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小令先接觸且先能欣賞長調是一種什麼體驗?之後再回去接觸小令又是一種什麼體驗?

時間 2021-06-07 22:55:42

1樓:黑椒

不能把小令和長調分成兩種文體來看,它們其實都是詞,所以本質上它們的寫法不會有區別。

只是因為長調字數較多,讓人填起來發揮空間較大,在筆墨的分配上更自由些。而小令則短,需要每個字都做到精磨細煉。

很多人以為長調多用來敘事議論,而小令多用於抒情,其實不然。如李清照的《如夢令》兩首,都是敘事的,如姜夔的《暗香》《疏影》,都是抒情為主的,所以我們填詞的時候不需要去考慮說,小令或長調一定要抒情或者敘事。

很多人以為,長調就可以多一些平鋪直敘,在構架上可以用直筆來做鋪墊,而小令則更需要精煉、濃縮、省略,其實也不然。好的長調也需要和小令一樣精磨細煉,做到每個字都盡量美,內容盡量緊湊,不要為了湊韻、湊字、湊句而填上一些沒有意義的內容,或者是一些沒有深度的內容,否則整體就會影響非常大,長調一樣要和小令一樣逐字逐句地精細。

所以我不同意你說先學長調和先學小令會有什麼區別的說法。都是長短句,你不能把小令和長調區別開來看,認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其實它們本質是相同的,只是因為字數的不同,給它們定義了一種說法罷了。

2樓:

這問題看得頭皮發麻……

「比小令先接觸且先能欣賞長調是一種什麼體驗?」這問的甚麼鬼啊???「比小令」是誰?或者說是誰比小令?

先別接觸甚麼小令了,建議回爐重造義務教育時期的語文表達。

3樓:

個人業餘覺得先看哪個問題不大叭,有顆愛文學的心就好了吶。畢竟我們也是先學了《滿江紅》再學《雨霖鈴》。兩者並不衝突啊。古詩文都有通行的地方叭。

4樓:事言齋

有。學詞前三年只看長調也只寫長調,甚至不看詩。鈔清真、夢窗、碧山的時候也主動略過小令,喜歡把附錄詩文評裡講章法的部分一起鈔錄。從初三鈔到高三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攢了兩大本。

現在回想其實不算好方法,無論學什麼眼界都不宜太窄。那時候自我感覺良好,覺得特有隱微寫作的風範。尤其讀書也不辨精粗,後人什麼技術性的評析都信以為真一口吃進去也不管消不消化,導致寫東西看東西都有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玄乎感,其實反而對成長有害。

於是現在也不太會寫小令,短章和豐富的句式句法都覺得有欠缺,長調寫起來一飄就很作妖。

好處也有,明白了文字要細讀,算是能耐下心來讀東西,周吳王的東西是真的不好讀,那時候又是乙個人瞎碰,讀不懂的就反覆再讀,中學還有空,現在難了,很遺憾。

知道一字一句要從實處來,不是浮光掠影四處鈔撮編出些東西就有用的,某種意義上也算一點讀古書的訓練。

念舊且長情是一種什麼體驗?

whh 緊接著,我的思緒又會跳轉到我和弟弟住在爺爺奶奶家的日子,那時候我爸媽都出去打工了。在某個清晨我睜開眼,是爺爺奶奶的爭吵聲 他們之間有一點矛盾喜歡吵架 我朦朧的雙眼看見奶奶進來了,她邊和爺爺鬥嘴邊問我們該起來了吃飯了,那真是乙個愜意的早晨,是星期六我們都不用早起,而爺爺奶奶也讓我們睡到了很晚。...

女生比男朋友高是一種什麼體驗?

媳婦不僅比我高 172vs164 還比我重63vs58 鞋子穿的還比我大42vs41 除了年齡比我小22vs25,感覺各方面完虐我 不邀自來 先說一下,我168,他163。沒什麼感覺吧,就是想抱他的時候有點尷尬,喜歡挽肩搭膊,像姐弟一樣 於是就機智地改為挽臂 對身高不是很重視啦,因為他身上有很多比身...

打lol遇到坑比是一種什麼體驗?

Paul Kellerman 一局本該歡樂的匹配局,在我方打野石頭人手中就成了打野對位等級差落後7級的臥龍鳳雛局,厲害,又沒掛機又沒幹嘛,被壓6級,六批 呆魚 遇到4個孤兒隊友是真的挺絕望的。簡單複述一下10分鐘的情況 我單殺亞索3次。上路蠻王連續單殺諾手兩次,打野再送一次。然後諾手被越塔殺多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