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氣息唱歌總是唱不大聲?

時間 2021-05-30 14:10:39

1樓:「已登出」

長話短說,這種情況建議練習twang,可以保證氣息穩定的同時放大音量。

那些長篇大論說發聲原理的,看得再多也沒法實際幫到你,不如找個發twang音的教程模仿。

2樓:「已登出」

這個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反思一些問題,諸如:吸氣是不是太多導致肌肉緊張了、是不是平時唱歌時肢體就比較僵硬等等,最好當面尋求有經驗的老師的幫助。

3樓:目目老師

為什麼呢?

因為氣息和音量不是乙個直接成正比的關係。不要認為有氣息了唱歌就會大聲,氣息多了唱歌也不一定大聲,氣息強了也不一定大聲。

這個問題的形成多半是題主和其他被某些過分吹噓抬高氣息的價值的人帶跑了才想到的。

唱歌的音量成分影響主要靠的是咽腔共鳴。原理簡單點說就是在我們形成,加入,增強咽腔共鳴的時候,咽部被捏成管狀,就像哨子一樣會發出特別響亮的聲音,而其他共鳴腔體則會負責加入很多改善別的音色的功能,以及提公升音色的空間感。

那麼能不能加乙個前提,讓氣息越多唱歌越大聲這個規律成立呢?可以。

保證強對抗的前提下,氣息越多,唱歌越大聲。強對抗意味著聲帶的強力擋氣狀態,對應的氣息的支援也很強,簡單點說就是弱不下來,聲音也小不起來。

但是對抗本身,意味著精準的氣聲結合,乙份氣息對抗乙份擋氣力量,擋氣多了聲音太緊或者擠嗓子,氣息多了聲音虛,漏氣。

4樓:Chester

因為認識錯誤

唱歌不是氣息越多聲音越大

氣息越多聲音越虛

唱歌更多是靠平衡協調與開啟共鳴放大聲音

不是靠輸出更多氣讓聲音大

唱歌更多是保持、控制、均勻去用氣…

合適的氣息保持、剛好的氣息推動力、高效的氣聲轉換、善於運用咽腔,發展共鳴,才是正道。

並不是吸氣越多,呼氣越多就解決問題了,這是片面的想當然。

5樓:覺醒

回答很多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的聲帶機能,也就是嗓音條件。

如果確實是用氣息,唱歌還是達不到自己滿意的音量,和別人合唱很容易就被壓下去了,歸根到底就是自己嗓音條件不如人,聲帶偏薄偏弱,發出的聲音就是不那麼大大聲。

要知道動物之間叫聲大小不一樣,狼嚎虎嘯聲音大的嚇人,我們人與人之間聲音大小也不同,有的人天生就是嗓門大,唱歌音量自然就大,你和他用同樣的氣息音量就是沒他大,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天生決定的。

6樓:深圳市薄荷音社

音量的大小會跟聲帶的震動頻率以及面積有關係在聲樂中,氣息的目的不僅僅是呼吸而已,最重要的是要和聲帶配合去發聲。

不過氣息如何與聲帶配合好,這就是唱歌中的難點了。如果氣流不勻,聲音會不穩定晃來晃去,氣流弱,聲音就會小,音高也難達到,氣流過強,音高和音量相對容易達到,但是唱歌的時候會容易缺氧頭暈,並且聲帶會容易受傷紅腫

所以我們需要的狀態是乙個氣流「剛剛好」的平衡狀態,既能達到聲音的震動頻率,又讓聲帶處在比較放鬆的狀態

而大部分的人之所以聲帶的和氣息配合不好,會跟喉部肌肉緊張導致的聲帶閉合不好,或者是氣息的發力不主動有關係。

訓練的方向應該是圍繞發力的機能以及聲帶的閉合。

7樓:Da老師

首先,唱歌絕對都是有氣息的,不過氣息的使用和與聲帶的匹配程度是問題,而流行唱法中音量的增加其實也就幾個方面:(三個都是有限使用)

一,多給能量:多給氣,多給氣使氣息與聲帶更強的對抗。

要注意問題:給多了會容易出現擋不住而漏氣也可能因為過度的給氣造成聲帶以上的緊張(比如吞嚥肌肉介入想幫忙擋氣,比如假聲帶發揮其幫忙擋氣的作用(類似用力咳嗽)反而引發聲帶無法良好閉合),所以這種所謂的「多給氣」在聲帶承受的範圍內可用,多了就是錯誤

二,筋肉人模式:聲帶比例,加多一些閉合的力量(甲杓肌的收縮特性GET)

要注意問題:讓聲帶閉合的力量多,聲帶更厚更能擋住氣,此時聲門的垂直相差大(這個詞是大學教材裡的詞,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個概念),聲帶的對抗穩定性增加,利於大幅度下的穩定狀態。但是,1,音高受限於發聲比例,中高聲區,特別高聲區時不現實。

2,容易過度對抗,借用太多喉外肌肉產生擠卡,此時聲音會被阻塞缺乏穿透力。

三,管道傳導:調整管道中比較有效的是咽音因素的加入

要注意的問題:咽音的形式中比較重點的部分是AES(杓會厭括約肌)對會厭的控制和上部管道與咽壁的調整,調整管道中的夾角,這種夾角的變化會從幾個層面對發聲起到增強的作用,而管道也會進行增強。

1,強化聲帶上部的壓力狀態,喉上部的壓力可以增加聲帶在阻氣的穩定性,通俗的說就是更能擋氣了,進而鞏固了聲帶與氣息的對抗穩定性。

2,2800KHZ-3200KHZ的鳴響,發聲中前面頻率的部分被強化了,導致聲音此頻段被增強釋放出去了,他們的頻率近似等於外耳道的共振頻率,此時聲音的響度感知被提公升了。

當然,管道的調整還可以選擇一些別的方案,比如較少鼻腔的攝入,這樣就減少的聲音能力被吸收,比如咽壁的站定動作,可以幫助反射點更加硬一些,反射更穩定和高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咽音因素需要聲門下有阻抗狀態,不能完全釋放,如果氣息過量衝擊就會出現前面一,二的問題,此時即使咽音因素有介入,也是過度損傷狀態,會產生問題。

8樓:夢狼和夢菇

聲音大只有兩種情況:

聲帶振動面積

共鳴腔樓上說得未免過於繁複,直接說到乙個相對完整的發聲狀態。

先說聲帶振動面積,聲帶充分閉合,振動面積越大,音量越大。但這樣的大音量壞處就是費聲帶。所以,擴大共鳴就成了優先的選擇。

通過喉舌對抗,可以擴寬聲道,長期的練習,才能漸漸啟用更大量的腔體,這對機能和氣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並不是大音量就好,在麥克風普及的當下,如何充分發揮麥克風的作用才是第一位的,對於一位流行歌手而言。聲帶邊緣化/聲帶壓縮(縮小聲帶振動面積)帶來的結果就是共鳴的減小,流行歌手如Jordan Smith,薩頂頂,常石磊,美聲歌手如Roberta Peters,弗洛雷茲。這樣的聲音在麥克風下富有穿透力,非常靈活,而且,由於共鳴縮小,聲線裸露,氣息的需求也會減小。

那還有一種「聲音大」,就是自己聽到的聲音。自己聽到的聲音和他人聽到的聲音完全不一樣,正如Roberta Peters所說「需要另一雙耳朵聆聽自己的聲音」。如果自己聽著聲音很大,共鳴飽滿,需要警惕是不是過於靠後,含在嘴裡,這樣的大音量,是特別糟糕的習慣。

從低音到高音,其實聲音也會漸漸變大。凱沙雷在《心的歌聲》中畫了兩個倒三角,充分表現了這種變化——隨著音高上行,聲帶振動面積逐步減小,共鳴腔啟用更多。

9樓:天空中最亮的星

不大聲,你判斷的概念是什麼?相對美聲流行是很小聲啊,流行唱法是需要麥克風的。流行裡面聲音很強壯的唱法是實唱,建議你要錄音頻聽一下,如果手持麥克風正常音量沒有問題那就是沒有很大問題的,千萬不要追求音量一味地加不必要的肌肉使勁,伴奏音量要根據你自己的音量調節哦

10樓:阿姆羅·雷

如果你是南方人,舌頭太懶是乙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學習北方人講話的口腔動態可以更利於你發聲。

用軍訓喊口號的方式來練習吐氣可以更快的讓你達到音量和氣息的標準。

11樓:女高音蔡雪飛

肯定是沒找到支點可以打氣的地方

學學面罩唱法找到高位置支點

嗓子不累聲音還大

流行唱法都在用美聲更應該回歸這種科學的義大利面罩

為什麼你總是要求你的孩子不大聲說話,卻常常扯著嗓子罵他?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該不該先正視自己?

輕舞飛揚付01 我覺得孩子不懂,很多時候還是需要我們做家長給予指導,但是很多情況下,心平氣和的說孩子完全不同,適當的吼叫還是有用的,最好兩個人,乙個白臉乙個黑臉,媽媽吼叫,爸爸心平氣和的教育,一是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做,同時讓孩子感受到愛,如果是女孩也可以給予正確的擇偶標準,找乙個像爸爸乙個紳士的...

為什麼我唱歌的時候總是感覺自己唱的很怪,好像是因為沒有共鳴?

一念3000裡 我不想說別的,我就說乙個點,你能不能做到放鬆?答案是,不能,你目前,整個發聲狀態是僵硬的,你知道嗎?想要共鳴?身體這樣僵著怎麼搞?所以各種發聲一定是建立在放鬆上的。唱歌最好的狀態,唱完了很爽,而不是唱完嗓子很不舒服,所以我建議你把整個的狀態放下來,慢慢的松下來,想一想睡覺時候的狀態啊...

為什麼唱歌氣息共鳴都對但是卻沒有泛音呢?

Zach 你說的泛音是指什麼呢?我認為的泛音其實就是常說的 共鳴 共振 如果你說的是抖音 顫音 的話,本質上是乙個音在小於半音的範圍內來回較快地變化,可以通過模仿救護車的聲音加快來找到一點感覺。一般來說聲音不僵硬推擠或漏氣,氣息流暢有支撐的話,可以通過橫膈膜細微控制氣流通過聲門的量的多寡來製造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