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貨幣?

時間 2021-05-13 02:49:45

1樓:波多野貓叔

承諾其票面價值!但很不幸為了經濟的擴張它會不斷的被降低購買力,也就是說貶值!

其實就是為了把蛋糕做大,好讓更多的人吃上飯,讓更有活力的年輕人提高自己的生產率!為它而服務。所以貨幣也是有自己的運轉方式!

巨集觀貨幣和信貸之間又都有著密切的相關。所以如果你想開開心心賺錢!比別人更聰明,那麼你就要先要知道貨幣背後運轉方式。如下

2樓:「已登出」

貨幣本質是一般等價物,是交換的媒介。

貨幣的價值源於信任。一張紅色紙片(面值100的RMB)有價值,是因為每乙個人都認為它有價值。

位元幣這種不由任何特定國家發行和調控的數位化貨幣,部分人可能不信任位元幣,這就限制了它用來買賣現實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功能。舉個例子"我在中國超市用位元幣結賬,是不太現實的"。

信任影響貨幣的價值和可靠性。

3樓:

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有差別

合集如下:

可量化易於交易流通

所有人共同認知

與主權信用(國力)正相關

經濟管理(調節)的核心工具

最後一點:

是所有東西裡,你最缺的

4樓:愛因斯坦愛上牛頓

一般等價物,用於商品交換,一開始貝殼,之後是貴重金屬物,比如金銀,再之後商品社會進一步發展,出現紙質貨幣,再之後的信用貨幣,信用卡,還有虛擬貨幣,網遊裡的貨幣。

5樓:李承軒

不邀自來。我對於貨幣的觀點有所不同,

樓上有個觀點很對:

貨幣是乙個法律概念。

所以很難為各位經濟學專家,來解答貨幣的問題,本小狀來回答下。貨幣就是一種憑證,標的為債權

前面也有些人介紹了公尺爾頓·弗里德曼,凱恩斯等等更逼近真實的貨幣理論。馬克思的貨幣理論嘛?其實馬克思先生本人很忙,也沒太上心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滿足以下三點的都叫做貨幣

貨幣是被不特定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具有一定價值的物。具有較大的使用範圍,可以非常便捷的轉讓給其他的人。可轉讓性必然地要求貨幣的載體滿足很多條件:

1.能夠讓普通人難以偽造,2.交易參與者便於辨別真偽,3.

容易儲存,4.方便攜帶,5便於分割等等。所有這些載體的特點都是為了達到可轉讓性。

貨幣一定具有匿名性,貨幣給誰都能用,貨幣上一定是沒有記名的。將貨幣放到銀行變成存款,成為記名的一筆債權,就不再是貨幣了。會計學上一般把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都定義為貨幣,是為了反映他們共同的流動性特徵,歸類並不準確。

貨幣可以一手買貨,一手交貨幣。然而,凡是拿著活期存款單去買東西,一般沒有商家會賣的。除非商家那裡常駐或能迅速聯絡上某個清算機構,便利的完成存款記名的變更。

雖然現在清算的方式已經很發達了,但畢竟增加了乙個程式,理論上交易的便捷性不會高於直接的貨幣交易。

第二, 從貨幣本質屬性來看,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支付工具和交易媒介的功能)使得輾轉流通成為其特有效能和基本常態, 並且 ,貨幣一經易手(即貨幣的所有人對它進行使用),其所有人就不再對其擁有所有權也不能再行對它進行使用。貨幣的流通功能,使得其在流通領域不停地永久供不同的人獲得權利, 從這種意義上講 ,兌換權利是貨幣的唯一目的,使貨幣最本質特性為權利的標的物(憑證)。

有人說貨幣為一般等價物,但是一般等價物也不知所云,沒有完備的概念。 有人說它是: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充當其它一切商品的統一價值表現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現,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般等價物的解釋都離不開它的交易屬性。我就在用一般等價物的流通過程舉個例子。昨天早上我花錢買了乙個饅頭。

英文中 Currency 貨幣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流通的東西。其實只反映了貨幣能夠廣泛流通的乙個特徵。然而在貨幣廣泛的流通過程中,貨幣換來的全都是權利。

我們在談論買房子的時候是想通過貨幣這一權利憑證買到自己的居住權;我們想打車的時候,是想通過貨幣這一權利憑證去買到自己的出行權;我們當支付電費的時候是想通過貨幣這一憑證,買到自己電力的所有權;我們要給看電影的時候,是想通過貨幣這一憑證買到自己的閱覽權。

貨幣能買到的東西無他只能是權利。

以@Jason Hu 提到例子再分析下,

史上最早的金錢制度是大約2023年前蘇美爾人的「麥元」制度。麥元指的就是大麥。當時最普遍的單位是「席拉」(sila),約等於一公升。

蘇美爾人大量生產了一席拉標準容量的碗,每當人民要買賣東西的時候,就能很方便地量出所需要的大麥數量。另外,薪水也是以席拉為單位用大麥來支付。每名男工乙個月可以賺60席拉,而女工則賺30席拉。

至於領班則可領到1200~5000席拉。當然,就算是最能吃的人,乙個月也吃不了5000公升的大麥,所以多餘的大麥就能用來購買其他商品,像是油、山羊、奴隸,還有除了大麥以外的食物。

麥元最開始對應客體是約一公升容量的麥子的所有權。但是麥元作為一種權利憑證可以購買其他東西,通過使用麥元交換油、山羊、奴隸的所有權。

把大麥來當作第一種貨幣建立信任關係,是個簡單合理的選擇,因為這種貨幣有著人們無法拒絕的價值:可以食用,關係著生存的權利,對於人人都想更長久生存社會,所以這種貨幣是極佳的。但另一方面,講到儲存和運送,大麥就還是有其侷限性。

早期的貨幣都是基於習慣法的規定。到了後期,在貨幣史上真正的突破,就是人類終於被迫相信某些本身沒什麼價值的,但能方便儲存與運送的貨幣。這樣的金錢制度基於有國家強制力保障的制定法,最早出現於西元前2023年的美索不達公尺亞,那就是銀舍客勒制度。

漢謨拉比法典一舍客勒指的是8.33g銀子。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曾提過,如果某個上等人殺了乙個女奴,就要賠償20舍客勒的銀子,也就是大約166克的銀。

這種制度的突破性就在於,銀本身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銀子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也無法做成什麼有用的工具。但它被制定法賦予了價值,使用它上等人可以獲得殺乙個女奴的權利。

當然這裡的銀也可以做成首飾、CROWN以及各種象徵地位的物品;換言之,它的價值完全是由國家制定的法律賦予而來。

再引用乙個前面的例子,@費寒冬

假設:可以種3噸水稻,乙個人一年可以生產300斤牛肉,乙個人一年可以做30件衣服。

假設這三個人每年都需要1噸水稻,100斤牛肉,10件衣服,那麼這個時候就要發生「商品交換」。

那麼1噸水稻=100斤牛肉=10件衣服。

按照這個比例交換,可以保證最後每個人都有1噸水稻,100斤牛肉,10件衣服。

這1噸水稻,100斤牛肉,10件衣服就可以視為同價值的權利。

於是每年收成的時候,大家都這麼交換,但是出現了個乙個問題,生產牛肉的人,需要水稻的時候未必收穫了。種水稻的人,需要牛肉的時候,也未必有現成水稻,而且水稻和牛肉都是很容易壞的,一旦發生發霉、腐爛,那麼會發生手中沒有權利的記錄,或者權利價值下降。假設社會上有很多很多人,但是只有水稻,牛肉,衣服三種產品。

於是種水稻和牛肉的人,就會先把手上的水稻和牛肉換成衣服,等到需要其他東西的時候,再用衣服去換,

因為衣服相對於其他兩種物更容易儲存、攜帶、識別等等,不容易貶值(腐壞)。

於是漸漸地,社會上所有人都用衣服去買東西,這時候,衣服就成了權利憑證,用於交換社會上所有的東西。

當然衣服也不容易儲存,因為衣服也會發霉、會折舊、會損壞,所以大家都在找更容易儲存的東西,最開始找到了動物的骨頭、貝殼作為貨幣的載體,直到最後發現了最不容易腐蝕、最容易儲存的東西——「貴重金屬」——金、銀。

後來發現金銀太多不方便攜帶,出現了銀票等,以至於現在紙仍然是貨幣的主要載體。

6樓:這裡是一路神仙

貨幣銀行學原話: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經濟發生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解釋:一般等價物是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是指貨幣被普遍認可,用於衡量其它商品和勞動價值的大小。

貨幣本身是一種商品,本身具有價值。所以一般說的貨幣是金銀,不包括紙幣,紙幣是國家信用擔保的。

貨幣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只有發生物物交換後貨幣才出現。

7樓:生命如風般自由

一般等價物,作為社會財富的體現,凝結在其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人民幣是中國境內唯一通行的貨幣。

貨幣在民事法律關係中的作用是:

1充當物權的客體

2充當債權的標的物

什麼叫做 力竭 ?

新疆老李 健身過程中 力竭 所指代的感覺,有乙個可以量化的指標來衡量,叫做幫浦感。幫浦感是指在目標肌肉進行相當程度的抗阻訓練後,大量的血液在此時湧向目標肌肉,導致目標肌肉充血,而此時身體傳遞給大腦的感覺就是目標肌肉膨脹,整個充血的過程大腦感知的感覺被稱為幫浦感。抗阻運動中的 力竭 經常指幫浦感達到目...

什麼叫做理財?

已登出 你永遠賺不到 超出你認知範圍外的錢 除非你靠運氣 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 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 這是一種必然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 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你所虧的每一分錢 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於 當乙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 這個社會有100種方法收割你 直...

什麼叫做羈絆

PPPPP 如果沒有聽眾,會習慣性不記得自己有什麼情緒 如果有聽眾,會記得情緒,再找聽眾,描述時放大情緒,再依靠聽眾的安慰消解情緒 過程如此耗能,最後可能轉化成了叫 關係 羈絆 那類的東西 和乙個男孩紙的故事 在遇到他之前,我是屬於那種只有別人對我好,我無動於衷的那種。對愛無感,也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