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折語中「中性名詞和代詞的主格和賓格相同」這個規律在多大範圍內適用,它的語源學根據又是什麼?

時間 2021-06-04 13:06:40

1樓:

首先這個規律只在印歐語系中廣泛存在。

個人猜測原因是,中性名詞大多數是無生命的,例如在俄語中,中性名詞絕大多數是非動物名詞。

而非動物名詞在乙個及物動詞為謂語的句子中,和乙個能動的名詞同時出現時,非動物名詞是賓語(大多數情況下),而動物名詞是主語。這就導致,非動物名詞沒有必要進行變化(因為它一定是賓語),其便和主格(原型)相同。

而中性名詞絕大多數是無生的,這就導致了中性名詞的賓格和主格相同。

2樓:Olympiodorus

印歐語系中存在中性名詞與名詞變格現象的語言幾乎都符合這個規律,除了題主提到的這幾門語言以外,這個規律在古挪威語捷克語(可能還有其他語言,我就不舉例了)中也適用。

「中性名詞和代詞的主格和賓格相同」的規律在拉丁語、古希臘語與梵語的共同祖先印歐祖語中就已出現。由下圖可以看出:印歐祖語中的中性名詞「水」的主格、呼格與賓格形式都是一致的,中性代詞的主賓格也相同。

至於為啥會一樣,我就不知道了,還是讓語言學大佬解釋吧。(逃)印歐祖語中性名詞變位(圖源維基百科)

印歐祖語代詞變位(圖源還是維基百科)

3樓:金銀銅鐵瓦石土

乙個可能的解釋:

從作通格向主賓格的轉化過程中,有作格的名詞(陽性)使用作格作為主格,通格作為賓格,沒有作格的名詞(中性)自然只能都用通格。

只有屈折語才有陰陽性嗎?

李溯本已故賬號 黃種人語言其實也有自己特色的 陰陽性 只不過跟白人語言的陰陽性概念不一樣就是了!漢語分陰調和陽調,陰調來自清聲母,陽調來自濁聲母,只不過有時候次濁也歸陰調 北亞語言分陰性母音和陽性母音,陰性母音較前或較高,跟牙音搭配,陽性母音較後或較低,跟垂音搭配。其實漢語和北亞語言這兩種陰陽性還有...

屈折語和黏著語的區別是什麼?

一頭熊un ours 以屈折成分為主要語法標記手段的是屈折語,以黏著成分為主要語法標記手段的是黏著語。好吧,我知道題主真正想問的是屈折成分和黏著成分的區別是什麼 屈折有兩種 內部屈折與外部屈折。前者如tooth teeth,後者如eye eyes。內部屈折和黏著的區別比較明顯,而外部屈折與黏著的區別...

屈折語和黏著語有什麼本質區別?

我有個詞A,假設有3個語法功能要加表達,每個語法功能分別有x,y,z個不同的狀態 比如語法功能時態有過去式和現在時,單複數有單數和複數兩種狀態 那麼黏著語的做法是分別為這三個功能造出x,y,z個的字尾,然後從這三類詞綴裡每類各選乙個黏在詞A後,例如Aoid A是詞,o,i,d是字尾 而屈折語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