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每個人有自己可以見到的自性嗎?這與諸法無我矛盾嗎?

時間 2021-05-05 18:06:22

1樓:執迷者清

諸法無我即自性,自性即諸法無我。

心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何需修諸法?何須在心之外的法中再增添乙個我?

,一念生與不生,我在與不在,萬法即我,我即萬法,本來具足。

2樓:稻盛哲學

我已經證悟到自性了。

首先要有察覺。然後是覺悟

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你如果不能用心控制你的慾望或者說,這就是最後一次這種騙自己的話,你這輩子我不可能覺悟

覺悟不光要發真心,還要用心控制情緒,這個世界上能用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只有10%

得道高僧或者一國領袖,或者能做到每逢大事有靜氣的人。

我說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是說的情商

而是指的黃賭毒,或者遊戲上癮或者刷手機這種心魔,你能戰勝心魔,你才能成就自己。

然後說說無我相,我眾生相。

只有正的自性,最後變成阿羅漢出果以後你才能斷淫跟,斷性慾斷這種功能,然後才能

沒有沒有執著有分別心

當你上公升到佛的高度你就和宇宙融為一體,人類離開身體就是高緯,高緯度的資訊傳播就是精神意識。

當你成佛後和宇宙融為一體,宇宙就是你,你就是宇宙你們天人合一了,你已經不屬於人類的世界了所以世界就是你,你就是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一刻你就化為粒子,成為資訊場的一環了。你怎麼會感到自己的存在

你們很多人問的問題都可笑,一天不好好工作,就是愛胡思亂想,我曾經勸了多少人,不要意淫出家。人生最大的修行就是好好工作,為人類世界做貢獻,只有為整個人類做貢獻,你才是大我,你才是真我,你才是大成,你才能和世界融為一體,感動天地。

所以老老實實做人,努努力力做事。少幻想,多實踐,生活才會更美好

3樓:甘小飛

設想乙個人失去了記憶。這時他對外界的觀見不帶有任何經驗,這時的見性是否是無我見。無我見是非妄見。

但見性任何時候都存在,真實不虛。所以見性是為真性不變。而所見無論何時都是虛妄不真。

4樓:淨海潮水

實相無相。真我,真如本性的另乙個名稱叫無我,又可理解為達到無我之後,就證得了真我,真如本性或叫涅槃。涅槃有四德,常樂我淨,並非只是空洞的名詞。

5樓:周磊

諸法無我,也就是所有的法,並沒有乙個法是專門屬於你的.

你能擁有的別人也能擁有.並沒有什麼神奇的東西專屬於你.

所以說,你或者我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大家半斤八兩.

所以說,眾生平等.

佛祖的本事,在佛祖的眼裡,眾生只要努力,都是能達到的.但是,眾生迷茫了,找不到或者認識不到正確的路.

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自性,就是屬於你本質的東西.

既然是你本質的東西,那你想丟也丟不了.你一直都擁有.

他並沒有丟,他只是被塵土遮住了.

這個東西是什麼,就是清淨光明.

這個清淨光明也是大家都擁有的.眾生都是佛嘛.大家擁有的也是清淨光明.

除掉你的欲,塵,妄想,執著,自然就清淨光明了.

或者學孔子,非禮無言,非禮無聽...

都是很好的.

6樓:離即離非

(自)性質區別於他物的本質的特點,任何時候、遇任何外在條件均不改變的那麼個東西,否則不能稱之為性質。

分析世界上一切物質,均沒有這麼個東西。張三的體內沒有乙個「真我張三」在,煤一燒就沒有了........

名與實--------見性是描述乙個事情的名,望文生義的話很容易理解成見到什麼什麼性,其「實義」是見諸相非相或其他類似含義表述,就像如來不是好像什麼來了,而是無來無去。

見性是佛法的後期階段,諸法無我是階段性的見解,所以不矛盾。

有時候,佛性又用來破除認為「諸法無我,那麼就是什麼都沒有」的認識。如壇經:自性若無,眼耳色聲當時極壞。又如無我如來藏等。

7樓:王路

《唯識論》:一切法皆無自性。

《六祖壇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哪個對?

我高中時做物理題,解乙個方程,解到最後發現兩邊量綱都不對了。演算了很多遍,沒有找出問題所在。後來發現了:

方程裡有兩個P。乙個代表壓強,乙個代表功率。我把兩個P當成同乙個東西消掉了。

佛經中很多這樣的地方,比如:「意」,指的是第七識,但「意識」指的是第六識。「心」,有時候指第八識,有時候指所有八識。

自性,有時候指實在恆常的自體,有時候指真如法身。

談到「自性清淨」、「不離自性」的時候,就是指第二種。談到「無自性」的時候,就是指第一種。

佛教裡的名詞已經亂的了,為什麼不給不同含義的概念起個不同的名字呢?我也不知道。不過,自性這兩種含義倒不是沒有任何聯絡:

沒有什麼恆常不變的東西,除了真如。但真如它又不是一樣東西,它是離開了一切之後的那個東西。打個不恰當的比方:

它是「以太」,但你碰不著以太。

所謂見自性,就是離煩惱。

「菩薩應離一切相」、「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所謂「見自性」,就是離開「我」、「我所」的計執。

因為「我」是五蘊和合,是假有,離開「我」,就見到「自性」。所謂「見自性」和「見無自性」是一樣的。所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很美嗎?

oneday 我覺得是每個人都會去接受自己的長相,很美也許不至於,但是每個人的審美都是根據自己的長相來的吧,你會發現這個人覺得特別美的人一定程度上和這個人有一些相似,彌補了他存在的缺點 wuhu 時而自卑覺得自己五官難看骨瘦如柴臉色蠟黃,時而覺得自己溫柔善良又漂亮天下第一美,就是我本人,當然還是自信...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見解和生長環境 ,究竟什麼樣的三觀才算是所謂正確的?

心搭檔 助你自助 先問下你自己的三觀是怎樣的,你怎樣理解和認知的,所以三觀無論正確與否要看在那個地方,方面,運用結合自身的情況,實際等來完成這樣的三觀認定和標準 毫無氣質的土豆 三觀是群體準則,不是個人準則,三觀的形成也不是靠個人環境,而是群體環境,引申為時代環境。三觀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傳統,其實...

每個人都有資格認為世界是因自己的誕生而誕生,因自己的發展而發展的,不是嗎?

王天元 先哲維根斯坦說 唯我論者所意味的東西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它不能說,因而是沒有意義的。顯然,題主的問題觸碰到了懷疑論的邊緣,但也僅僅是邊緣。提出 我思故我在 的笛卡爾無疑是唯我論和懷疑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但是他所思考問題早已被20世紀以維根斯坦為代表的更深刻的懷疑困者超越。簡單來說,題主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