超新星在暴發時釋放的能量之巨大,上幾秒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46億年釋放的總能量這個量級基本上玩兒一樣,所以在超新星暴發的時候,能夠觸發大量的重元素聚變從而生成新的鐵之上的元素。

另外,超新星暴發中超強的射線和中子流等,又會造成巨量的中子俘獲反應等複雜的反應,也可以生成重元素。

(n,γ)反應和β衰變、放射性衰變等,也可以造就重元素。

還有,中子星合併等超大型星際事件也可以造就巨量的超重元素。

不過總的來說,完全可以理解成超新星暴發製造了絕大多數重元素,而中子星合併造就了絕大多數超重元素。

2樓:張浩

re樓上的,紅巨星外層的叫S過程,速度比較慢,每吸收乙個中子,核質量數+1。

中子過多時就會發生衰變,乙個中子變成乙個質子,同時放出乙個電子和乙個反中微子,原子序數+1,核質量數不變。

這個過程一直可以進行到鉛209,然後衰變成鉍209。再吸收乙個中子就變成鉍210,然後就會衰變成釙210,之後釙210會發生衰變,質量數-4,原子序數-2,變成鉛206。

這個過程的觀測證據之一就是在有些紅巨星大氣的光譜裡觀測到了43號元素鎝的譜線。鎝沒有穩定同位素,最長壽的同位素半衰期只有幾百萬年,因此地球上幾乎沒有鎝。紅巨星的壽命一般遠遠長於幾百萬年,如果原始成分裡有鎝也都衰變掉了,所以大氣裡的鎝只能是新生成的。

超新星爆發時發生的叫R過程,速度快,原子核吸收了中子之後來不及發生或衰變就又吸收了新的中子。這個過程受到原子核自發裂變的制約,一般認為可以進行到核質量數270左右。

但是鈾238之後的核素半衰期仍然太短,因此它們之後會逐漸發生衰變,直到生成較穩定的鈾238(半衰期45億年)、鈾235(半衰期7億年)和釷232(半衰期140億年)等核素為止。

此外還有P過程和Rp過程,相對不太重要,就不提了。

3樓:

連續的(n,γ)反應和β衰變可以慢慢爬格仔,在紅巨星的外層和超新星爆發時都會有這樣高中子束流的環境,前者中子束流通量較低只能爬到鉛的位置,後者可以一路捅到一部分超鈾元素

像太陽這類恆星的物質構成,內部反應是不是都是一樣的?

陳雪明 神教的恆星質子一質子反應是建立在荒謬的臆想理論星雲說基礎之上的。且不說實驗上從未實現過質子一質子反應單就恆星的起源理論星雲說就是十分荒誕的理論。星雲說認為恆星起源於旋轉的氫氣雲。我們都知道,氫是地球上最輕的元素,氫氣具有最強的擴散性,即使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氫仍然不斷從地球逃逸。星雲說以一團沒...

高溫的恆星內部會不會才是宇宙中生命最多的地方

建帆遠航 至今沒有乙個唯一的標準去定義什麼是生命,但我們普遍認為,生命至少有某種規律,且是有序的,而不是混亂無序的。否則我們定義乙個原子即生命,這樣的定義沒有任何價值。恆星內部是高溫高壓高能的狀態,普通的物質都不能穩定存在。但凡講點邏輯,都會認為裡面不可能存在生命。 春風 不論恆星是核聚變球體還是氣...

恆星中的核聚變反應是如何進行的?

公舉奶爸 一般認為,恆星是在星際物質擴散區域內密度較高的地區形成,這樣的地區分布著所謂的分子雲,是由70 多的氫和20 多的氦,再加上幾個百分點的重元素組成。大麥哲倫雲的乙個恆星形成區 在這樣的分子雲中形成的恆星,主要的組成物質是氫 元素表排名第一的H 那是不用多想的。位於恆星中心的氫,在恆星自身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