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跳台不是腳先著地是怎樣一種體驗?

時間 2021-06-03 01:28:06

1樓:索姆

我見過的飛跳台的初學者,空中失去重心幾乎都是屁股或後背著地,因為在起跳前的害怕心理導致重心向後。在公園的最小型跳台上開始練習,離開跳台一瞬間不必有跳躍(不需要有任何POP或者OLLIE)的動作,刻意讓自己的重心向前刃方向傾一點,多試幾次找到感覺再提公升難度

2樓:奧瑪

1. 從地面的曲面上的二維運動,一下子變成了滯空的三維運動。你去看看《進擊的巨人》動畫版,就知道開始的時候,就注定要分出有沒有「天賦」這個問題。

雖然是開個玩笑,但是這個其實是現實。一旦滯空,我們需要學會用身體調節多個軸向上的滾動。有的人真的是有天賦,空中姿態和速度感都能配合的很好,運動反射神經大條,而有的人開始時就是頭重腳輕,雖說通過鍛鍊可以獲得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秀才跟狀元有時候差的真不是勤奮。

2. 貓科動物經過研究給我們的啟發是:第一,動物的落地緩衝,天生就會使用四肢然後傳遞到脊柱。

第二,貓從高空落地,會使用「貓旋」這個動作,在空中迅速的進行身體的翻轉,而且是通過貓眼和貓內耳機制來進行的,不是靠尾巴。因此美國宇航局受貓旋的啟發設計的訓練太空飛行員能夠在太空失重的狀態下隨意直立、行走和轉身控制能力的太空操,就是乙個實用的例子。另外就是跳水、繃床和體操運動,難度較高的繞身體橫軸旋轉的同時繞縱軸旋轉的旋空翻也是受「貓旋」的啟示而開發的。

所以,首先要學會使用身體的控制能力,培養自己的身體的長期在二維曲面運動的「陀螺儀」(內耳和眼睛的視線),產生能在三維空間運動的控制能力,這樣就會提高滯空後的安全。否則滯空後大腦一片空白,頭重腳輕,受傷的機會肯定就大。這種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蹦床,跳板+海綿池,跳水,潛水,跑酷,街舞,攀岩等等專案來獲得。

還可以通過學習一些基本的體操專案,也會得到很好的鍛鍊,包括單槓,雙槓,墊子等等有旋轉,翻轉,滯空的動作。

其次要學會速度的判斷和控制,這個其實是經驗的積累,雪質,風向,風速,場地,技術都會影響,在乙個不熟悉的地方,多觀察多熱身幾趟是有必要的。跳台落地的甜區設計,目的就是為了卸力緩衝,所以只要落在甜區,即便是摔倒,也會由於地勢的設計把勢能緩衝掉,盡量不要卡刃,卡刃就會造成翻滾,這個和跑酷的「受身」,或者「落地受身」(Roll,通過前側滾翻緩衝落地動作)不同,無論是雙板還是單板,帶板的翻滾總是最容易扭傷的,雪板會進行各種位置的阻擋和不受控的旋動,一旦造成反關節反旋轉那肯定會傷,雙板如果雪板不脫落,還會把腿拗斷,這個我見過的光是專業運動員就不止一兩個了。

再有,注意鍛鍊關節囊和韌帶的延展性,也就是關節和韌帶的柔韌性,這個比肌肉力量的緩衝效果要更加有效。還要注意鍛鍊核心力量,因為落地時腰腹收緊會緩衝對中段的壓力。注意盡量不要讓肩部著地,這樣的目的是保護鎖骨和肩關節,鎖骨非常的脆弱很容易斷,而肩關節是人體很薄弱的關節,脫臼後很容易引起習慣性脫臼,這樣會非常影響以後的運動。

腳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地蛋 這個應該相對來說吧,比如我身高180多,皮鞋40碼,運動鞋41碼,應該算是腳小了吧。據說腳小的爆發力強,個人認為是腳小的一般足弓都比較高,就像彈簧。我乙個業餘運動愛好者,在上大學的時候運動會跳遠幾年都是第一,那幾年體育生恨死我了。還有就是,腳很瘦,根據現在的流行趨勢,很多鞋穿上都不會變形,比較...

腳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不會啊 竟然有人好奇腳大是什麼體驗。體驗大概就是 幼年時期,被奶奶寵溺得喚作 費韁繩的驢 成長時期讀到紅樓夢王熙鳳不見其人先聞其聲,而我 人還沒進來,腳先進來了 長大後,在南方讀書,走入鞋店問的第一句是 你們這的鞋最大碼是多少? 老驢的故事 問人男 178 平時穿45,46碼的鞋 不同的廠家標準不一...

遊玩Riddle Joker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設定有點像DR,不過沒那麼黑深殘。女主線 我最喜歡的一條線,華哥的CV非常棒,在外偶像,回到家宅女的設定也非常具有真實感,各種殘念的吐槽著實有趣,塑造得很飽滿的乙個角色,風評被害,銼刀三連。胸墊這個笑死我了,華哥的CV真是把這種帶有吐槽 自爆系的女生發揮的淋漓盡致,9nine的妹妹線也這樣。宿舍長線...