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風險投資(VC)這份工作以來,你養成的最壞的三個習慣是什麼?

時間 2021-05-07 08:31:50

1樓:

1.有時候自以為能快速學習乙個行業其實對任何行業都是一些拼拼湊湊的東西,特別是積累不夠的時候容易拿自己的一丁點兒認知去問創業者,顯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2.會挑三揀四,特別是面對的創業者太多有時候會沒顧及到創業者的感受。抱歉。

3.繼續反思,其實我們做的還不錯。

2樓:陳慶森

1、候鳥一族啊

經常出差,半夜12點到北京的,2、3點到酒店,早上7、8點就爬起來了。也是用生命在做投資啊。。。。。。

2、太理性

做投資人,這是一條不歸之路,時刻促使自己思考。

1)這個創始人,講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呢?

2)他做這個事情,有沒有需求啊?

3)怎麼可能競爭對手,就那麼不堪一擊?

總之,在看案子的時候,腦子,一刻都沒有停止思考。

慢慢就養成了,看什麼問題,都喜歡用腦子了。

那麼還有青春時候的白、傻、甜,很多東西,都是在計算。。。。

3、保守

投資人真的很保守的,我就不敢去創業。。。。

總覺得,把所有的幾蛋,都放在乙個籃子裡,不安全。

3樓:開跑車的熊

出差說走就走過

隨身帶充電寶

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包括路人甲

最前沿科技時尚產品的第一波使用者

喜歡聆聽別人的故事

喜歡乙個人發呆,一呆就是一下午

4樓:蔣波

1. 容易不守時 (確實有客觀因素,back to back meeting + bad traffic,但這不是藉口,i know)

2. 理想化程度會降低 (因為 1. 每個方向都看到無數雄心勃勃的創業者,2. 理想化會影響對具體專案風險的判斷)

3. 挑酒店。由奢入儉難,現在自己出去旅遊什麼的,如果住稍微差一點的酒店都可能會睡不好。

有很多人說的走捷徑、專案理解不深刻,我倒沒有感覺到。我的個人感受是,這個職業以及你必須面對的風險和承擔的責任(yes, as buy side) 反而要求我去更誠實、更深刻、往往也更耐心地去看問題。基於不充分的資訊做判斷,但這是已知的、做投資必須承擔的風險,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承擔的具體是什麼風險。

5樓:

1. 了解得多,理解得少;

2. 能說的多,能做的少;

3. 靠運氣多,靠實力少;

最後乙個說一下,投資是乙個高Variance, 高運氣行業,在行業待久了都能體會這種感覺吧。不能正確的理解會對心態有不好的影響

6樓:

1、和專案談戀愛。在乙個專案上沉溺時間過長,導致和專案產生感情。

2、患得患失。沒有完美專案,決策總是要在好壞之間權衡取捨,易患得患失。

3、他人意見和同行觀點對判斷的影響。VC圈很大的問題是羊群效應,決策很容易受旁人觀點影響。

7樓:賈斯汀金

不真誠了,不輕易信任人和事兒。逆向思維慣了,說的再好我也是審慎的;

盲目熱衷概念,飄,不接地氣

自以為是。自以為是各種行業的專家,實際上P也不是。

投資是乙個容易讓人脫離實際的行業,一分讓你自以為是的工作。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盡量踏實。

8樓:陳雨雲

1. 攝取資訊強迫症,不停閱讀各種資訊行業、法律、財務、政策、新聞等等,導致資訊過載,消化資訊效率低下。

2. 會說不會做,商業模式、行業趨勢天花亂墜,一點都不down to earth,如果真的去企業工作不知道能幹啥。

2. 刨根問底強迫症,什麼問題都想追求最終答案。

上班偷寫,想到什麼說什麼。

風險投資機構 VC 真的會為企業帶來所謂附加價值嗎?

天天醬 1,最好的企業當然是放手不管 2,會為其增值服務。比如合夥人出任公司coo,出任ceo。定期聊企業戰略,even小到產品定價營銷問題等等 3,好的創業專案founder也很挑剔,競爭激烈會促進vc pe為企業費心 趙端岐 要是風投只是作為財務投資進來,確實能提供的幫助有限,若是產業投資投資 ...

風險投資機構(VC)是如何判斷乙個比較早期的專案是否值得投資的?

挺有意思的。目前就職於乙個小私募,看了從種子到preipo,99 的專案差不多一眼你就知道他可能的市場規模,剩下的就是老闆一拍腦袋的玄學,就是我就想要投一下的感覺。 葉秋 險峰是專門投早期的,從我們角度,第一位永遠是創始人和團隊,這一點壓倒一切。我們見的很多團隊都是在什麼都沒有的階段,做的事以後都是...

作為風險投資從業者,你在 2016 年都看好哪些優質的專案?看好的原因是什麼?

吉一吉 個人比較看好的幾個行業方向 1 金融,金融產業開始大眾化,將會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的支援和紅利,特別是人工智慧 大資料等與金融的結合必定顛覆傳統投研和投顧等金融服務 2 醫療健康,健康問題 心理問題會越來越凸顯,大健康產業會進一步擴大3 新興農業專案,大量農村的優秀產品,有了更多機會往城市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