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教育本在每時每刻 這一觀點?

時間 2021-06-08 10:44:37

1樓:魚蛋麻麻

很有趣的問題,我也說一點自己拙劣的觀點。

看完問題第一反應就是皮亞傑對父母的忠告:不要時時刻刻都想著要怎麼教育孩子。皮亞傑的「遺傳決定論」對家長提出的教育觀念,其中一點就是「不要時時刻刻都著急著教育孩子什麼,要學會耐心等待,等待孩子心理跟生理的成熟時再抓住機會進行教育」,就像孩子爬樓梯,在生理沒有成熟的時候孩子5個月就開始訓練爬樓梯,跟生理成熟後7個月開始爬樓梯,訓練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前者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學習爬樓梯卻更艱難一些。

皮亞傑的觀點是站在孩子成長的角度,避免家長超前教育。我認為這對於現在內捲的家長是非常有用的,家長們關心孩子的教育很容易看到別人的教育成果而不考慮孩子自身情況盲目跟風。所以「教育本在每時每刻」的前提應該考慮孩子自身成長的水平,再決定教育的內容。

那麼題主說的「教育本在每時每刻」,扣個字眼「本」,那就是原來沒有這樣做,現在可以這樣做。意思是不是只有刻意的製造某種環境才能教育孩子,而是用心去發現生活過程中就有很多可以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的機會。跟杜威的「教育及生活」的觀念是貼合的。

這種貼合更多的體現在幼兒教育,就像早教課,我們不是說不上早教就教不好孩子,也不是說上了早教就一定會比沒有上早教的強,因為「教育本在每時每刻」,我們可以抓住生活中可以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成熟時機。

那麼教育應該應該留白與「教育本在每時每刻」有矛盾嗎?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皮亞傑說的「成熟決定論」在等待孩子成熟的時候也就是教育留白,那麼留白也是教育。所以留白不是單純的放任不管,「教育本在每時每刻」也不是讓你時時刻刻都教育孩子。

重在「本來」可以教育孩子的機會,不是時間。

2樓:二娘說育兒

非常非常贊成這個觀點。我來舉舉例子吧。

我特意買了個房子,離自己單位和孩子幼兒園近。如果不是特殊情況,我每天都會送孩子去幼兒園上學。

兒子:媽媽,那裡有蘑菇。(道路邊上濕濕的地上確實有蘑菇)

我:對,那邊真的是蘑菇哎,小小的像傘一樣。你吃過蘑菇,認識它們,對吧?

兒子:那是毒蘑菇嗎?

我:應該不是的,你看他們的顏色是黑色的。媽媽給你講過大多數有毒的東西都會顏色更鮮豔。

兒子:那麼為什麼他們會有毒呢?

我:因為他們以這種方式保護自己呀。他們有毒,別的動物就不敢來吃它們。比如,盒水母也有毒是吧?

兒子:一劍封喉樹也是這樣嗎?(某本科普書的內容)

我:是的。

……我自己的媽媽原來是乙個工人,後來進了體制內,一直努力上進。甚至生了我以後剛過幾個月還歪在床上弄函授大學(那個年代她的文化程度比較低,所以還挺困難的。)

我爸爸因為特殊的歷史年代,公升學提幹一直受影響,但他始終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後來得償所願。

爸爸媽媽就是良好的榜樣。我一直愛讀書,遇到挫折也不輕言放棄,就是受他們的影響。

最近,很多人在提留白這件事。深以為然。

做父母的不容易,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起跑線,因此難免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班。可是,又會擔心過度「雞娃」,讓他失去了自驅力和學習的動力。

所以,我覺得「留白」這件事還是蠻重要的,孩子自己在玩什麼事情的時候,不要因為他沒有學習就去打斷,這可能是保留了孩子的創造力和好奇心的一種好辦法,也是我們觀察孩子的好時機。其實,這也是教育方式。

以上。我就不詳細的引用各類育兒書籍論證了,結合自己的想法寫幾句。

3樓:isismay

我覺得,這話本身沒毛病,但看怎麼演繹,時刻關注,從日常生活細節中啟發孩子,給孩子做榜樣,引導他們好奇、思考、鍛鍊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好的教育。要是變成每時每刻都在灌輸知識,那就是場災難,會死人的那種。

4樓:陳小龍

「教育本在每時每刻」是乙個很有魅力的觀點,既有理性的啟蒙,也有浪漫的文學性。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大概是判斷題主問題的基本標準。我是個相信教育終究是為學習服務的人,而學習的主體是人,則學習便發生在人生活、工作、休息、娛樂的每時每刻中,那好的教育自然也應當發生在這每時每刻中。

但這樣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現實的教育只能以這樣的理想為目的,而要不斷的和現實的侷限性妥協。比如我們常說的教育的主體「學校」,便是這樣便是這樣追求的一種嘗試。可以說學校這個主體一直嘗試將知識以高效的方式傳授給被教育者。

而知識、高效、被教育者這三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理念的體現。

什麼是知識?是只有學術的東西是知識,還是知識本身也有不同,並無高下?

什麼是被教育者?是只在學校中學習的人,還是我們每乙個人?

什麼是高效?只有把知識快速的傳遞給被教育者是高效,還是包括能力、意識、態度的傳遞也是重要且必要的?還是被教育者本身應該轉換成主動學習者更為高效?

我是一名食物教育(食育)的從業者,我們講的教育便是從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始的。是讓人獲得更高的學術成就或者商業成就的知識是知識,還是哪怕在乙個家庭裡傳遞的一種泡菜的味道也是一種「知識」。是我們要在人群中專門劃出一群人作為學生來教育是教育,還是我們每乙個人都是食物的學生,我們都在被我們的三餐「教育著」。

是我們要專門的把人在特定時間空間裡聚集起來上課比較高效,還是能讓每乙個人在三餐裡都有覺察的吃從而完成主動學習才是「高效」。

包括食物作為教育的工具,既有基於食物的多樣性,也有受限於食物、食物觀念的侷限性。比如談食物,更多的人還是僅僅在考慮味道、營養、健康、加工烹飪等等。就像談教育,更多的人還只是會侷限在學校、課程、老師、學生等等來談。

所以「教育本在每時每刻」這個觀點是乙個值得拿出來講來談來對話的場域,這不但有利於我們去思考我們每個人對於教育的理解更深一層的東西,也有利於一起聊聊從而看到更多彼此的不同,也達成更多的共識。

如何看待佛教強調出家需要很大的福報這一觀點?

因為印度教 前身為婆羅門教 是最徹底的性惡論,如果我們簡單粗暴地理解的情況下。所謂佛教,本質是印度教的乙個異端救贖論,教導人從印度教的 再死 之輪中逃脫出來。按中國的觀點,準確說是儒教的觀點,人之初,性本善 按印度教,別說 生來有德的人難得 就是 諸神 惡魔 天界樂師羅剎,蛇神,都被恐懼刑罰所節制而...

如何看待代表建議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這一提議,是否能解決當代家長的育兒負擔?

秋晨 我覺得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並不能解決當代家長的育兒負擔。目前我們國家的幼兒園規定都是年滿三周歲,並且從每年的8月31日分割,在這之後出生的寶寶都要晚入學一年,如果沒有其他幼托機構,孩子在家玩耍的日子就會延長。先拋開育兒產生的經濟負擔不談,單單乙個誰來帶孩子的問題,都可以讓乙個家庭陷入困境。從...

如何看待「應試教育下無批判性思維」這一說法?

神馬陽 作為乙個教育從業者,首先不完全認同 應試教育下無批判性思維,這一說法。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極端的看法,好像只要考試存在,高考存在,我們就是應試教育了。事實上,考試永遠都是比較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很難有比這更公平的方式。另外,是不是應試教育,主要和教師的教授方式有關,如果是灌輸式那必然是應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