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正在大火,評書也有了起色,像京劇崑曲這樣的戲曲還能崛起嗎?如果崛起是否只有創新改革一條路可走

時間 2021-06-01 21:54:18

1樓:春荼靡

戲迷永遠都有,只要有戲迷就有演員,戲曲就不會亡,至於創新,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一味創新會讓戲的質量一落千丈,讓戲迷寒心

2樓:

能!不管你願不願意,創新在所難免,老戲迷們的擔心也可以理解,擔心改的不倫不類,真正的內行裡手進行創改的話,還值得期待。有些票友總愛彰顯自己的欣賞水平,將觀眾分為三六九等,這我不太理解,你也不是生下來就懂戲的啊,觀眾不可能總是一批人,那這批死了,就沒人看戲了……每天必然都會有一批新進來的,一批退出去的,新進來的基本是不太懂而又有興趣的,你們這就好比乙個大學生去嘲笑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不懂高數馬哲一樣,你怎麼知道將來這群孩子們的發展?

別在宣傳京劇曲高和寡的言論了,想脫離國家保護,靠自身原有魅力留存下來,就得貼近大眾,這個規律你不能也沒辦法打破……我真心希望傳統曲藝能夠取精粹,去糟粕的流傳下去

3樓:手機沒電了

京劇也是劇,電視劇集也是劇,我憑什麼不在家看免費的電視去劇院看你?

你演員漂亮嗎?

你歌好聽嗎?

你場面巨集大嗎?

你有電腦特效嗎?

你什麼都沒有,還花錢花時間花精力?我憑啥去看你呢?

4樓:海日生殘夜

不是所有網路上部分年輕人關注、追捧的才叫火,也不是所有迎合快節奏年輕人口味的改變都叫「改革創新」。恕我直言,有這種感覺,問這種問題的,大多數不愛戲曲,也不關心他們,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追逐「傳統文化」的那種感覺,和在這個話題上保持存在感。

崑曲,揚劇,越劇,粵劇,川劇,評彈等不如相聲甚至不如京劇的地方劇種都有穩定的受眾,年輕人和流量不關注不代表沒有。你讓他們做出所謂的妥協流量的創新改革,才是毀了他們。

另外,相聲真的崛起了嗎?

5樓:飛鴻

乙個超級明星可是不管用。當年一條街都貼空城計,一條街的的餘言高馬譚楊奚,乙個禮拜一齣戲都不帶重樣的。

京劇要是想重回當年的巔峰也不是不行。最簡單的,解禁不讓演的戲就行。

這要是不行,那就要從演員和觀眾兩方面下手了。

演員方面,恢復兩個,乙個是把行當找齊了,當年李多爺自己貼報子也有人聽,現在呢,自從蘭大姑癱了以後,還有能唱《遊六殿》跟人打擂的麼?第二個,允許武行插板打人。我那天去聽戲,台上喊爸爸,台下答應,這就是沒捱過武行的打。

觀眾方面,相聲就是乙個苦哈哈的玩意,到現在也是,你以為那幫佔便宜答應是什麼。評書呢,高檔一點,文盲聽得多。也高不到哪去,京劇地起就分了兩種觀眾,一種是樓下散座,一種是包廂。

現在包廂那批觀眾沒倒,散座也就是捧個人場,聽個熱鬧。但就這散座,也不是苦哈哈能聽得懂的,那得有文化。要不你只能聽聽九龍杯呀,大鬧天宮這種戲。

所以,觀眾的文化是關鍵。

你們不要認為京劇就是死板的,老舊的。這是小楊月樓先生2023年的扮相。老麼?舊麼?土麼?

6樓:崔秋海

相聲大火,評書有起色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是,聽相聲人多了,但是你仔細想想,聽的真是相聲嗎?聽的只不過是逗樂的東西,但是相聲可不是只逗樂啊。

模擬一下吧。前幾年李玉剛的貴妃醉酒火了,能說京劇復興嗎

7樓:諸葛巨集圖

我有乙個問題

「相聲」「評書」這十幾年不都打著恢復傳統的名號,然後「崛起」的麼那麼跟」創新改革」的兩毛錢關係在哪兒呢?

這個論據和題幹之間的構成關係,我看不懂啊

8樓:請勿關注

我瞎說乙個觀點,傳統戲曲如果崛起可能是要等到中國的發展速度慢下來,甚至負下來的時候才有可能,那時候大量的人有時間沒希望,有文化沒工作,有審美沒激情。

只有這種重複的,細節的,緩慢的,厚重的美學才可能被人們重視,在其中消耗時間,認識自我,逃避現實,重拾激情。

完全是瞎說,原因來自於我自身的感受,平時我是看不下去戲劇的,只有在特別頹廢無聊的時候才會看整出的大戲,看著看著就忘了憂愁。

9樓:馬都督

說實話現在相聲的路越走越彎,現在的相聲已經不是我小時候聽的相聲了。但是德雲社的存在確實能帶動全國的園子。可評書就不一樣了,袁、單相繼離世,好在田連元先生時常演出。

劇場而言除了北京我很難找到書館的存在。以前天津同悅興劉立福先生說聊齋,在新社會來說也是繁榮一時。現在北京還有宣南,東城,崇文三塊陣地,很不賺錢,王玥波說說一場相聲比他說書掙得多得多。

京劇不會衰敗,無論如何是國粹,難的就是傳統曲藝。

10樓:

正統戲曲永遠不能徹底崛起但也會穩定地傳承下去我不希望看到戲曲到現在相聲這個地步

現在相聲帶起來的傳統文化熱荒腔走板大合唱西皮已經讓票友腦袋疼了。

崑曲京劇的香火斷不了想學的想讓孩子學的大有人在不用趕熱潮理解想讓喜歡的東西振興的感受但相聲熱不是好例子。

何況還有國家呢。

單口相聲和評書有什麼區別?

實話告訴你吧,沒有區別!人家自己說叫單口相聲就是單口相聲,人家說是評書就是評書!就跟電視劇集和電影的區別一樣,沒有本質區別!相聲和評書都是民間藝術,沒人給他下定義。我說一段繞口令,我說這叫評書它就叫評書,我說它叫單口相聲它就叫相聲,我說這叫京劇就叫京劇。 蜜柚甜心 從沒想過拿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比,既...

如何閻鶴祥評書單口相聲的水平?

李世一 自問自答,看法如下 問題主要有兩點,其一嘴上愛吃螺絲,常常錯字漏字 其二台上愛忘詞,自己甩出去的扣子說一會收不回來。這都會影響舞台上的演出效果,但角兒人緣好,錯了觀眾也愛看,也不計較。優點特點主要有這幾點 1.真實性強,作品裡大多數可考的細節基本都經歷過親自考證 書本 實地 經考證後的故事合...

為什麼以相聲或評書演員為主角的電影電視劇集很少?如果真的要拍,有哪段故事適合改編為影視作品?

馮慶 1952年,電影 方珍珠 反應曲藝人家生活的,侯寶林出演重要角色,角色身份也是相聲演員。應該是相聲演員參演並反應相聲藝人生活的最早電影了吧。至於相聲演員參演的其他題材的影視劇,那就多不勝數了。 薛白袍 不知道 宰相劉羅鍋 是否算是相聲改編的電視劇集,這部戲很成功。後來的 鐵齒銅牙紀曉嵐 都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