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一兩年,「生活美學」這個概念火了?

時間 2021-05-06 22:32:06

1樓:Sindy

首先說說日本的物哀美學,來自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物為自然萬物,哀是審視萬物的知物之心,讓無法言說的可以呈現。物哀追求唯美,象徵人類感受到生命侷限後的淨化與超脫,談論真實情感。簡單來說就是人對世間萬物產生的情感。

因此,生活中任何美好的物件都能引發人們的情感,或讚美,或感動,或悲傷,或溫暖,或浪漫,不必太在乎物件是否是昂貴與否,能走到你心裡去的,引發你的感情就是高品質的。

所以生活美學也可以這樣理解,人對自然萬物美好的享受,不必太多考慮理論的東西,是人對生活從視覺到感情的共鳴,不必太在乎概念。早在宋代,宋徽宗就是乙個非常出眾的生活美學家,他愛好藝術,喜歡瓷器,宋代的瓷器追求極簡之美,是古代美學的高峰。那時也根本沒有生活美學的概念,但早已展示了生活美學的方式。

不必太過在乎概念是不是火,追求每個人自己喜歡的生活美學方式就是當下最好的狀態。

2樓:克一

活著本就不容易,賦予生活美的概念,就成了生活美學。

美學本來是哲學範疇,研究美學的基礎就是要回答美是什麼。

生活美學如果從專業範疇去理解應該側重發現生活中的美是什麼。

這種美絕不僅僅是一些有設計感的空間和家居用品,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和周邊環境和諧相處的狀態。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但凡提這四個字的設計,大多簡約,自然,舒適。其實也正是這樣的物件和空間環境能讓更多人接受和覺得舒服。

每乙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學,自然也有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而的生活美學。

3樓:曲經緯

現代中中國人在維持了基本生存之後,精神生活沒有宗教的終極旨向,故而一種打著「美學」名義的東西(實為「審美」或「趣味」)便填補了人精神上的空檔。

由於中國本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宗教,所以其審美問題就會變得格外突出,這在美學學術上以「美育代宗教」的問題辨諍呈現之。

在上述時代背景和文化心態積澱下,「生活美學」這一概念應運而生。但「生活美學」不是「審美」降維為一種「生活趣味」來屈就於世俗生活,而是人向超越精神世界追求而不能滿足的代償。

4樓:凡人不煩人

生活美學是大城市的人們口中的詩和遠方,是二三線城市人們身邊的茶道花藝,是四五線城市人們的日常生活。你眼中的美好嚮往卻是他人的習以為常,其實這都不是真正的「生活美學」;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和藝術感,才能使你的生活有一些美學。

5樓:伊莎

因為歷史跟馬斯洛告訴我們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看看100年前的德國、50年前的日本,還有今天的中國質造。

不要小看哲學與歷史的力量。

6樓:至久

就像近幾年一直被提到的匠人、工匠情懷一樣,其實也是體現了現在社會大眾對審美的訴求,當物質生活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部分中產階級就會對精神需求有乙個質的要求。回看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就會發現最早人們想要的是「廉價」,再然後是「質量」,當質量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要求「物美」,不單單是大眾的需求,更是商家的乙個競爭力,所以越來越多的產品被冠上了「情懷」「匠人」「生活美學」。換個角度來看這個現象,我們應該感到欣慰,市場競爭最終會淘汰掉大部分,而保留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匠人情懷」「生活美學」。

提到「美學」就不得不提到藝術,傳統觀念裡的藝術一直是高大上的存在,而藝術本身不應該高高在上,回歸生活本質的藝術才是可持續的可傳播的。法中國人在街頭買畫就像我們中中國人買菜一樣普遍,我想有朝一日中國也將會看到這樣一幕。

7樓:蔣立君

有人說,中中國人是沒有審美的。當我們逐漸意識到這樣的問題,表明我們已經邁出一大步了。對於基本需求滿足的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和美學沾邊顯藝術與質感。

8樓:範小黑

需求理論完全可以給生活美學提出乙個很充分的邏輯推論,階層固化也只會越來越明顯;需求這個東西本身就是自私而又狹隘的,攀比消費、字母消費都是很明顯的也是很正常的,只是不同的人看待這些需求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9樓:言公子

生活美學的持續公升溫可以說是文化消費逐漸擴大的乙個表徵。文化消費與傳統消費不同,在文化消費的過程中,大部分內容是非消耗性的,消費內容的沉澱往往會促進消費者個人的提公升,所以文化消費者更注重產品內容、品牌內涵和文化標籤,而這一切都滲透著對美的審視和選擇。

10樓:PrematureBaby

中中國人的時尚大概還停留在衣服包包化妝品,手錶汽車的層面上。

而美國的中產階級主婦很熱衷的時尚除了以上,還有室內設計。隔一段時間就把家裡家具裝修都換一換,是不是就換個花瓶地毯窗簾之類的。

中國不過是在追趕這個潮流

11樓:Feathark

可能有一部分是真的懂生活美學,差不多就是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了,然後還有剩下的一大部分就是看著別人 ,覺得別人好, 不能讓自己差, 然後強行把自己形式上的拔高到生活美學層次 ,只能說可能他形式上去了 ,萬一哪天真懂了麼,不過若只單純追求形式肯定是不被看好的, 不過反過來想,只是別人懂的向好了學呀 ,學不學的到這就看靈性了吧 …

從這個角度看,出現人們追求生活美學這個現象,不會太差,至少有人提倡,有人贊同和跟隨,只是贊同和跟隨的大流裡有那些不太好的方式。

12樓:黃東番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解釋,一千人也有一千種眼光。我們的眼睛看到一樣東西,經大腦處理才會覺得它美不美,而不是由眼睛決定的。有沒有可能,一樣東西它到底真的美不美我們都不知道判斷不了,我們知道的只是我們認為的美不美好不好?

13樓:娜醬

蔣勳從吃穿住行四個角度來談生活美學。

中國過去在物資方面是極度匱乏的,所以改革開放開放以後是大量的建設生產。人們並不會考慮自己的生活是否有美可言,而僅僅是果腹以及生存。

這幾年,基礎建設雖然還在興建,但人們已經處於相對穩定的生活水平。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會開始關心如何讓自己過的更加有質量。我們熱衷於視覺上的愉悅,觸感上的舒適,味覺上的驚喜,這種對於生活的追求和嚮往逐漸被說為是一種生活美學。

從內心的希望自己的國家不要僅僅擁有繁榮,美和繁榮時常被劃上等號。繁榮可朝夕落成,美必須是數代人的經營。

14樓:

這個問題是我課題,所以貢獻一點研究所得

1. 你指的生活美學是什麼?是生活美學 :還是美學生活中的運用?主被動關係混淆導致概念車偷換

2.對,台灣文創可以是你觀察到的生活美學的乙個體現。但生活美學絕對不是因為台文創潮流而影響的。

邏輯如下:生活美學是美學的乙個隸屬領域(Subfield)-美學又是哲學- 所以生活美學是乙個哲學概念!!!!它不是什麼trendy文藝的slogan 它是學術發展的一部分。

謹記。3. 生活美學(everyday aesthetics) 的整體ideology醞釀於實用主義美學的興起 (pragmatist aesthetic)。20世紀後生活美學才慢慢地發展出自己的subject and content。

因此,生活美學裡不能不提,或多或少要提的是實用主義美學;但是生活美學裡提的可以根本是實用主義美學不提的。 兩者共同都欣賞並借鑑的概念是--- 藝術! 非常粗略但易理解地說,「實美」理解藝術如經驗「 art as experience」 (從藝術的角度把經驗審美化) ;但「生美」理解「experience as art」(從生活經驗的角度把生活藝術化)--(請揣摩,因為以上是理解生活美學的重點

「生美」它作為一種學術研究工具和理論涉及到的範圍非常廣,除了你所說的在生活細節設計上的體現,除此之外還有在日常活動,政治運動,食,宗教,環境美學上的體現。所以我們不能見字拆字或囫圇吞棗,看見它字面覺得文藝小資就不去調查它內容的實質!生活美學作為當代美學發展的重要指標,卻被淺薄地字面化為一種新中產階級(為什麼是new middle class 這又是另外乙個課題,這裡不說)消費趨向或看似posh的新文化消費噱頭!

其為了提高社會文化綜合氣質的出發點根本沒被重視。讓好多學美學和社會文化學的人難受,我也只是其中之一。

對乙個事感興趣,就要有心力去看它沒被看到的一面。那沒被看到的一面才是那件事的本質。

15樓:NB2016

我想僅僅只是借助「美學」這兩個字,去呼喚最簡單且容易得到的物質和精神的需求。我們也雖說不能夠完全否定現在我們正經歷的嶄新生活,但是商品運作無法改變的就是帶來我們必須接受,甚至沒法不接受的批量,同質,以及絕大部分,這些可能不能被定義為「美學」吧!「美」一定是多個面向的,需要源於每個人都不一樣經歷的生活,所以「美學回歸生活」被越來越多人追隨也不奇怪嘛。

16樓:tellme

我從以下兩點來說吧;

字面理解

「生活美學」字面上理解就是生活得更美好。當人們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滿足之後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理解。這並不是所謂的「沒事瞎折騰」。

日常生活工作中總是會出現與美好相反的事情,但多數人希望自己有一片淨土,因此在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時,會賦予其特有的意義,從而在自己內心當中認為自己在做美的事,便有了繼續追求理由。

人性理解

同樣也是在滿足基本衣食住行之後,群體需要有乙個共同目標,而「生活美學」正好和我們的「和諧社會」聯絡起來!從而把生活變得美好,一方面是大眾審美的需求變得明確起來,另一方面是大家跟風思想,對於市面上冒出乙個新穎且時尚的詞於是便不約而同的跟隨大眾。

17樓:吳小牧

美學這個概念懂得人事實上非常少,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它從屬於哲學。但是隨著大眾文化的發展,人的物質追求不僅限於感官上滿足,從而轉移或者說發展到了另外乙個層次,姑且在這不論是提高了或怎樣。而消費的意識也不斷在被開發,因為美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奢侈品不斷賦予在大眾生活裡,畢竟人對美會產生天生的愉悅感,這種獨一無二的體驗當然也是無可估量的消費潛力。

我想化妝品和服侍是在任何時代都不會消亡的產業領域吧。

18樓:李城婉

當物質生活滿足了,就會要求精緻生活了吧。再加上,網路的發達,收到美的東西影響也變大,誰都喜歡東西都美美,讓人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19樓:「已登出」

徐志摩和別人借火時說過一句話

「Kiss the fire」

這才叫生活的情趣和美,態度決定一切

和物質關係不大,陶潛照樣開開心心。整淨的屋子,罐頭裡種點小花苗,擦得閃亮亮的杯子,加班時哼兩首小調,泡麵時加個剩雞蛋,電梯裡遇見鄰居拉兩句家常。不是不能過得更好,只是沒心思去做。

缺少什麼提什麼。美國歧視黑人所以老提黑白平等。我們缺少對生活的樂觀和熱愛,但這種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女,自己想過一兩年生孩子,被周圍所有人逼著立刻馬上生孩子並且溝通完全無效特別崩潰時,我該怎麼做?

塔塔希看金庸 這是你自己的娘家問題你應該自己解決,兩個人結婚了應該把小家庭放在第一位適當和大家庭保持距離了。感覺你這邊狀態不正常,但是不要把這些事和消極情緒傳給你老公,這個不是他的問題哦,你這樣很不成熟。建議你心狠一點,和那些亂七八糟親戚說清楚不要被折騰了 菠蘿丨 講不通的道理就不要講了,答應就行了...

本人女18,最近一兩年內感覺生活有點不真實,感覺周圍人或事都是假的,卻覺得夢裡的真實是什麼原因?

心理竹先生 你好,借用一謁語 一切如夢幻泡影,一切句數非句數,一切有為法不同,一切如霧亦如電。口語話,就是 我 這個概念從第一人稱視角變成了第三人稱視角,奇怪的是,我仍然在我的體內,那麼鏡子裡的這個我究竟是誰?這個陌生的臉真的是我嗎?我真的活著嗎?我真的在運動嗎?這些記憶裡的事真的發生過嗎?以第三人...

為什麼很多男生畢業一兩年就容易變胖?

白茶清歡 工作需要應酬聚餐喝酒。大學時期活動多,走動多。工作後坐辦公室居多。而且如果上班時間長,下班後很累更不願意動。休息日也只想靜靜地呆家裡 一根正經的菜 一本正經的回答。原因是你進入了新的環境,調整自己新的狀態,飲食習慣發生了變化,運動習慣也發生了變化。新的環境需要適應。工作以後飯局變多了吧?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