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意義,人生應該追求幸福還是精神修行?或者為思想奉獻?

時間 2021-06-07 17:29:16

1樓:小金魚

追求幸福、精神修行、思想奉獻難道不可以都進行嗎,這本就不是相斥的事兒,這是乙個從頭到尾的過程。

我覺得人生的意義在於渡己,後渡人。

你得弄清楚你是誰來到娑婆世界的目的是什麼你完成了你的人生課題後你可以為這個世界奉獻什麼

我甚至相信當我們每個人都完成了所有的人生課題之後,這個世界就不存在了。

2樓:營養師悟一

都可以,看自己想要什麼。最基本的是溫飽問題先要解決,精神和物質不可偏向其一,兩條腿缺一不可呀。貢獻什麼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照顧好自己,家人,朋友,能力再大點盡己所能幫助一下需要幫助的人,應該也算貢獻吧。

不要老想著自己做了什麼,為別人做了什麼,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坦坦蕩蕩,無愧於天地就可以了。

3樓:18561041095

你問得這個問題非常好。也許這是追求幸福或精神修行或思想奉獻或獨持技能者或諸多才藝者及許多身份地位職務者等等都較迷惑的地方。如果你能再從平常的生活工作中,帶著這個問題不斷深入磨練或許就能覺醒這個重要而關鍵的問題。

感謝你能提出這麼好的問題。

4樓:「已登出」

這話問的,既然你所謂的精神修行和奉獻不能讓你感覺的幸福,你還在問什麼?沒有幸福感,說明不是發自內心,這樣做什麼都無所謂。不管是大慈悲還是精神富足,都會讓人產生幸福感。

5樓:長頸鹿的萬花谷

沒有應不應該,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你覺得自己應該走什麼路,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這才是你的意義,相對於別人選擇了什麼,是什麼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是別人的意義。

6樓:滿漫

個人意見:以追求幸福為前提進行精神修行或思想奉獻。

不以幸福為目的的精神修行,是一種自我懲罰;

沒有幸福為前提的思想奉獻,是徒然被人剝削。

無論是精神修行也好,還是思想奉獻也好,其目的應該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心情越加愉悅,在面對事情的時候能夠更加從容不迫。

所以,如果在做精神修行和思想奉獻的時候,你感覺活得越來越憋屈,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就要注意是否在這個過程中忽略了追求自身的幸福。

7樓:梵想天甜不辣

題主所提問題我個人理解為「追求『我,高我』,或者追求『無我奉獻』」,好比人一輩子每個階段每個年紀都在追求不同的東西,所以可能作為意義不同時間不同節點會有不同的解釋,

換個角度看起來,人首先追求生存,也就是物質層面的,假如溫飽問題得不到保證,再如何追求精神層面也會回到物質層面...

為思想奉獻這個我感覺理解不過來...

附上我的一些理解

我個人的理解,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被要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捨小家為大家,為信仰理想真理而奮鬥,著重的強調奉獻,而很多人在這個理念中迷失了自己,老一輩的人都會教育我們要顧全大局、懂事、替別人考慮等等,但同時往往都是壓抑自己成全了別人,很多人活一輩子都沒為自己活過...

感覺有點扯遠了,一點個人見解。

8樓:風景組織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你自己才清楚。你問問自己,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然後你才能一步步去努力,逐漸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然這首先要求你對於人生價值,就會人生意義吧,有乙個充分的認識,希望你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切救命了了。

9樓:行雲流水

這三者都有意義,而且互相重疊。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這三者在他心中的佔比也各異。我認為一般人應該是會這樣,90%以上是追求幸福,精神修行或思想奉獻兩者加起來少於5%,甚至少於1%。

10樓:木易楊的楊

每個人追求的不一樣吧,不過追求幸福是根本。精神修行也好,精神奉獻也罷,肯定是因為這些修行讓他們好到很充實,很滿足,很有價值,對於個體而言,其實就是也只是幸福的一種而已。

11樓:每日生活Monica

j精神修行這個事兒太大了。一般人是做不好的。能把自己的思想奉獻給別人,也是乙個偉大的人。

這也是一種幸福。未來的物質未必會越來越豐富。追求思想上的境界。

提高思想。增強認識。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如果有機會可以了解修行修身修法,這些相關的內容還是不錯的。我記得以前南懷瑾說過不要去觸碰佛法和易學。

他他說這兩種學問乙個是研究死後的。另乙個是研究眼前的只有有大智慧型的人。才可以去觸碰,否則一般人不要去觸碰,只會給你帶來無休無止的煩惱。

我以為世上的學問還是很多的基本原理都是相似的。我們深入了解乙個學問,其他學問也會得到處類旁通的理解。

12樓:塵時川

其實三者都有,三者都是在某種程度上完善了人生的意義,但是很少有人能三種幸福都獲得,都有遺憾,這個道理誰都懂,但並不妨礙人們追求意義,實現人生價值。

13樓:孚藏軒

人的快樂怎麼來呀?人生本來是苦味的,生老病死的整個人生都是不容易的,若是沒有精神上的修行,怎麼都不會快樂的,而精神上的修行,沒有思想性的智慧型,是達不成真正的修行的。

所以,因果鏈是,先有智慧型的思想,後有精神的修行,先有精神的修行,後有人生的幸福。

14樓:心是佛

這個很重要。人生一輩子最應該追求的是精神修行,為什麼?因為修行其實修的是智慧型,只不過是天底下有好多好多的人不明白而已,如果有了智慧型,您想成什麼事,您就能成什麼事,包括「幸福」在內,您想「幸福」您就可以幸福,您覺得這樣子還不夠好嗎?

呵呵呵呵,一切事情都需要智慧型來解決,這個千真萬確,所以在這天底下沒有任何事情會比精神修行還要更重要的。

15樓:東風又素素

如果覺得別人善待你是幸福快樂就相對比較少,如果感覺自己對別人付出是幸福,快樂相對會多。也就是小愛和大愛。當付出一定要得到回報才感覺幸福的時候,往往事與願違,我們控制不了任何人必須對我們好。

說起來其實都明白,做起來會很難,所以要修行,修行到能體會快樂

16樓:此處無人

意義本身就是個很主觀的詞,沒有「意義應該是什麼」這種道理,它是針對你的自身而非普世標準。在我看來,每個人的意義都要自己去找,沒有定論。

17樓:zhangjeany

應該追求幸福還是精神修行,這個問題已將幸福與精神修行放到了對立面上,提問者也許碰到了這兩者相矛盾的情況。我想,這時候要反觀自己的內心,弄清楚是因為恐懼、虛榮還是什麼而內心衝突。

其實精神修行帶來的幸福感體驗是那種持續和長久的感受,當體會到自己一點點、一步步心靈的成長,遇到不一樣的自己、遇到更好的自己的幸福感滿滿。

談到意義,佛家講苦集滅道,每個人的父母、自己和自己的子女終將一死,思考他們和自己的死亡,終歸一死的一生究竟為什麼而活呢?這一切為什麼存在呢?意義是什麼?

當乙個人頭腦被這些終極問題充滿時,他一定會去精神修行的。

我理解的精神修行就是佛家講的內觀,古希臘的「認識你自己」,印度的瑜伽,和大家普通都知道的冥想,這些都是精神修行的方法。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主要差別是人擁有意識,人擁有了選擇的自由,也因此人類的行為交織了本能與自主性。意識能夠意識到意識本身,向內探索,也就是精神修行,將展開一場奇妙幸福的旅程。

追求幸福是人生之喜 人生之悲?

霧月之殤 幸福達成並不是終結,你餘下的人生並不會因此一直沉浸在美妙的幸福當中,短暫的滿足後,原來的幸福就會被厭倦,而另乙個幸福又出現了。然後,周而復始 小時候,我覺得吃個冰激凌就是幸福,有個變形金剛玩具就是幸福,期末考拿到好成績就是幸福,漫長的暑假就是幸福 然後當我達到了,又怎樣呢?我幸福一輩子了?...

讀書考試重要還是追求幸福重要?

理埋子 讀書能夠提公升自身精神內涵,等你多讀書後就不會問這種問題了。你所說的讀書考試應該是上學公升學吧,提高自己永遠是最重要的,只有更高的學歷才會有更好的經濟基礎,記住一切都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等你好好讀書以後才會有更多的機會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幸福。 茂林 讀書考試,似乎與幸福並無必然的因果關...

哲學家們是追求幸福還是追求痛苦?促進他們思考的原因是什麼?

幸福是自我對世界的降維打擊。可是到後來我們才知道,那些讓我們洋洋得意的降維打擊其實打得都是我們自己,這就是痛苦的根源。現在你還認為哲學家再追求幸福或痛苦嗎?促進哲學家思考的,是生存的本能。因為生存想要我們與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們才認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諷刺的是,當我認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時候,別人則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