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了,無視我們的付出,對疼愛他的爺爺奶奶不禮貌,怎樣讓孩子學會感受愛並且關愛家人?

時間 2021-05-13 06:12:27

1樓:公尺斯特西

孩子的行為,反映出你們身為父母的思想及行為。

倘若你們孝敬,關愛,慈悲的對待自己的父母,那麼孩子也會如此。

同理,如果你們只是一昧的想孩子照著「你要的」方向去走,那麼結果他只會往反方向越走越遠。

與孩子做朋友,而非做他的父母。倘若你是他的朋友,我相信他會願意採納你給予的建議。當你認為你是他父母,你心中就會產生「我比你高等」的想法,試問,今天你會服從乙個打從心底根本不尊重你,把你看低一等的人嗎?

用愛灌溉,而非身份壓制。

如果無法捨棄父母的自尊,無法與孩子平等的成為朋友,那我相信你們夫妻本身做人也不會多成功。

加油,放寬心

2樓:一朵雲

每個孩子都是一面鏡子,他(她)身上有父母和家庭教育的影子,作為父母先找下自己身上的問題,你的問題中一味地強調「付出」「疼愛」看看你們的家庭教育是否太過溺愛孩子了,是不是出現乙個人孩子四個大人圍著他(她)轉,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包辦一切、什麼好吃的都是孩子第乙個先吃,有求必應的小正太的驕橫生活,6歲的孩子是關鍵期間,好好反思下自己和家庭教育的問題,再來對孩子的問題深入地分析和引導,制定家庭教育規則,做到有原則的的去愛和付出,愛是良藥,但是一定要注意劑量。

家裡購買一些好的食物,好的生活用品,是不是先請爺爺奶奶先品嚐和使用,爸爸媽媽也要品嚐,家裡的禮儀和品德教育秩序如果因為乙個孩子打亂了的話,那也就亂套了,試問乙個小事,你們家開飯,是先請爺爺奶奶先吃還是孩子先吃,不要給我說什麼好吃的給孩子弄一大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看孩子滿心歡喜吃了一半,你們還沒去吃,如果這樣的話,孩子早就覺得什麼都是因所應當,明明把他(她)當老大了嗎,一家人畢恭畢敬,上趕著去伺候,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感恩,都是你們應該得了,每次吃飯先請爺爺奶奶吃,有什麼好吃的,爸媽也先請爺爺奶奶品嚐,然後孩子們才能動手,把孩子放在乙個隊位置去愛,去教育,什麼叫家教,什麼叫言傳,什麼才是好的家風和家庭秩序,這只是一件小事,對孩子來說一日生活皆教育和影響。

把「您的問題」當做生命來回答,把知識、經驗當做一種態度去快樂分享,心有溫暖,肩有責任,真誠對待每乙個遇見我文字的人。

3樓:心之愛心理諮詢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袁寒柏:

孩子無視父母的付出,最大可能是父母從小對孩子的不合理需求給予了無限度滿足,令他感到獲得任何東西都理所當然。對爺爺奶奶不禮貌則是從小沒有樹立規則意識,父母教育孩子時不夠堅定。父母亟需要做的是,一是以身作則孝敬和尊重父母,同時每當孩子提出要求時不要立刻答應,而是思考判斷要求的合理性,最後給予恰當的滿足。

當孩子因需求沒有完全滿足而發脾氣時,父母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即可,並堅定地指出不合理性,切忌指責或懲罰,長此以往,堅持數年。

4樓:學習ing

你們對爺爺奶奶的態度如何?

言傳身教

孩子應該不是你們夫妻親自帶帶大的,你們其實都還不了解彼此。

建議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系列

《通往幸福的教育》《正面管教》《規矩的背後是自由》

和配偶全部認真看完,比在知乎提問有效。

5樓:安心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別說是六歲了,十六都一樣的不懂得大人的辛苦付出。因為他們一直在蜜罐中長大,物質豐富,沒吃過苦,有求必應。特別是經濟條件好的家庭。

再加上老人對孩子的溺愛,更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家裡的霸王。

很多時候雖然我們知道家庭的狀況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但往往父母可能能改變,但家裡的老人可能不容易改變。你可以試著從別的方面去影響他。比如給他買個小寵物,讓他養,帶他去參加公益活動,去養老院,福利院。

給他看一些關於貧困山區孩子的紀錄片,給他買一些這方面的故事書讓他看。在做這些的同時滲透他做人的道理。

總之,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去影響他。只要從現在開始你在這方面有意去引導,那就不要糾結於他一時的態度。他可能現在不懂,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不懂,但等他自己走上社會,遇到困難時應該就悔悟了。

重要的是你現在不能再溺愛他,不要他要什麼就給買什麼,要合理滿足他的需求,要給他一些挫折教育。只要你從現在開始有所作為,那就靜待花開吧。

6樓:執大象天下往

請恕我直言,孩子才6歲,他有任何的行為不妥一定是由於家長的問題造成的。

幾種可能性:第一,有樣學樣。就是作為家長在這方面也不怎麼注重,導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學習的榜樣。

所以還請多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第二,不合適的互動。比如您說他對爺爺奶奶沒禮貌。

很可能是因為他在與爺爺奶奶的互動中從來都沒有因為「不禮貌」的行為獲得過負面的反饋,也就是說沒有人告訴他那樣是不對的,或者可能你們批評他的時候,爺爺奶奶說「沒事沒事」,所以他認為沒事。小孩子的行為問題當時積少成多的,小細節不注意然後慢慢積累到一定程度成為乙個明顯的「缺點」。

我不知道您的家庭結構是怎麼樣的。假如孩子大部分時間有爺爺奶奶帶著,要糾正這個問題需要先和老人家溝通,說白了就是要先教好大人,否則沒啥用。

7樓:平湖三嫂

感覺你的問題關鍵在於:疼愛他的爺爺奶奶。

孩子是不是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的?爺爺奶奶是否過分溺愛?父母是否也沒有誰比較有權威,能拿得住的?

雖說12歲以前的孩子不要用道德範疇去看待,但是從小的教育卻很關鍵。

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把孩子當小太陽,日常生活中不太有規則,一味地付出,確實會導致孩子自私。

建議家長們(包括爺爺奶奶)一起學習孩子教育理念,從小事入手,慢慢改變。

8樓:段段

對爺爺奶奶不禮貌的孩子,錯不在他,在他的父母。那樣的孩子,對父母的禮貌也不會周全,根本沒有人給他設限,立規矩。

從一開始,就應該要求他知道見面叫人,打招呼,做不到就不可能離開,不能坐下不能吃飯喝水,直到他完成。只要爺爺奶奶在場,吃任何東西都要先讓大人,不可以直接開吃。諸如此類。

孩子的媽媽的態度,尤其重要。如果作為兒媳婦就把跟公婆的不合表現出來,那麼孩子也難免受影響。

我認識乙個人,她對她公公很有看法,經常當著女兒的面抱怨調侃,然後她女兒回家看見爺爺奶奶,會稱呼「老頭老太!」這就是大人的影響。

蔑視祖輩的孩子,早晚也會蔑視父輩,他們只是還沒擺脫對父母的依靠而已。親情一旦缺失,利用完了就會找各種藉口,扔下你們

9樓:黑眼圈

孩子喜歡大人陪伴的方式,是遊戲。在遊戲中有很多機會各種言傳身教,平時給孩子用語言標榜大家有多愛他,很快就被他耳朵遮蔽了。

10樓:故宮蟋蟀

孩子和爺爺奶奶是很親的,和你疏離,這是爺爺奶奶教的,你已經喪失了對孩子的管教權,你如果管教孩子,第乙個不能放過你的就是爺爺奶奶。

11樓:楊立新

6歲的孩子,要使特別關愛親人,可能不太現實,也大可不必。一是孩子對爺爺等不禮貌,需要父母阻止,或表示出憤怒。二是自己的孩子要盡量的自己帶,孩子總在老人那邊,會沉浸在溺愛中,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無益。

如何對6歲的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樂至樂知 我家娃三歲的時候家裡養了小魚,死了好幾茬,他就知道了死亡,今年五歲了,偶爾會淚眼汪汪的抱著我不讓我死,感覺他還是理解一些的。 佳期如夢MM 這些都不要很刻意的進行,偶爾碰見了,孩子想要了解.自然而然的告訴她什麼是死亡,孩子會慢慢了解。當然繪本很多,這樣可以照本宣科。折耳兔奇奇裡有一本 栗子...

愛上一位大我14歲的女人她有孩子6歲了,她也喜歡我,但還在婚姻中我們會有結果嗎?

染火楓林 會有結果的,而且會有三種結果。一 各自離婚,真愛走入現實 你們的三觀很一致,對婚姻不忠,對家庭和孩子不負責任。只要喜歡就要要,而且不惜毀掉各自的家庭也要在一起。你們的決絕感動的何止是自己。走到一起後,激情退去,原來和上一段婚姻的情況差不多,但是又複雜了許多。因為還會夾雜許多前夫前妻,以及之...

我8歲的孩子跟著我們到了另乙個城市,他性格內向,我該怎麼幫助他更好的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殤風 要分清內向和社交恐懼。內向的人不一定就不善於社交。很多內向的人並不缺乏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任何交流都需要傾聽者,每個群體都有內向的人。如果孩子只是內向,沒有社交恐懼,那麼他應該可以很快找到新朋友。如果孩子有社交恐懼,那就不一樣了。 不拿到注會不改名 城市變化他的社交圈會變化,八歲的話,應該會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