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為什麼一直糾結選什麼裝置

時間 2021-05-05 23:12:42

1樓:田田

化工企業就是重裝置重資產。

與其他行業不同,對於整個化工行業最重要的不是人才,而是裝置,選好正確的裝置,適合的裝置才能更好的投入生產,進行運營。

從這個專案的執行來看,當時的管理方式非常的落後。因人廢事,因人成事,一切都沒有正確的規章制度,或者說這種制度壓根就還沒存在。

如果分析乙個裝置是否可行,首先是國家戰略層面的,因為外匯有限,發展誰,怎麼規劃發展國家其實都會有統一的巨集觀調配。

再到廠裡,劇中的產品定位和投資金額,看起來都是一筆糊塗賬。引進一套裝置,不僅僅是一套裝置,還有其配套的能源供給,配套的水電,配套的廠房,排汙,配套的一切的一切都要被嚴謹的論證。裝置的選取沒有這麼劇中這麼簡單,也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幾頁稿紙就能完成的。

化工廠選擇裝置是一件對整個工廠都非常有影響力的事情。在這個位子上的人和事都會對工廠的影響特別大,所以突出選裝置,也是放大了整個工廠的核心利益點和衝突點。至少對於化工廠來說,除了安全生產,沒有任何事情比選裝置,投資新裝置更加重要了。

所以大江大河選取這一段是非常有道理的,選取裝置就是爆發利益衝突最大的點,是人際衝突最頻繁的地方,也是化工廠裡最有意思的地方。

劇中選取了這一段,是對化工廠有了一定的認知,個人覺得選的非常好。

2樓:衝鋒聊品牌營銷

故事的衝突性需要,要不然後面怎麼演,哈哈哈放到大環境,國家外匯有限,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外資以日本為主那麼優先選擇日本裝置很正常

這個和國家發展階段密切相關

80年代末,中美蜜月期結束,歐美國家對中國禁運,國家買不到先進裝置過說回來,宋運輝乙個人在爭整體的方向,有點難

3樓:沒那麼簡單

往小了說,這是宋作為乙個技術員出生的理想和可能的處於其他方面的考慮。

往中了說,這影射的是宋以及千千萬萬普通人發展和成長,在無數普通人開眼看世界的過程中的彷徨

得出的最後結論是人家的裝置(理論)確實好,但是我們外匯不夠(有特殊的國情)。

4樓:鐵粉兒

大家目標不一樣。

有些人為了權利吧。馬廠歲數大了,求穩,只考慮這幾年的產能,不考慮幾年以後產品換代公升級,因為到時候等他退了,成績也和他沒關係,他不願意費這個勁。而且他只想趕緊上二期,二期籌備建設生產又得好幾年,他馬上退休了,想趁著退休前二期做出成績,好提一提自己的官職。

宋運輝還年輕,考慮地很長遠,東海開荒的時候,所有裝置、廠房和碼頭,他都為將來公升級換代預留了空間,不過宋運輝不是為了權力,他是為了中國化工產業的長遠發展。

5樓:無離江湖

因為要發展,貧窮與理想之間必然存在矛盾與衝突。

《大江大河》中,無論是金州還是東海,都在處在拓荒時期,急需趕上時代的潮流快速崛起。但乙個很現實的問題是資金匱乏,且企業的上層固守老一套做法,墨守成規。給創新、引進國外先進裝置和技術進行阻攔。

而建廠規劃及改造初期,裝置選型是繞不開的乙個重要環節,成了當前的主要矛盾。

宋運輝本身就是技術人員,他最出色最精通的也是裝置選型模組。因此變成了一部劇中必有裝置選型的糾結與爭議點。

此外,宋運輝犧牲自我保全大局的價值觀也就自然而然地可以烘托出來。從人物的塑造上分析,宋不善也不屑於權力的明爭暗鬥。如果把劇中的宋描述成乙個善於玩弄權利、搞鬥爭的乙個人物,哪豈不是和其他一些老派作風無異了嗎。

6樓:

猜一下。

改革開放很多年內,中國技術研發底子太差,要想生產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只有靠先進裝置的引進做到。所以裝置引進關乎權利和地位。

7樓:haha kim

這是乙個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選擇問題。

老韓他們方案的優點是穩妥,可以馬上進行,而且肯定會比一期的技術水平高,但未來的發展會受到很大限制。

路司給宋運輝交底的時候說了,他要打造乙個巨無霸,這樣才能與國際巨頭競爭,因此他最看重的就是產能。

宋運輝的想法比較激進,是想給未來的發展保留乙個比較好的起點,但面臨很多困難。

這兩種想法不能簡單說誰對誰錯。

穩妥也可以叫保守、守舊、穩重、老成謀國,激進也可以叫有魄力、敢為天下先、膽大包天。

歷史上都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如果沒有南巡講話,那麼二期肯定是按照老韓他們的方案進行,宋運輝再反對也沒用,反而會被指責為「好高騖遠」「不從實際出發」,常務副廠長的職務也會被撤掉。

當然了,作為開了掛的男一號是不可能遇到這種倒霉事的。

8樓:

東海一期,宋被排擠到碼頭,提意見無人聽的時候開始,他就不再是當年那個只追求技術的技術員了。大江大河2中的宋運輝,是乙個技術能力過硬的廠長(行政)。

9樓:九九九年十二

我認為是為了刻畫宋運輝這個人物形象。因為說白了,按照老馬老韓協商過的那份裝置名單,其實已經不差了,甚至可以說很好了,再加上路小拉也是相同的意見,放在現實生活中是肯定沒有反對的理由的。再一步說,宋運輝才三四十歲而已,以他的能力,他的思想,他的人脈,他的關係,未來不是沒有躋身高層的可能。

但是問題就在於編劇把這個人物形象在劇中刻畫的太過於理想主義,為了整個東海的未來他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反對。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人?有,但是極少。

因為稍不小心就會被現實打的粉身碎骨。當然了,南巡講話一出來,他這個男一號就有開掛飛公升的理由了。所以糾結買裝置我個人覺得一方面是體現當時的大環境和趨勢,更重要的就是襯托出他這個人物的形象。

10樓:鄭淑華

化工業,裝置的好壞直接決定整個系統的壽命、產能、產質。尤其是主機,主機的運轉就像人的腦袋,不能換。配件可以,就像人能換假肢、能換器官。

裝置落後,就像乙個天生輸在起跑線上的人。後天再努力也是難強人意。

中國如今是化工業的世界第一強,其根本原因就是在90年代初上馬了一批世界級的高階裝置。現在不但全部國產化,還在學習外國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青出於藍勝於藍。

大江大河2真實記錄了這段歷史場景。

11樓:蠟燭火焰高

它是乙個切入點,展示了在時代背景下各色人物的關心和焦慮,以及改革開放前後的思想變化。

從宋運輝堅持東海的一期上馬,到東海的建設以及成果都是由宋運輝堅持和完成下來的,包括對於東海二期的先進裝置的堅持,也是為了東海的長遠發展。所有這些都在說明,改革開放能夠取得這麼重大的成果,是因為當時有一批批宋運輝堅持下來的,埋頭苦幹得來的,宋運輝們,至少在國企領域,是推動中國前進的動力。

可是改革開放並不是一帆風順,是摸著石頭過河。什麼叫摸著石頭過河?就是宋運輝們不僅要有技術還要有膽識,同時也面臨著很多的意見和利益糾紛,以及能否等到高層的支援。

這些都是通過宋運輝在東海專案上馬,二期選裝置展現的淋漓盡致。

致這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

12樓:AlexTse

都是政治鬥爭,為的就是權力。

馬廠再有幾年就退休了,第二期就是他眼前最後的政績。宋廠還年輕,還能有第三四五六七八期,一邊畫餅一邊蓋。

如果最後通過宋的提案,誰具體負責呢?第二期和外資合作就是宋抓權的最好手段,也是接替馬廠的政績。

獻禮片不能拍的這麼直白,人物要拔高,主要矛盾就變成勇於嘗試和傳統保守。

13樓:小石匠

國家的重點專案,重點投資,那個時代,這筆投資是多麼的重要,影響多少人的命運,甚至整個國家的命運,東海二期直接決定了東海的未來。

未來一旦踏錯,東海廠這麼多人怎麼辦?一期在追求產量,在技術和研發方面已經落後了,這是為了小拉,宋做的妥協。

二期絕不能再妥協了,宋完全有據理力爭的資本。

論能力,論眼光,論水平,現在的宋已經碾壓東海廠所有高層和小拉,可能一期的時候在眼光和格局方面宋還略遜於小拉,但是經過一期磨鍊出來的宋已經具備完全的自信。

宋要通過原裝置樹立在東海的絕對話語權,因為只有他才具備這個能力和實力。

14樓:唯思為佳

廠礦工業裝備(重大工具機、礦山機械、工程成套)是決定企業產能和水平的關鍵環節,這就是裝備製造業為什麼具有較高行業地位的原因。

15樓:松哥最帥了

因為選裝置是最好拍的劇情,既能表現人物之間的衝突,又不至於太過專業。編劇好好做下功課,選裝置的劇情就能編的比較圓滿,不至於太過業餘而被罵,觀眾也能看得懂。要真的去講科研,編劇編不了,就算找專業人士仔細指導,最後拉出一堆專業名詞,觀眾看不懂也不愛看。

或者講經營銷售,經營企業已經有雷東寶的線在講,銷售做生意有楊巡的線,宋運輝這條線最好還是要講技術創新,講講裝置購置是最好選擇。

大江大河 2 中楊巡為什麼不還錢?

彈結他的胖達 楊巡本來有多次見好就收的機會,但是當老闆越放越上頭,有現成的本金在手,不還給別人,錢就在自己手裡。支付一點利息成本,坐擁本金,不斷借貸,不斷擴大規模,資金本就緊張。自然是不還,最安穩。相當於付出利益版本的 空手套白狼 因為他是從小吃盡了苦頭的人,像這樣的人從他經商那一刻起,就知道他倒下...

為什麼看完《山海情》後覺得《大江大河》不如前者?

平老虎 大江大河如果沒有那些個男女情感糾葛,就會和 山海情 一樣精彩。山海情 呢,在水花結婚之後,如果和大多數肥皂劇一樣,德福和水花還勾勾搭搭 藕斷絲連,女演員再換成類似思申扮演者一樣的死魚表情的演員,就會和大江大河一樣磨嘰 想讓人快進! 風輕輕吹 沒必要踩一捧一學粉圈那一套吧?這兩部都是好劇。如果...

《大江大河》程開顏那麼愛宋運輝 ,為什麼會輸給梁思申?

你也說了,是程那麼愛宋,又不是宋那麼愛程,輸給給梁有啥奇怪的。其實仔細想想,程能先於梁跟宋在一起還是沾了年紀大的光,要是梁再大幾歲可能一開始就沒程什麼事了。 莫要銀光染塵埃 她不是輸給梁思申,她是輸給了她自己。無論愛情還是婚姻,只有旗鼓相當的兩個人才能持續的走下去。即便沒有梁思申,這樣的日子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