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年的儒生們不知道拿破崙算不算一種無知?

時間 2021-05-07 03:13:05

1樓:

@胡仙君 此君業已說明了其事之偽。但是此事不僅是此營銷號傳播,我曾在多處散見過此謠言。事實此謠言並不難分辨,但人輒有信之者。何則?

蓋某一世界,若誠是此謠言成立的情況,則這樣的乙個世界在讀者的心目中是融洽合心、易於掌握理解的。蓋於其時,比如此則故事,讀者的心目中這樣的情況是融洽的、有合於位置的幽默感的。這種情況不限於這一事——讀者輒是自己明知其偽(但是不緊要在重要場合現實應用其真偽性的判斷),選擇接受下來不確牢靠的資訊。

這樣的情況既然是融洽的、合於位置的幽默感的。某個時間又可以以為一則段子,何妨也哉?

不然。自己選擇資訊下的小世界是融洽的,美麗的。但是由是未能知道真實的全部的世界,而實際這個更廣大的全部,更加融洽而美麗。

而在選擇接受資訊於是形成的建構中,生有各種不當之觀念,於是與更加融洽而美麗的更加的廣大多所絕緣了,也與本來所能欲前進的空間多所絕緣了。

因為此賬號將要不用了,故不留名。

另註:匆忙選擇清代的八股皆視野開闊,當時殿試者皆無異於現代性思想之高等人才,爾後談及間莫名推崇清末進士,此亦一種選擇資訊(當然,此本談論心理,非論史事之言,不言史據、非論史而信其史,亦是一種選擇資訊)。

2樓:jaming

不算。同時代哪怕是直到現代,西方也不知道岳飛項羽。所以在歷史科目問題上不能雙標。

當時中國學生考0分的科目是物理化學。

那麼多科目,按分數來排,歷史恰恰應該算是最高分的。

所以說歷史分考太差,那屬於轉移焦點,只是恰好沒背到那一段而已。

3樓:linpoke

清末廢科舉之前就已有將議論外中國人物(多為政治人物)和政策,思想等定為策論題目的先例了,而且次數不少。這一趨勢是在洋務運動末期開始顯現的,至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所謂清末新政時期更是如此。作為考生是不可能不了解考試趨向和內容的,因而此事可信度存疑,也不排除考生本人是某些閉塞地區(非東部沿海及交通重鎮)窮困家庭走出來的情況。

4樓:大螃蟹

沒有記錯的話,八股文廢除是2023年後的事情了,這時候你說清朝讀書人不知道拿破崙,你信,我不信。

而且以當時之文俗,拿破崙斷然不會被曲解為破車輪,破這個字多用於白話,文言文中比較少用於形容。

縱然不知道拿破崙,也應該向人倫,社會風氣,乃至世界格局上去靠,這才是清末西學東漸的普遍現象。

我不認為2023年後清朝科舉讀書人會不知道幾十年前幾乎統一歐洲的乙個大皇帝,那段時間八國聯軍正在北京鬧騰,稍微有點好奇的人,哪怕看幾眼當時的歐洲歷史,都不可能看不到拿破崙。

也不認為有人會在科舉考試上大膽扯淡,文風類似如今零分作文,說什麼破輪子云云。

5樓:胡仙君

這麼愚蠢的謠言,怎麼會在知乎有市場的?

那個作者連瞎子就能看出是營銷號,那段文言文連瞎子都能看出苟P不通。竟然沒人指出,首先就證明知乎文言文基本功一塌糊塗。

(通過搜尋得知,這段半瓶子水的文言文首載於2023年第二期《今古傳奇》)

「最後一場科舉考試」的試卷及答案在網上不是一直在傳嗎?那裡面沒有人用拿破崙舉例嗎?我查了查,有啊?!

————————分割線————————

最後一場科舉考試,題目(之一):

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

回答(拿破崙三個字在第五行):

西儒有曰:「兩平等相遇,公法即權力,兩不平等相遇,權力即公法」。吾每誦其言而悲之,公法之誠不可恃,恃公法乃適為強大者之藉口也。

近百年來,泰西諸國勢均力敵,蓋無可以瘠人以自肥者,而保全土地之名以起,猝然聞之,或有所甚不得已,甚且勞師縻餉不惜,天下皆從而諒之,或有頌禱之,以為於大義然,於公法亦然也。究其實罔不以義始而以利終,彼其為人乃其所自為也,外交政策之巧,有如是哉。昔拿破崙之慾襲英也,英人以自衛故,奪丹麥之海軍,又以保全西,葡,駐兵干涉其內政。

當時無非之者,以合於公法也。及其終英遂握海上之全權而無與抗,此一事也。維也納之會議,所以保全歐洲之局也。

舉拿破崙所破壞者,一一而建設之。名非不正也,而其既也,俄奧普遂分波蘭,索遜割地與普,荷蘭得萊茵河之上流,英專地中海之大勢,此又一事也。且夫克里公尺亞之役,世所稱義戰也。

遏俄人之南下,存土祚於將危,一舉二善,而英法無所利焉。迨巴黎約成,英遂鞏印度之防,法之路易拿破崙遂一蹴而登皇位矣。意奧之爭,法起而援之,保同盟也,沙尼兩地,折而入法。

丹麥之紛,德奧合而敵之,保同種也,而雪,霍二州憤而屬奧,德。希土之戰,俄出而預之,保同教也,而黑海之條約遂廢。此四事者,原因不一,成效不齊,要之保全者率不利,利獨歸倡保全之人,此其故可以深長思也。

有保全土耳其之名,而英得以據沙衣白納,有保全古巴之名,而美可以縣非列賓。握蘇彝士之航路,有法所不能爭者,保全埃及之說為之也。開尼加拉之運河,而哥侖比亞不能問者,保全巴拿馬之說為之也。

有其甚者,朝言保全而夕已奪之,英之印度緬甸,法之越南柬蒱塞是已。嗚呼,保全土地者,公法之精理也,而徒為人攘利之資,以公法所不料也。以彼強大國之鋒,雖以無道行之,固無敢誰何者,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哉。

北韓之降為半主也,旅順大連灣之暫租也,初非無保全土地之說也,而今者又紛紛見告矣,遠探歷史之成績, 近攬列強之深謀,危乎,恤乎,毋為外交政策所籠而不自悟也。

覺得清朝人愚蠢封閉,只有你自己有國際視野的,那你來答一下清朝科舉考試這題。「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

6樓:小朴

公元2023年,一位大學生向導師問道:

21世紀的人類已經能夠深入太空,卻仍然不知道半人馬星座聯合軍開始準備征服宇宙的計畫……這是不是一種無知?

7樓:荒魂野獵

儒生儒生,八股取士的東西,水平多半也就四書五經,之乎者也。不但是拿破崙,就是華盛頓,林肯,俾斯麥,估計都是不知道的。

儘管當時八股廢了,但慣性還是很大,配套教育又沒有,到頭來還是四書五經,死背硬記。畢竟儒生,之乎者也,安能成事?

論這名儒生是否無知,那當然是無知,不過,與其單純指出此人無知,不如說當時全中華四萬萬人民,有九成都是無知的。

8樓:阿爾吉農

有人舉了2023年日本的例子,但中國和日本的情況很不一樣,根本不在乙個起跑線上,因為早在十七世紀,西學,或者說「蘭學」,就開始影響日本了。

中學歷史書上就有講,江戶幕府頒布鎖國令,僅僅和少數國家有交流,其中就有荷蘭。而且日本與荷蘭的交流不是那種簡單的民間層次的,荷蘭在長崎設立了商館,館長的作用接近於現代的大使,每年都到江戶賞櫻並拜謁江戶將軍,有詩為證:

阿蘭陀も花に來にけりに鞍

——芭蕉(1644-1694)

在這種環境下,很多西方思想都比較早的進入日本,雖然依然限於少數城市,但比起中國的嚴格海禁實在是好太多了。18世紀初,西方的科技和醫學發現就被介紹到日本,起初僅僅是被一幫知識分子當作是消遣,後來影響力卻逐漸加大。鴉片戰爭和黑船靠岸之後,日本知識分子擁抱西學就是順理成章的。

如果沒有兩百年的「蘭學」擴散給日本打下的基礎,日本不可能如此迅速的轉身。

9樓:Xiuquan Yu

他是真不知道,當時的科舉課本和大眾課外讀物上都沒有,又沒有圖書館,又沒有電視電影網際網路,受私塾教育的士子怎麼能知道,生而知之?只有一小撮新派知識分子寫過那麼幾本簡單介紹歐洲地理歷史的小冊子,大部分都很淺,基本上看過這些東西的士子都在忙著策劃革命幹翻大清朝呢。即使當時有人知有拿破崙此人,亦不知其具體情況,能論出個蛋來。

出此題者可能也是只聞其名,總共也叫不出幾個歐洲人名,只知道拿破崙厲害,有多厲害?項羽那麼厲害。這兩人本來也沒啥可比性。

另外多一句嘴,乙個同時代的法國大學生竟然不知道項羽(多半都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無知?

不知道廣大朋友們有啥好的建議不?

銀色小船 無論你是否真的喜歡他,跟他說當時頭腦一熱說的,其實自己感覺錯了,你對他不是那種喜歡,希望他忘記這些,繼續做朋友。之後也不要直接表白。如果喜歡,想辦法讓他追你 尋你 把眼光放遠點,別只盯著乙個地方,誰離了誰都能活,別鑽牛角尖,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沒有永遠,一成不變的東西幾乎沒有!現在鑽石都可...

對這種關於「疑似小三」的反擊,我不知道算反擊嗎?朋友們幫我判斷一下,這樣的行為,算不算小三呢?

皇帝長了驢耳朵 跟我老公情況差不多,看他們聊天記錄也是近了我老公就晾晾她,遠了我老公就撩撩她,她從未婚都結婚到離婚,現在不想吵了,家裡能幫襯就幫著,小孩子慢慢大了需要他的地方也少了,長輩都老了,需要我們的地方開始多了,他如果有想法你就當有人幫你接擔子了吧 Lotus 首先你得想清楚,如果真的發現她是...

想出版自己寫的書,不知道怎麼出版,請問朋友們有知道的嗎?

想出書,請聽題 1 你有沒有超流量的粉絲群體?A 有。B 沒有。顯然你是B,如果是A肯定有出版社主動聯絡你的。那麼請回答第二題。2 你的書到底好不好,好不好有個物理標準,就是有沒有人看,所以先把你寫的東西發到合適的網路平台,看有沒人追更。A 有 並獲取了大量的粉絲群體 B 沒有。如果是A肯定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