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相聲演員上台為何穿著大褂(長衫)?

時間 2021-05-31 00:08:48

1樓:阿湯

可以說是一種傳承吧(我個人認為昂)

因為在過去,大褂長衫那是便裝,就大家都穿。說相聲的那時候都什麼條件啊,全憑一張嘴,在哪兒說穿什麼說都不固定。所以對服裝要求並不高。

到了後來有了中山裝啊,汗衫啊,西裝什麼的,穿什麼說的都有,隨時代潮流發展嘛,沒問題的。

德雲社,我覺得講究的是一種形式吧,自個兒的規矩那種。就跟你在某個公司上班,人家要求你上班時間要穿正裝那樣。

新時代重興相聲的時候可能也有其他人或者組織也是這樣的規矩,那我就不太清楚了。

德雲社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到後來也影響了一些其他的團體藝人

相聲有新人就是個例子。當然大多數選手都是大褂,但也有個別的穿著自己日常的服裝就上來了。

說相聲的可以穿也可以不穿,德雲社大概就是形成了一種傳統

2樓:曉看天色暮看雲

那是人家的工作服啊,說相聲的穿大褂,穿什麼制式的大褂,什麼級別的人能穿什麼樣的,都有講究,老祖宗的東西能傳下來並且有人在正經八百地用,總歸是好的

3樓:鬼影夜行

某社說相聲的真可憐,不說被文藝界各種懟了,穿個傳統服飾上台演出都有人質疑,

我求你了,放過說傳統相聲的吧,

你去懟那些穿西服的說相聲的不好嗎,為什麼要穿著西方正式服飾表演中國傳統節目?難道是老闆豎威信老闆娘賺錢嗎

說清楚,最後一句出自題主原文

4樓:

都知道於老師三大愛好,其實郭德綱也有——戲曲、評書、相聲。

這三個,郭老師都愛,但最愛的,最有革命感情的,是唱戲。

封箱、叫小番、麒麟劇社,還有最近拜師已故的趙麟童大師。。。

都看出老郭發自內心的愛唱戲。

愛唱戲的人,在意行頭,說相聲的時候穿大褂更有儀式感。

大褂、摺扇、玉子板、毛巾。。。。。。

再加上老郭創業期是打著傳統旗幟和所謂「主流」對轟的,自然是脫了西服穿大褂。

5樓:胡楊荊野

世間萬物都是有規律可尋的!

就比如,當你在乙個領域裡有絕對的話語權,絕對的領導地位的時候,你在潛移默化裡會制定該領域的規則和細節!讓後人遵循!

德雲社一路走來,從相聲回歸小劇場,讓相聲回歸到廣大的人民群眾中間,接地氣!到後面對乙個相聲演員成功標準的制定。還有對相聲細節的把控,大褂,馬褂,長衫,再有捧哏面前的桌子,桌子上的醒木,摺扇,手絹!

等等等等一系列的細節,可能是無意,也可能是有意,單這些細節已經潛移默化的讓普通觀眾對相聲,有了乙個標準,有了乙個認知!

並不是說穿上西裝那就不叫相聲,孟鶴堂周九良也穿著西裝說過,郭德綱無意之間言語透露那叫電視相聲!

6樓:北楚

不是德雲社演員愛穿長袍,而是相聲演員愛穿。尤其是表演傳統段子的時候愛穿。王老闆真想多賺錢少發點獎金就行,甚至可以不發乙個小黑胖子的工資(就他拿最多),沒必要為了點利潤利潤讓員工置辦衣服。

至於為什麼愛穿長袍,是因為相聲起源於清末民初。那時候長袍屬於正裝。就跟現在幹主持脫口秀都愛穿件西裝一樣。

而且長袍就一筒,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東西吸引觀眾視線,方便相聲演員把台下注意力集中到表演上。所以西裝流行起來後也沒換。就成了類似工作服一樣的衣服。

跟醫生穿白大褂,廚子穿廚師裝一樣。

當然,還有乙個好處就是可以和脫口秀等其他舞台藝術區別開來。突出自己的獨特性。相當於乙個招牌。

當然,穿其他衣服也行。只要功力夠觀眾認就行。要是經師不到、學藝不高,還是老老實實穿大褂穩妥一些。

7樓:隊長別開槍是我

1,相聲演員穿大褂是什麼習俗?

相聲演員穿大褂是因為效仿傳統,相聲誕生在清末民初,那個年代要麼短打,要麼長衫。說相聲畢竟不是體力勞動,穿短褂不是個事,穿個長衫,也是顯得自己像文化人。現在穿大褂的,多半是為了仿古。

某北京相聲團體(大誤)

2,但是相聲演員一定穿大褂嗎?

不一定。解放以後吧,中山裝和西服逐漸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比較正式的服裝,相聲演員們演出的時候,為了更好的貼近觀眾,自然也就換上西服和中山裝來表演了。如薑寶林先生錄製單口相聲時,就多穿西服。

乍一看像金日成作報告的姜先生

3,相聲演員上台應該穿什麼?

表演老段子的話自然就是大褂,如演《文章會》時穿上大褂,看著就像酸秀才,顯得傳統;要是新相聲,可以穿西裝,如《虎口遐想》,這樣顯得年輕化;若是有主題的,那可以視情況而定,比如《乙個推銷員》(宇宙牌香菸),穿工裝就很好。

當然,要是您水平足夠高,讓人一眼看出您是說相聲的,那您穿背心上台就OK了。

8樓:飛天神熊

時代不同,現在穿大褂和清末民初穿大褂目的不一樣

以前是藝人抬高自己身份,在封建社會崩潰的最後關頭,社會底層人士也撈到乙個穿長衫的機會

建國後文藝工作者的穿著是有著鮮明的政治含義的

當時提倡新文化新段子,再穿大褂會與處處破除四舊、反帝反封建的社會基調不符,而且和新段子也不搭,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裡,穿大褂的藝人少了,老先生使傳統活的時候還有時穿。

現在相聲演員穿大褂,很明顯地在有意區分他們和電視相聲,突顯的是他們是傳統相聲的繼承者,基本上就是和新相聲反著來,你穿西服我就穿大褂。題主說到的樹威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德雲社的做派多按照傳統來,如果不穿大褂,你就會覺得他們弄出來的師徒如父子、家譜、輩分這些東西像鬧劇一樣。但一穿大褂,觀眾先入為主認為他們代表傳統文化,也就代入到他們那個氛圍,更利於接受。

當然現在相聲演員也做了一些改變,其實沒有完全按照以前的習慣穿,比如大褂的顏色比以前的鮮豔多彩,年輕演員的髮型首飾都隨意一些,增加一些時代感,其實也不怎麼像孔乙己那種窮酸氣。

但實話實說,任何一種打扮都不能適合所有人,大褂也不是誰穿都好看。但中國傳統「文人」都有一種詭異且統一的審美,就感覺一襲長衫、輕搖紙扇兒特別有范兒。所以題主可能是看到了一些形象和身材不怎麼適合穿大褂的演員,產生了一種違和感,才聯想到的孔乙己吧。

再往深想一層,其實這些演員本質上和孔乙己很像,心性上還可能不如孔乙己,只是命運比他強得多罷了。

9樓:王王王王王王醬

清末大褂,是當時的人的常服,就是他們日常就是這麼穿出門的。說相聲,穿著大褂,也是因為他們當時就是穿著大褂,要按現在來說,你也可以穿西裝呀。沒有那個桌子,也能說相聲。

但是每乙個公司社團,要有自己的文化,特點。德雲社訂製大褂,演員們都穿著大褂表演,一開始就給人一種標籤似乎"德雲社說相聲的都穿大褂","穿大褂說相聲是德雲社的。" 後來呢,大褂見多了,大家也逐漸習慣了,各個社團也是一樣的,大褂。

一開始的時候,大褂顏色樸素,灰色藍色黑色的,為了更容易區分,便用了五彩的顏色。再後來,大褂開始繡花樣了。布料等級、鞋子、水褲、通通分三六九等了。

你說像孔乙己,孔乙己就是那個時代的人呀。所以說大褂是常服嘛。所以我很喜歡斜襟的大褂呀,很好看呀。

10樓:慕璟

日本有一種語言藝術叫做落語,類似於中國的單口相聲。

落語的演員,必須要穿全套和服演出,而且比中國的相聲還講究的是,說墊場活兒的時候要穿著外套(是不是叫羽織?),開始進入正活兒以後要脫掉外套,告訴觀眾開始進正活兒了。

這算不算日本孔乙己?

11樓:有潔癖的小邋遢

老郭在台上說過:說相聲沒有那麼多講究,有這大褂也說,沒這大褂也說,有這桌子也說,沒這桌子也說。

德雲社好歹是家公司,無法想象四百多說相聲的各穿各的在台上說相聲的。也就是說這就是德雲社說相聲的規律,工作制度,就跟警察要穿警服乙個意思。

另外,穿大褂顯得比較乾淨,能讓觀眾靜下心來聽相聲。如果穿的奇裝異服,觀眾的注意力都被衣服拽走了,相聲就沒法說了。

12樓:覆杯

大褂不搶戲。大褂一般的顏色是比較淡、深的,而且全身乙個色,演員在說話、動作時,你會只注意他的表情、動作,而忽略了他的穿著。

但別的衣服就不一樣了,比如t恤、還有花花綠綠的衣服,容易搶戲,你就看他衣服了,容易沉不到演員表演的那個情景裡去。

記得是今年哪一次的表演來著,孟鶴堂結尾出來穿一身橘紅大褂,老郭說這大褂什麼色啊,咋瞧著跟橘子皮似的。其實可能側面敲打一下孟鶴堂,這大褂顏色太亮可能搶戲。

除此以外,相聲舞台也是這樣,盡量乙個色,不要有運動的東西,從而不搶戲。記得德雲社哪個舞台來著,後面的德雲社三個大字是放熒幕上的,有特效,錄影上看特效跟有蟲子一樣,就很多人吐槽出戲。

甚至最好,相聲演員本身都不要把觀眾的目光從自己身上引開,比如孟鶴堂在相聲有新人最後的比賽上表演的節目,那個ppt一般的螢幕就拉開觀眾目光了。效果很不好。

歸根到底,相聲演員要靠動作表情讓觀眾入戲,這兩個要素容易被服裝舞台搶戲,所以干擾越少越好。

對了,再延伸一下,有水平的講課者也是這樣,盡量別把學生的目光引開,容易打斷注意力。比如很多老師喜歡抄黑板抄書ppt(公式資料難免),這樣就拉開了很多注意力,一不注意學生就慢了一拍跟不上了。所以有經驗的老師,尤其是文科老師,會把知識記在腦子裡,然後基本全程口述。

這樣才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

13樓:寶寶

相聲是從清末流傳開來的,大褂就是那會民間的服飾。因為過去相聲藝人就是在街頭撂地說相聲,所以不用再準備專門的表演服裝。所以後來相聲演員就一直穿大褂表演了。

可不是為樹威信,因為這是傳統。另外大褂和德雲華服是兩回事,不是所有的大褂都是只有德雲華服才製作。因為德雲社一直保持傳統穿大褂的表演,又因為人多,那還不如自己開個做大褂的廠子呢。

相聲演員的大褂分等級嗎?

糖葫蘆不甜嗎 在德雲社,親疏遠近肯定有,但是等級已經是另一回事了,畢竟有很多人甚至連郭德綱的邊的摸不到,跟他論等地有什麼必要嗎。就像只有兒徒能掌握水杯這個話,其實事實是很多次大封唱曲之前也能看見燒餅欒雲平會拍拍自己後面的人給郭德綱接杯水,很多人都碰過老郭的水杯,只能說在前面的人肯定更能看見這種事,習...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都是什麼學歷?

塵微 老郭有句話叫 你可以沒文憑,但不能沒文化。外界曾對郭老師有個評價他是現代教育體制編排不了的人,對 那外界就是閻鶴祥閻老師 他的評書我的師傅和我們的德雲社個人推薦 郭老師家的書房是一直被稱作像圖書館般的存在,所以老郭知識淵博,故學歷只是個調侃的方式。作為相聲演員他們各地演出 碰到過各種情況 需要...

如何評價德雲社相聲演員「唱」的功力?

河西 別的我不知道,德雲社張雲雷的唱我是服氣的。底下觀眾拍的拍多亂,他也不亂,太平歌詞老藝術家不是白叫的。留心看他復出以後的幾場,每場都有些變化,別再用老眼光看他了。 郭德綱說的沒錯,太平歌詞確實是本工唱,但是根本就沒那麼重要,所謂的不會唱只能拿75是胡扯。另外說一句 這玩意兒是相當的難聽。 叫我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