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十一世是否可以通過 轉移羅馬正統 的方式防止羅馬滅亡?

時間 2021-06-05 06:55:53

1樓:都靈民工葛蘭西

不能。

公元2023年,拜占庭帝國皇帝約翰五世離開君士坦丁堡,到西歐去乞求幫助,但只有教皇對此饒有興趣,並且再一次提出了那個在歷任羅馬教皇和拜占庭皇帝的談判中不止一次提出過的條件。東方和西方的教會必須合併,東正教也必須臣服於羅馬教廷的權力之下。這個提議無疑是再一次的老生常談,但君士坦丁堡人民對此的反對態度也同樣堅定。

然而,約翰五世不像之前的皇帝那樣有著討價還價的資本,他已經徹底走投無路——7年前,土耳其人的大軍攻陷了阿德里安堡,從此便一直留在這裡,絲毫沒有要離開的打算;希臘人居民一部分被賣作奴隸,一部分被遷移到安納托利亞,而土耳其移民則大量移居歐洲,顯然土耳其人已經打算向歐洲進軍,他們來攻打君士坦丁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拜占庭帝國只靠自己卻無力制止土耳其人的侵攻——於是約翰五世在聖彼得大教堂的階梯上雙膝下跪,向教皇的至高權威臣服,正式歸附於天主教廷。

約翰五世並非第乙個被迫臣服於羅馬教廷權威的拜占庭皇帝,他的前任公尺海爾八世為了對付安茹的查理同威尼斯的聯盟,也曾向教皇的權力屈服。無論是公尺海爾八世還是約翰五世,他們向拉丁教派臣服的舉動都使他們在拜占庭民眾中的聲望嚴重受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慘劇仍歷歷在目,即使帝國如今面臨著厄運,讓它的人民屈服於令人切齒痛恨的拉丁教派也是絕不可能接受的條件,在君士坦丁堡的人民看來,沒有任何援助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

儘管約翰五世已經轉變信仰臣服西方,他所期望的來自西方的援助卻從未兌現。唯一的幫助來自塞爾維亞,然而在2023年的科索沃戰役中,塞爾維亞軍隊慘敗。約翰五世最後的希望也在土耳其大軍的鐵蹄下被踐踏的粉碎,他只得寫信給奧斯曼蘇丹,語氣謙卑地提出自願成為奧斯曼帝國的臣屬,只要能夠放過他的都城。

如果不是「跛子」帖木兒入侵並打敗了奧斯曼帝國,恐怕羅馬在曼努埃爾二世的時代就得壽終正寢了。

話說回題目本身來:向羅馬教廷的權威屈服以達到救亡圖存的目的,這並不是只有君士坦丁十一世才做過的;同樣是面對土耳其人的壓力,約翰五世早就被迫向拉丁教會屈服了,然而這並沒有換來什麼實質上的幫助,西歐國家含糊其辭按兵不動,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等國組織起的反土耳其力量被奧斯曼帝國不止一次地擊潰。退一萬步來講,即便十字軍在瓦爾納戰役中獲勝,至多不過能讓羅馬的國祚再延續數十年而已(更何況君士坦丁十一世繼位時十字軍已經在瓦爾納失敗,對於君士坦丁十一世而言連這種苟延殘喘都基本是不可能取得的)而在帝國內部,君士坦丁堡因為皇帝對拉丁教會的屈服而民怨沸騰,伯羅奔尼撒的王公們心懷不軌;這樣乙個破敗的、直到滅亡前夕都還內鬥不斷的小國家,外援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滅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如何拯救君士坦丁十一世?換誰能行?

驕傲亨利 我感覺當時的拜占庭是真的神仙難救,神聖羅馬帝國或者其他國家的援軍不來根本沒希望,當時的奧斯曼正如日中天,而拜占庭已經日暮西山了,唯一可靠的就是君士坦丁堡堅固的城牆,但是面對奧斯曼人的火炮也撐不了多久 草原風迷 我們不妨換乙個思路。雖然李世民等人的能力實屬頂尖,但個人奮鬥在歷史程序面前還是太...

如果你是君士坦丁十一世,如何阻止1453的悲劇?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帶領拜占庭軍撤離出君士坦丁堡,進行戰略轉移,長征北上,與另乙個自稱羅馬人的群體 羅馬尼亞群眾會師,然後和羅馬尼亞的羅馬群眾一起在羅馬尼亞建立羅馬人根據地,利用喀爾巴阡山脈和特蘭西瓦尼亞的險峻地形和奧斯曼打持久戰 小白的世界 這種上帝視角的馬後炮問題很簡單,把土...

君士坦丁十一世為什麼幾乎沒有被人黑?

紅寶石被偷走了 最近重溫三國演義,覺得劉禪 阿斗 就是君十一最鮮明的對比。同作為末代皇帝,乙個選擇了卑躬屈膝換取安逸度日,乙個選擇了死在衝鋒的路上。後世對他們的評價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君十一死後,歐洲陷入一片恐慌,但燃起的卻是誓死不屈的種子。這顆種子,燃起了自東征大敗的灰心以來最大的烈火 那便是羅馬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