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離或者某些場合散場時,你們是什麼感覺?

時間 2021-06-19 08:01:56

1樓:沈弦

如果時光機器被發明出來的話,真想可以回到你六歲時去抱一抱可愛的你,給你一顆糖

(ω) ヾ( ' ' )

接著糾正你媽媽,她笑話你的話是荒謬錯誤的,你只是很重視感情和那位朋友,摸摸頭~

我認為你對離別會感到緊張與坐立不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時候你媽媽沒有正確溫柔的回應你安慰你。你可以把「分離恐慌症」看成是乙隻張牙舞爪的紙老虎,只要你能伸出一根手指戳一戳,它就垮了。這樣你才能超越它。

而分離恐慌症和高空恐懼症,黑暗恐懼症,演講恐懼症本質上是一樣的,想完全克服它那需要無數次重複面對它挑戰它的勇氣和內心的堅毅,就算沒成功那也很正常,它們也不是非要克服不可的東西,我倒覺得這是只有內心非常非常溫柔體貼的人才擁有的特質呢(ω) ヾ( ' ' )

你可以試著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來疏導它,也可以學著硬著頭皮坦然自若的經過它,最後還是希望你遇見的每乙個人都能對你溫柔以待,實在不行還有我在呢。

2樓:楊靖

你的情況我想起幼兒園孩子的分離焦慮。

每逢九月幼兒園小班開學,在幼兒園大門總會上演著好幾場「生離死別」,爸爸媽媽一步三回頭,新入園的孩子緊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不肯放開,哭得聲嘶力竭;勉強入園,總有孩子不適應,哭鬧不停,不吃飯、不說話、神情低落等;情況嚴重,可能會拒食、攻擊等一系列異常。這些現象可把家長們擔心壞了。

孩子在入園時所表現出來的不適應狀況,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分離焦慮 」。通常是當孩子與依戀物件(經常是父母)分離時,孩子因過度擔憂自己的安全、過度害怕分離及與依戀物件再也不能相聚而表現出的焦慮行為。

分離焦慮通常在什麼時候發生?

英國的約翰·鮑比是最早研究嬰幼兒分離焦慮的發展特點的發展心理學家,他指出,嬰兒分離焦慮表現最明顯的時期是7個月-2歲。到嬰兒期以後, 兒童的分離焦慮漸趨減弱。兒童在心理上比嬰兒期成熟了,探索和滿足好奇心的慾望和需求顯著增強,對分離也表現出了更大的容忍力。

儘管依戀物件不在場時仍會感到不安全。

兒童入園分離焦慮是指,2 歲半到 4 歲的幼兒第一次長時間與主要撫養者分離,離開家庭進入到幼兒園的焦慮不安與恐懼擔憂心理與不適應的行為表現。

兒童期的分離焦慮似乎是每乙個體的必經階段, 但因為環境和遺傳作用的不同,導致每個人的表現不盡相同。

但是6歲和成年後的分離焦慮,確實存在,但畢竟少見。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的適應反應,它的產生受遺傳與環境的雙重影響。

1、分離焦慮取決於遺傳基礎。主要自養育者的遺傳決定了孩子的性格、依戀型別、社交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從而影響孩子分離焦慮的程度。

2、重要的環境因素——家庭教養方式的影響不可忽視。家庭教養方式與兒童社交恐懼有關,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影響兒童的分離焦慮。總體來說,出現適度的分離焦慮症狀是正常的。

但如果症狀已經嚴重影響兒童的正常身心發展,比如「不想去幼兒園」這種分離焦慮症狀已經泛化成為「不想出家門」,家長沒有重視,兒童的焦慮問題則會越來越嚴重。

成年後還會分離焦慮,可能是安全感缺乏。建議自我調整。

你有沒有被某些牙醫坑的經歷?

Live 我牙吃酸的疼怕是有什麼問題就去看牙醫拍片一點事也沒有醫生敲擊了幾下說是有叩痛然後看見了一條不明顯的裂紋就說隱裂了要做根管我現在都特別不信她 感覺她根本沒看到裂紋!她扒著裂紋試了幾下我沒感覺最後一下好像有點她就趕緊停手沒再試可能是怕我清晰感覺到吧感覺被坑了去的是個私人醫院難過死了 Ameli...

大學畢業與朋友分離的回憶或者感人瞬間?

小摩托兒 剛剛陪伴我大學五年的朋友感覺已經算是親人了,提著行李去了車站,說好的去送她但是臨時班裡通知去裝檔案,我說你等等我,我很快回去,她說先等著要是等不上就先走了。我回來以後發現她走了,看著她的空櫃子我乙個人坐在那哭了,越哭越憋不住聲了,我就想我為什麼能傷心成這樣 我們以後還會見的,我們都約定好了...

為什麼人類在經歷某些肉體疼痛時,會笑?

李懟懟 我摔了個屁墩,右屁墩疼,我就笑了整整一天,我也不知道為啥,動一下疼一會笑半天,我媽一直說我疼傻了。哈哈哈哈哈 我不知道有沒有緩解疼痛,但是就是一疼就想笑,笑了也沒見不疼了,反正嘴張的大大的笑的哈哈的也沒嘴說疼了哈哈哈哈哈 我的屁墩有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zxcvbnm 這個我可是深有體會,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