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95 後一年跳槽 7 次,你能接受多久跳槽一次,頻繁跳槽會有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8-11 19:42:37

1樓:安保線上

千萬不要拿以往的職場經歷來衡量現在的標準,因為時代在變化,就像20年前你不能想到房價會如此之高乙個道理,年輕人工作上本來就沒什麼經驗,而且現在的95後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環境也比之前好很多,他們現在在意的是工作時間能否相對自由,會不會經常性的加班,週末能不能正常休息等等。

2樓:

老爸公司財務,老媽公司人資,說個公司招聘財務會計的事吧。

那時候還是疫情之前,我還在脫產考試,老爸老媽一起面試財務會計,其中乙個,上一年內換了4家單位,老爸很看好他的能力,但是看換單位的頻率,在家裡私下說了句,再招兩天看看,實在沒有更合適的就選他吧。這句話說明能力肯定不錯的,但結果可以看出,對職場生涯還是有點影響的。

還有乙個事,我們公司是個集團公司的下屬子公司,財務還是要走集團流程的,要過Quattroporte。Quattroporte在我後來上班時候見過,年終開會的時候,Quattroporte對招聘上提了個要求「那些一年換了兩三家單位的,問一下具體情況,原本單位破產了另算,其他原因離職的,就需要仔細斟酌他們是不是適合公司,這些人可能有很多面試時候看不出的問題,招他們時候一定要小心仔細」

一年七跳用人單位用你時候會仔細想一想,而且我個人認為,你的職業生涯也會因此而有點支離破碎。

3樓:御豪同學

這個資料得跟就業環境對比著看。

2023年代(70後20多歲)、2023年代(90後20多歲)和2023年代(00後20多歲)相比,公司的生命週期有多長?主營業務更換頻率有多快?

雖然具體案例之間主導因素會有差異,但是只看跳槽頻率不看就業環境的變化,只能看到乙個側面。

4樓:我要錘爆你的狗頭

一天跳一次我也能接受,那不就是日結工嗎?職場現在並非只有各類精英,還有普羅大眾。各類精英可能認為,只要你有價值,公司會想辦法挽留,給你想要的一切。

恰恰相反,對於我這種社會小辣雞,每年公司恨不得你趕緊走,反正跟一些學校簽了合作,每年有大量沒有人脈,沒有出路的實習生,被安排進來實習。像我之前的工作,吹牛皮多高階,多精細。也不需要你懂多少,只需要你按照操作手冊進行操作便好。

公司有一兩個大牛工程師處理麻煩事便沒有問題。

5樓:風畫時樂

以前怎麼看我不知道,這次我負責招人,反正7個月一下就換工作的我是不看的。行業需要穩定,我也懶得總招人玩。不過整個行業都很浮躁,所以我的心裡價位是12個月,這人能給我幹夠12個月就行。

6樓:劉聖凱

跳槽頻繁會導致的問題是, 公司會覺得你欠缺穩定性,在錄用你的時候會很不放心你,你的錄用優先順序會排在很後面

另外我覺得,一年跳槽7次, 有沒有考慮一下可能是你的問題...

7樓:

我覺得前期工作學經驗,最好一年左右跳一次最好,不能呆太久,也不能呆太短,時間短學不到更深的東西,時間太長,沒東西學增加不了經驗,也是浪費時間。把握這個度,前期跳個兩三年,後期經驗充足,成為行業大佬,可以穩定找好的公司,長期上班了。不然前期新手,你呆個幾年,在公司你覺得可以,自己還蠻厲害的,出來發現菜的一批。

8樓:

頻繁跳槽找下一家工作會有影響

我2023年換了6份工作,平均1-2個月一次,這是我最倒霉的一年。我18年那會幹一家公司基本就會轉正,後來是真的想不到2023年後要個轉正都跟求爺爺一樣

沒什麼,就是點背,基本遇到專案用完就試用期不過的坑公司,我和同事都逃不過,合著HR跟老員工一起演戲的那種。這種能怪求職者嗎?寫簡歷也不是,還不如乾脆撒謊寫份新簡歷。

最後年底才找到乙份讓我轉正的工作,現在幹了也快一年了,求安逸誰不想啊,大多公司做到了嗎?光試用期就摸摸自己良心是不是想給員工轉正。

9樓:應屆生求職網

前程無憂曾調研了2800餘位求職者發現,39%的求職者從第乙份工作跳槽僅花了1~3年時間;而32%的求職者則表示在第一家公司呆不到一年就蠢蠢欲動了。看似絢麗的「跳槽」糖紙裡包裹的果真都是"加薪"的種子嗎?

你的心底是不是也會湧起小小的擔憂:幹不了幾個月就跳槽,是不是很被HR嫌棄?,也是各行業的知名企業,從領先和獨到的HR視角告訴你,他們眼中的頻繁跳槽到底惹不惹人嫌。

求職不易,關注@應屆生求職網,掌握一些求職技巧,讓offer來得更順利一些吧~

10樓:悶聲作大死

現在的年輕人迷到這個地步了嗎?

我是假的27歲?

做份工作難道還得和老闆心靈契合一見如故?職場本就是競爭中求和平,非發明乙個PUA來逼逼叨,顯得很時髦麼?

乙個個成長環境都這麼粉紅泡泡的麼?看了眼現實世界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恨不得起勁的寫本心得出版?

說回跳槽,如果誰連著七份工作都能整出此處不留爺的戲碼,那只說明他不適應大環境。職裡衝突和競爭是永恆的,有時陽著來,有事陰著來,更多時候是大雜燴。我不反對什麼事都要忍,但哪兒都忍不住,不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另外,凡事都有學習曲線,即便不在乎頻繁跳槽別人怎麼看,至少也該關注自己因此得到了什麼。

個人經驗,如果你做乙份工作少於六個月,那你唯一的收穫就是你浪費了六個月。

六個月時間,根本不夠你對任何一項業務能上手到參與直接競爭。

境遇各有不同,是有走背字的時候,但做人起碼得利己吧?

別給自己開空頭支票。

別自我感動,別自我感傷。

一年跳七次,這一年就是浪費了。就這一句話足夠定調,因果緣由來龍去脈無需說,很無聊。

11樓:公考透徹君

之前去過一家單位,呆到第三天告訴我離開。

原因是說我跟不上他們的工作節奏。

三天工作,領導布置的任務是調研,做完之後,結果給她看她就嗯嗯啊啊。

說實話我也很無奈,我也很絕望。

對,這就是我去年的經歷。而這樣的經歷在去年的時候我經歷過不止一次。

主動跳槽或是被動跳槽。

我甚至還做過體育培訓班的教練,結果不鑽研怎麼教小朋友,只管琢磨怎麼賣課。

大廠學歷卡得死,小單位說不定那天沒。

我其實以前的夢想真的能在一家單位鞠躬盡瘁,但關鍵人家不這麼想。

其次以前企事業單位工齡有補貼,現在民企誰管你這個。大點單位公升職晉銜條件卡得嚴格,小點單位乾到死也就那幾毛錢,不跳槽也公升不了工資。

年輕人也想穩穩當當不換工作,但是生活不允許啊。

是啊,時代變了,體制內工作不再是全部,孩子上學也不會一圈人全是子弟。

一年跳槽七次,但說句不當講的,那呆了三兩天也叫工作麼?那單位幹的是啥,能幹啥都沒弄明白。單位連他到底如何也看不清楚,那叫哪門子跳槽啊。

未來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多,和不想結婚生孩子一樣,只能用四個字概括。

生活所迫。

我是阿徹,願你生活看得透徹。

12樓:

事實上,在二十一世紀時代,大部分後進國家,年輕勞動力是浮躁的。擇業標準以逐利為最優選擇。進入行業後。

首要目標是看自己的報酬是否滿足自己的預期。結果往往是的超過了一兩年的時間,會會從乙個行業的跳槽。

無論怎麼反駁,都避免不掉的事實就是,無論是哪個行業,深耕是出成績的前提。

現在的人學到的東西多了,比過去知識儲量多了,比以前聰明一點了,投機性更加突出了。

聰明人的投機性比普通人更加強。

13樓:愛分享的HR

這個問題是小概率事件,還是大範圍的改變?市場環境下都會倒閉著企業去適應,就像達爾文演化論,當你需要從水裡到陸地生活時,為了生存,呼吸系統自然會進化,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艱難的第一代,試想剛從水裡到陸地的各種不適應。

90後是希望展現自我的一代,與其更好的收入,更願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與從頭幹的尾的70後,踏實苦幹的80後有鮮明的不同。個人觀點不是90後跳槽頻繁了,而是遇到感興趣的工作機會變少了。

名企大廠會有更多包容文化,更多年輕人會在這裡找到成就感,實現自我的價值,但畢竟名企大廠的用人需求是遠遠小於求職需求,那怎麼辦?只能去嘗試不同的池塘,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乙個。

在這個邏輯下,頻繁跳槽是乙個合理的行為。但對於現實往往會很打臉,頻繁跳槽會被標籤「不穩定」,對今後的求職肯定會有影響,哪怕每一次的離開都有近似合理的理由,企業心裡也不會有底,怎麼保證候選人不會送自己乙個近似合理的理由?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標籤,企業要知道自己的土壤適合什麼樣的人才,候選人要學會去辨別適合自己的企業,找到彼此對的人,要怎麼做?真的很難,唯有能做的是雙方坦誠互信,展示真實的自己。

14樓:奮進藍星人

90後乃至95後愛跳槽,這是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說明了我們的社會缺乏系統正規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日益專業化、多元化的社會分工之間存在巨大的矛盾

要解決這一矛盾,必先從普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開始。

自主可控的幸福人生來自於」喜愛「+」擅長「的雙重實現

人生要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並不難。最關鍵的是,是既找到自己喜愛的領域,又可以在這個領域中發揮自己的專長。對個人而言,這才是避免跳槽的長久之策。

所謂」幹一行,愛一行「,在沒有找到喜愛和擅長的交匯點的前提下,會讓人感到如同便秘一般的憋屈體驗。

這個理論並不是我自己的發命,美國通用已故CEO傑克·韋爾奇在他的書《贏》中反覆強調了這一觀點。

《贏尊享版傑克韋爾奇中信出版社圖書》(傑克·韋爾奇)【摘要書評試讀】- 京東圖書

他在書中講到了他的乙個朋友,雖然位居汽車配件公司的高管職位,但是人生並不快樂,時常憋著一股火,想要對別人發怒,因此他以暴脾氣而著名。其實,他對於汽車配件這個行業沒有絲毫的興趣。後來,這位汽車配件公司的高管決心在自己四十多歲時將自己的愛好——Golf球運動發展為自己的事業。

索性辭掉了高管職務,專心運用自己的商業才能運營Golf球俱樂部,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整個人也變得談笑風生、幽默風趣起來。他終於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這是乙個既追求了喜愛的事物(Golf球),又運用了自己的擅長(商業才能)的典型案例。

所謂的職業生涯規劃,其實就是找到自己的喜歡的領域,並在其中積極發揮自己的擅長技能。

可惜的是,我們的社會,並沒有教會年輕人珍重和發展自己的愛好,也沒有教育年輕人怎樣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長處。

反倒是」千萬不要把愛好變成事業「這樣的毒雞湯大行其道。可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這片土地上是多麼地困窘。

在家庭和學校,父母和老師會告訴孩子要專注學業,不要發展那些有的沒的愛好。當他們走入社會,組織的領導會告訴他或她」幹一行,愛一行「,要」鑽進去、沉下來「,要承受花色花樣的職場PUA,如果你實在覺得不合適或者忍受不了了,你最終會選擇離開。

這就是90後和95後以及之前的80後、70後所面臨的現實生態。找不到自己的熱愛,觀察不到自己的擅長,人生終究會陷入煎熬和迷茫。

如果說70後、80後選擇有限,忍一忍人生也就挺過去了。90後、95後則不一定能忍的下去,不是因為自身耐力不夠,而是因為這個世界的專業化分工正在越來越細分,年輕人也擁有更多多元化的選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3年版)》【摘要書評試讀】- 京東圖書

所以,當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究竟擅長什麼所造成的迷茫,與日益多元化的職業選擇相遇,就會產生頻繁的跳槽。而大多數的跳槽背後,其實都是對自己的喜愛、自己的擅長的又一次苦苦的掙扎和追尋。

那麼,怎麼辦?

對於個體而言,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做到」專注喜愛、發揮強項「。首先,正視自己究竟對哪乙個領域有著超於別人的出奇的熱愛,並努力將喜愛變成事業。其次,觀察和探尋自己有哪些擅長的能力,比如交流和說服表達能力(如李佳琦等流量明星)、邏輯推演能力(如科研人員)、體格能力(運動員)等等,並致力於發揮這樣的強項能力

用自己的強項能力來實現自己的愛好,這就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本質。

對於家庭和學校而言,就是更多地專注於個體的成長,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包括認識自己的愛好、認識自己的特長,而不是做他人的復讀機、影印機。

對於公司或者各類組織而言,要為員工的發展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比如建立內部選崗與輪崗機制,幫助員工確定合適自己的崗位,這樣也可以提公升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和認同感,帶來更高的個人產出績效。同時,對於實在不適合在本領域發展的員工,也要建立專門的職業輔導計畫,幫助他們在組織外找到合適的崗位,這樣也可以為企業建立更良好的商業聲譽。

希望每個人,不止是年輕人,包括以前的年輕人和未來的年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愛和擅長的交匯點

能分享下你贏一次爽一年的卡組嗎?

嘻嘻嘻 那一定是自己組的暗影視界牧,雙哀黃加上乙個可以攻擊的任務達人或者魔癮者之類的生物然後利用暗影視界 還有一張在牌庫 裡無限刷。雖然就算湊齊元件都基本沒贏 回合時間根本不夠 十根甜筒都不如你 爽的話弒君賊吧 胡了後踢出那腳可爽了就怕快攻.我有一次12回合沒抽到過牌沒抽到刀,這概率怎麼樣哈哈 對面...

如何看待新浪微博普通使用者一年只能改一次暱稱。?

韋心玉 死號會越來越多。當想好的暱稱被註冊時,一般是隨便起乙個,或者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起乙個。據統計,註冊完成後要修改暱稱的使用者高達95 走你 使用者 已解除安裝。並祝這種破企業早日破產。對不起,使用者才是你親爺爺。套用一句知乎的話,這種拿你當龜兒的軟體,還不卸留著過年嗎? 麥維斯 關鍵是前兩天我微...

如何看待肖戰在227一年後發長文?

你但凡早一天 微笑 擱227搞啥 上墳嗎?真的很噁xin 一年前被捂住的嘴一年後就沒人捂了 微笑 什麼驚天動地的錯誤要用一年時間反省才領悟得到?呵呵 睡個午覺再說 剛發出來的時候我信了,直到看到他粉絲那恨不得把討厭肖戰的人全都抓起來槍斃的樣子,我知道是我多慮了,哥哥和蝦怎麼會有錯呢,是我錯了。 飛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