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對愛情的教義或看法是什麼?

時間 2021-06-02 23:08:25

1樓:心中的世界

異性之間的愛情,是凡情。

我認為佛教是讓你放下凡情。因為這是妄想。

當然,如果是同性戀(最近同性戀上新聞開始多了),同樣是凡情。

2樓:百星

今世親人,是過去的貪愛在延續。所愛的人,未來必定再相遇,只因心靈分別催動著業習因緣。

「一切愛侶親友,皆是心靈的宿債,猶如海面上,浪花泛起的泡沫,是心中的愛染折射我,成為你眼中的親友眷屬。」

我們認識到的親人,實質是心靈分別親人的覺受在相續。覺知對所覺知的對境形成的體驗,牽引意識進行分別,從而有了我們親友仇敵的名相。 如果內心中對愛侶的體驗淡化,則「愛侶」的概念也失去了支撐,再提及愛人的時候,彷彿和仇人、親友沒什麼分別,只是概念上的不同,而不會被愛染的體驗帶動相續。

如果心靈取捨內心境界,境界帶動心靈覺照,而生分別,分別心則生滅,生滅相續而生因緣,因緣生業果,因果相續,輪迴無期

3樓:佩波中士

佛對愛情的看法體現在兩個方面:緣和修

一是緣。佛教教義中對人的教化、教徒的皈依體現在緣上,皈依乙個教徒是有緣,遇見乙個人是緣,即便討要一頓飯也叫化緣。在愛情上也一樣體現乙個緣字:千里姻緣一線牽,有緣千里來相會何嘗不是;

二是修。佛教徒講究乙個清修。佛教產生後,西元前印度(含尼泊爾)佛教既沒有廟宇,也沒有重要的儀式,為了人的和平和幸福先去清修,目標是完善自我。

在愛情上也是一樣,既然有緣在一起,要做得更好就需要修,不斷完善自己。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

4樓:酸AA

以下是個小故事。

在佛陀時代,該國的國王,結識了佛陀,他學了內觀,並且成為乙個很好的修行者,當乙個家庭的成員變成了乙個內觀的禪修者的時候,慢慢地,其他的成員也會被吸引而成為禪修者,他全家人都是內觀的禪修者,他的太太,皇后,也是乙個很優秀的禪修者,他們兩人會在皇宮的禪房內共修。

有一天,坐了乙個小時之後,國王問皇后:「瑪麗卡,告訴我,在這個世上,你最愛誰?」

她答道:「妙極了,我在坐的時候也有相同的問題,而我發覺,我不愛任何人,我愛我自己,」

國王笑笑,他說:「相同的問題出現在我的心中,我檢視我自己,而我發覺我只愛我自己,我不愛任何人」。

若無內觀,情況就會完全地不一樣,因為皇后對國王說,我只愛自己不愛你,這是什麼樣的皇后啊,腦袋瓜要被摘掉的,但國王及皇后雙雙都是內觀的禪修者,他們快快樂樂地去到了佛陀處,「世尊,在禪坐的時候,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佛陀說:「善哉善哉善哉」。

這是走出痛苦的第一步,當乙個人開始發現這個問題癥結所在,就可以走出問題,解決問題,否則一輩子都活在想象中「我愛我兒,我愛我妻,我愛我夫,我愛這,我愛那」。

其實人誰也不愛,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慾望、希望、夢想。我愛這個人是因為我期待他/她能實現我的理想,一但他/她的行為與態度與我所要的背道而馳,所有的愛就消失不見,所以我不是愛別人,而是愛自己,只要能認清這點,就很容易去除私念,就能夠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所以這是內觀者第乙個重要的體會。

選自:內觀十日課程開示

佛或者有智慧型的人,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是什麼?

蘭小姐 書首先呢,跟你乙個人性的問題啊,人都是乙個趨利避害的乙個動物,那麼在我們人性當中呢,他肯定都是會選擇好的東西,但是呢,你在選擇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選擇你,所以你想要你們兩個人都一在一起的話都想都是好的話,那肯定是有相同的價值在裡面,然後呢,另外呢就是有乙個生物裡面有乙個概念,就是說繁衍我們上帝...

你對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世界上最廉價的就是只以為是的愛情。一旦你陷阱去,你就會瘋狂。所以只要是我遇見感覺我比較喜歡的人兒,我就會先把熾熱的心冷卻下來,讓自己能夠在這場遊戲中全身而退。 一朝天子一朝臣 潘金蓮跟西門慶才要房要車要首飾,跟武松直接就說 我可以 你若有意,吃了嫂嫂這杯殘酒 跟武大郎,武大郎算人嗎?如果乙個女孩對你...

道教的核心教義是什麼?

核心教義是長生不老。最初道教認為人死了就死了,後來受佛教影響,人死了可以輪迴繼續修煉直到成仙。目標是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手段就多了,主要包括外丹和內丹,外丹就是煉丹,由於很多道士甚至是皇帝被丹藥毒死 當然道教的解釋是屍解 外丹面臨危機,於是借鑑佛教創立了內丹。 微言 一 人死後歸處。早期道教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