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演員演完一部戲後,發長文告別角色?

時間 2021-10-21 00:18:28

1樓:一抹清風

演員是不是用心對待與認真理解並詮釋了角色,其實在他們的一篇篇小作文裡也能看得出來。

如果角色經過市場檢驗是演的出彩的,那這種儀式感也無可厚非,畢竟人家演員也付出了真情實感的。

如果字裡行間僅僅是賣慘虐粉等跟作品角色完全無關的內容…那其實也大可不必。

2樓:導演莊頤

表演學裡有個「三個統一」原則:演員和角色的統

一、藝術和生活的統

一、體驗和體現的統一。「演員和角色的統一」的意思是說,演員在扮演某角色時,演員就成為了這個人!也就是「我就是我」!

第乙個「我」是演員,第二個「我」是戲中的角色。打個比方,就好比演員演戲的時候,就像真身在角色身上附體,演員和角色這兩個人成為了乙個人。只有這樣,才能把角色塑造好,才能拿出戲中人的真實感受和反應,表演才能真實、生動。

比如,孫紅雷在《征服》中扮演的黑老大劉華強,有觀眾居然懷疑孫紅雷是演員還是犯人。有人在網上發問:孫紅雷是不是正在服刑的犯人,演完電視劇集還要回到監獄繼續服刑?

如果孫紅雷不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黑老大,如果他不是真的把劉華文當做自己的弟弟,那他絕拿不出那種要為弟弟復仇的真情實感,也就體現不出那麼高超的演技。

戲演完了,要把「真身」抽離出來,演員心疼、捨不得都是真心的、正常的!哪怕角色是乙個無惡不作的壞蛋,那也是演員用盡心血努力塑造出來的藝術作品。

發個長文,告別為自己帶來成就感的角色,感謝這個角色給自己的機會、成長、成就,從此且行且珍惜,這是乙個敬業的,有修養的好演員。不要嘲笑這樣的演員,也不要以為這樣的演員在故弄玄虛吸引眼球。他們跟心愛的角色分離,心裡十分難捨。

3樓:傑瑞的乳酪

我想問題主,是不是就因為你這種人存在,以至於我粉的人,除了商務性質,宣傳性質的微博,乙個月都不帶髮一條生活相關的!

因為發了,就會被說三道四。

藝人完成一部戲,和自己扮演的角色告別,有啥問題嗎?

你完成乙個階段性工作不寫報告嗎?

你完成一副作品不留下點創作理念和心得嗎?

一片幾十幾百字的小作文,是演員和飾演角色的正式告別。

這作文,不影響你我他的工作,不妨礙電視電影劇情,不耽誤吃飯拉屎,倘若這都要講究個子丑寅卯,您是社群戴紅袖箍大媽嗎?

還一股風,人家願意寫就寫了,你嘚嘚個啥,管好自己,別什麼雞毛蒜皮都要講看待。

那我還想問【如何看待問出如何看待演員演完一部戲,發長文告別角色的人?】

鹹吃蘿蔔淡操心。

4樓:chingx

矯情且大可不必。

最近熱搜上越來越多這種劇播完了,演員發長文告別角色的詞條。我能理解這可能是資方的任務,但真的挺沒必要的。劇都播完了,會去追劇的人早就追完或者超前點播看完了,對劇不感興趣的人也不會因為某些演員的一篇小作文就去補劇。

從劇的宣傳角度來說,回報率不高,畢竟買個掛得久的高位熱搜也不便宜不是嗎?

再者,一般劇拍完了還有個後期製作過程,再到劇播完,這個時間就更長了。這期間說不定演員都進另乙個組,開始詮釋另乙個角色了,這時候還要為上乙個角色寫一篇小作文,未免有些惺惺作態了。真和角色共情,捨不得角色,早該寫了。

寫在看完劇本後,把寫小作文的熱情投入到寫人物小傳,揣摩人物上,說不定前期宣傳劇的時候還能買個演技熱搜好好吹一吹。這個收益不比寫小作文高?

何況很多演員胸無點墨,寫的那個小作文標點符號亂用甚至沒有,錯別字能拎出來至少能出道中考題。本來看劇覺得這個演員演得不錯,下部劇可以再去看看,一篇小作文下來完全打消了這個念頭。更有甚者,全篇都在抱怨自己不紅,沒得好資源可以挑。

驢唇不對馬嘴的,理解這麼偏,有點追求的劇組都不會選你好嘛。

最後,作為一名普通觀眾,更希望看到更多更精彩的劇集,而不是一篇篇毫無水準且霸佔熱搜的小作文。

5樓:

個人自由吧。不能因為差就不讓說了。我覺得,可以預判一下演員的語言風格是不是能和角色相匹配,有影響的話可以選擇不看。

更多時候我覺得演員可以讓更有學問的人幫忙改改發言。其實很多演員理解很到位的,但是寫出來就詞窮。也能理解,術業有專攻。

6樓:大衛

現在有幾個人耐心看電視?網路資源這麼發達,各種高畫質。除了婆媳關係,夫妻關係吸引一大部分中老年婦女之外,誰會看電視?

你不發個文,告別角色,誰知道你是誰?誰知道你演了誰?都是給自己變相打廣告的!

7樓:Brianna

矯情作秀的歪風。總結那是寫給自己看的,觀眾誰要看你這玩意。演的好壞自有觀眾評說。

看最近翻出來鮑國安當年寫的角色小傳了嗎?怎麼可能是一篇微博能容納的資訊量。人家當年發報紙刊登了嗎?

年輕演員多點心思在戲裡,少作點秀比什麼都強。

8樓:LongingForTheSea

告別內容很重要。

我更喜歡演員會在演戲之前給自己扮演的角色寫人物小傳,這樣有助於理解角色,

之後也可以但意義不大,如果前期真的走進角色了,走出來時確實像失戀的感覺一樣,會有很深的感觸。特別是有些演員前期為角色付出很多,像王寶強當時的樹先生,開拍前跟著導演去農村體驗生活,天天在村口晃,真的下地幹活曬出那種真實感,這種前期代入感很強的,後期抽離時會更痛苦,寫個長文也是一種排解。

但如果告別的是個什麼偶像劇,撒糖劇,仙俠劇之類的,那就算了…..

9樓:傾城客

最後號召一下,讓大家去看劇。然後說明自己用心演了,自己是個好演員。如果你們覺得不好,沒辦法,我盡力了。

總結起來就是塑料演員的營業行為,最後試圖圈一波覺得這劇還能看的粉。我覺得沒啥大問題,但是也沒啥好表揚的。反正我沒見過幾個實力派演員搞這一套的。

想要總結角色,總結經驗教訓,演完之後或者演的過程中就可以和導演製片編劇對手演員等人一起交流研究,或者自行總結。從創作角色到殺青再到播出完,這都幾輩子的事兒了。。。

10樓:奇蹟熙熙

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在那段時間裡演員就是那個角色,也許他們告別並不是單純告別那個角色 ,可能那個角色更像他們的乙個朋友,作別自己朝夕相處了三四個月的朋友,留下來的都是真情實感。這是從演員的角度。

從觀眾的角度的話可能更多的是這個演員從那個角色中走出來了,讓觀眾不要帶著角色的光環看自己吧。還有就是觀眾看了這麼久都劇,對人物多少有一些自己都看法與留戀,可以說這是演員的小作文,我可能會更喜歡稱它為那個角色背後的故事或者當做番外

11樓:yyan527

我覺得這個習慣特別好,生活工作中都可以用。 像是覆盤,總結,對過去發生學習體驗到的事情,做出深度思考,得出的結論在接下來的演戲,生活,工作得到運用和生活。這個告別問其實就是做演員的精華了,,當然更具每個人的能力,悟到的深淺不一樣,但是有做這個的行為,和習慣就是好的

為什麼很多演員總是只有一部戲驚豔?

十和子 戲很多時候就是生活的影射,群眾看到的一般都是演員的人設,演員本身也好角色也好,導演喜歡不出名的演員也是因為希望重新塑造乙個人設讓觀眾看到戲而不是演員 椰奶啵啵bo 演員的問題一般是演的最好的那部戲出來之後,演的所有人都像那個角色。這是先入為主帶來的矛盾,而且最驚豔的戲,應該都是演出自己的樣子...

好的演員有時候真的能撐起一部戲嗎?

skinner 不能。乙個劇是全劇組的心血,演員只是創造的主體,在他們背後還有無數工作人員。這個創造過程中,每個人都只是乙個齒輪,只能完成自己分內之事。乙個齒輪崩壞,可能機器無法運轉,但是乙個齒輪格外優秀,也不能讓其他齒輪崩壞的機器運轉太好,最多只是單獨拎出這個齒輪看,會感嘆一聲真棒。可乙個運轉不良...

怎樣理解「演而優則導」?導演比演員更能左右一部作品?作品更多地是傳達了導演的意思而非演員的意思?

月關四周小黑屋 首先,這句話除了恭維人以外,就是赤裸裸的錯誤。優秀的演員就像是公司裡一名特別優秀的普通員工,而導演就是那個無所事事的CEO 難道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底層優秀員工就應該做CEO?就能做了嗎?顯然是錯誤的!它們中間隔著的東西太多了,比如,資源統籌,部門協調,質量監督,現場督導,思想表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